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量子猫与罗曼史(薛定谔传)/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哲人石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英)约翰·格里宾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量子猫与罗曼史(薛定谔传)》由约翰·格里宾编著。埃尔温·薛定谔是一位奥地利物理学家,以他对量子物理学的贡献而闻名于世。他于1933年获得诺贝尔奖,他最著名的思想实验是“薛定谔之猫”,描述了一只在盒中的猫,同时处于生、死状态,它揭示了量子力学看似矛盾的本质。薛定谔工作的时代是整个科学史上最丰富和最具有创造性的时期。在他开始读大学的1906年,爱因斯坦已经发表了他关于相对论的革命性文章。当时,科学进展的指挥棒已经传到了新的一代:海森伯、狄拉克、玻尔,当然还有薛定谔自己。在这本极具吸引力的传记中,约翰·格里宾将我们带入了量子革命的心腹地带。他讲述了薛定谔惊人的多彩生活。基于他标志性的通俗易懂的风格和广受欢迎的涉猎面,他解释了量子力学的精彩世界,而量子力学是所有现代科学的基石。

内容推荐

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是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以对量子物理学的贡献而闻名于世。他最著名的思想实验是“薛定谔猫”.该思想实验描述了一只盒中的猫,这只猫同时处于生与死的状态。“薛定谔猫”揭示了量子力学看似矛盾的本质。

薛定谔的时代是整个物理学史上最丰富多彩和最具创造性的时期。在他初进大学的1906年,爱因斯坦已经发表了关于相对论的革命性论文。接着,科学进展的指挥棒便传递至新的一代:海森伯、狄拉克、玻尔,当然还有薛定谔本人。

在《量子猫与罗曼史(薛定谔传)》这本极具吸引力的传记中,约翰·格里宾将我们带入了量子革命的核心地带,以其惯有的通俗文风和深广涉猎,为我们展现了现代科学之基石——量子力学那引人入胜的炫美世界.以及薛定谔令人惊叹的多彩生活(他到牛津就职时同时带着妻子和情妇)。

《量子猫与罗曼史(薛定谔传)》由约翰·格里宾编著。

目录

序言/1

致谢/3

前言它不是火箭科学/l

第一章 19世纪的小男孩/5

第二章 薛定谔之前的物理学/17

第三章 20世纪的人/33

第四章 第一次量子革命/49

第五章 在瑞士时的体面声望/67

第六章 矩阵力学/83

第七章 薛定谔与第二次量子革命/93

第八章 在柏林的欢乐时光/111

第九章 量子猫来了/127

第十章 归去来/139

第十一章 “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151

第十二章 生命是什么?/169

第十三章 回到维也纳/183

第十四章 薛定谔的科学遗产/195

跋量子世代/215

注释/221

译后记/225

试读章节

早年岁月

尽管埃尔温的英国外祖母在他出生前13年就已经去世了,但她对薛定谔一家的影响巨大。埃尔温的姨妈罗达长大的过程中在家里只听到过英语,并且和自己的祖父母一起在利明顿皇家矿泉市住过好几年。他母亲的妹妹米妮的英语同样很流利,只比埃尔温大14岁,儿时还和他一起玩。因此,埃尔温成长过程中在家里同时听到英语和德语;按照某些记录,他在学会说“正规的”德语之前,英语就说得很好了。

埃尔温是个独子,有着两位溺爱他的姨妈、一个表姐妹[多拉(Dora),他姑姑的女儿],还有一串保姆和女仆,她们简直惯着他,任其随心所欲。人们可能会想从这里找出埃尔温成年后与女性交往方式的源头。他长大后,总是希望女性迎合他,而不怎么关注她们的需求。按照精神病学家弗里德曼(Dennis Friedman)的说法,一个在孩提时由其母亲和一位照料他的保姆抚养长大的小男孩,长大后更有可能成为一位爱与女性调情的人:那些经历

在他的心里产生了一条界线,一边是他知道的生身母亲,一边是他有着亲身接触的女性:那个给他洗澡、带他去公园、让他感到完全与之融为一体的女性……他长大后就知道,尽管他终有一天会履行婚姻的所有社会及生理形式,他的内心还是会认为,存在另外一位女性,她不仅知道而且会迎合他的所有需求。

尽管这种推断后来受到了挑战[例如,儿童心理学家布莱尔(IindaBlair)就是挑战者之一],弗里德曼还是可以把薛定谔用来作为一个支持其假设的案例研究。不过,当儿时的埃尔温在维也纳长大时,所有这些都还离得远呢。

埃尔温出生时,他的外祖父亚历山大在维也纳市中心有一座大房子。这座5层建筑被分成了5个独立的单元,在1890年,“我们的”薛定谔和他父母搬到了宽敞的第5层,在那里可以俯瞰圣斯蒂芬教堂。

我们对埃尔温早年生活的了解大多数来自他姨妈米妮的回忆,这些和爱因斯坦的亲戚对爱因斯坦早熟的儿童时代(在很久以后)的类似回忆一样,都值得怀疑。但同样,这些回忆也肯定都有一些真实的成分。从很早开始,埃尔温就对天文学发生了兴趣:他会让米妮站着代表地球,而他则绕着她跑,代表月球,然后再让她围着一个代表太阳的灯在圆周上走。他同样在他甚至还不能写字的时候就开始记日记,把他的见解念给米妮记录。一则从1891年流传下来的记录上写着:“晚上艾米姨妈[米妮]煮了一顿很棒的晚饭,然后我们谈了关于世界的一切话题。”在纸上记录他的思想和活动后来成了他一生的习惯。。

直到他10岁为止,埃尔温根本无需离开他舒适的家庭圈子,甚至不用去上学,因为那时他有一位家庭教师每周来教他两个上午。按照米妮的说法,他几乎刚会说话就开始读书,这多亏了一位女佣,她向他解释街道路牌上的名字;但除了这些基础之外,他早期学习的目标是让自己准备参加高级中学(类似于英国的文法学校)的入学考试,他将在那里开始接受真正的教育。但尽管薛定谔一家很享受维也纳上流社会老一套的生活,他们所处的帝国却正在显露出紧张的迹象,这将很快让所有人的生活变得糟糕起来,而不仅仅是年轻的埃尔温的。

一个帝国的余晖

几个世纪以来,维也纳一直是一个大帝国的首都,这个帝国从1276年开始就被哈布斯堡(Habsburg)家族所统治。帝国的地理疆域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在16、17世纪,它的命运起起伏伏。在1683年,不断扩张的奥斯曼帝国在被击退之前,最远曾到达过维也纳。但即使是在拿破仑入侵战争后,皇帝[当时是弗朗茨(Franz)]也不仅统治着大多数德语地区,还统治着匈牙利、波兰及后来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大部分、意大利的一部分,以及对欧洲历史具有关键意义的巴尔干半岛达尔马提亚地区的那些斯拉夫语国家。

到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已经点燃了星星之火,后来慢慢扩散到了整个欧洲,终结了大欧洲帝国的时代。1848年,一连串范围广泛、影响巨大的政治剧变震惊了欧洲大地,因此后来这一年就以“革命之年”而著称于世。在奥地利帝国,发生在意大利、波希米亚、匈牙利和维也纳本地的罢工都被武力镇压了,但是帝国还是不得不作出妥协:皇帝斐迪南(Ferdinand,他在1835年接替了弗朗茨)被迫退位。

新的皇帝是斐迪南的侄子弗朗茨·约瑟夫(Franz Josef),他生于1830年,尽管年轻,一开始显得迟钝而非早熟,但他却梦想着重新创造一个绝对君主制来统治一个强大的、不断扩张的奥地利帝国。军事和政治失败的严酷现实,包括克里米亚战争和伦巴第及威尼斯的丧失,迫使他改弦更张。从19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弗朗茨·约瑟夫变得不那么专制,并且准予他的臣民有更大的自由度。1867年,在一个被称为奥地利一匈牙利二元帝国(简称奥匈帝国)的框架里,匈牙利获得了(至少在名义上)和奥地利相同的地位。尽管帝国失去了一些领土,但它也在其他地方获得了一些。1878年,它接管了巴尔于国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不过这些地方名义上还是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直到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它们。P8-10

序言

在我写作《寻找多元宇宙》一书时,我偶然发现了量子先驱埃尔温·薛定谔的一些极有先见之明但却鲜为人知的工作。要是当时有人注意到了它,就会发现它直接通向多重世界的最现代的思想——这些思想的相互分离不是在空间上的,而是在另外一种意义上,用科幻小说的话来说就是“平行宇宙”。在那本书中,无法将这个僵局以适当的方式放入,但它提醒了我,薛定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非常值得作为一本畅销传记的主角——这本传记可以让我有机会将这部分被尘封被遗忘的工作公诸于世,给它应有的认同,将它纳入薛定谔的生活与工作的内容中。我越是探索他的生活,就越发现它的不同寻常。我希望你认同这一点,薛定谔的故事是非常值得讲述的故事。

后记

2012年夏的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我们出版社将要引进一本约翰·格里宾写的薛定谔传,你愿意翻译吗?”

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倒不完全是因为电话那边的王世平是我多年的挚友,她的邀请是我难以拒绝的,更在于她的电话里提到的这两个名字——格里宾和薛定谔。1999年7月,当我和王世平同时踏进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开始我们的出版生涯之时,部门主任、也是著名科普作家和翻译家的卞毓麟先生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约翰‘格里宾写的《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作校译。正是在这段时间,我从卞先生的言传身教里,学到了许多至今仍受益匪浅的编辑技巧,而格里宾这个名字也从此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大约一年后,我又一次为格里宾的另一本佳作《大爆炸探秘》做责任编辑,这本书由卢炬甫先生执译,译稿是卢先生用漂亮的书法写出来的,我甚至都不忍心在上面做什么修改。幸好,这样的机会也并不多,因为卢先生的译稿实在太流畅了,让我觉得它简直不像是一部译作。可以说,无论是格里宾的写作还是卢先生的翻译,都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都让我心向往之。而今,竟然能有机会成为格里宾作品的译者,这对我来说实在是莫大的诱惑。

哦,还有薛定谔。这个名字早在读大学时就频频出现在我的物理教科书里,后来在我的编辑生涯里也常常与之不期而遇。对这位量子力学的先驱,我怀有极大的崇敬之情。很难说,当我译完这本书后,我的这种崇敬是不是有些减弱,但毫无疑问,现在我所知道的薛定谔,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而不是我原先以为的那种书斋里的学究。我想,看了这本书的读者,应该都和我有着同样的感受吧。

这本书的英文原书名是《薛定谔和量子革命》,考虑到量子理论、薛定谔猫实验是薛定谔最为人所知的科学成就,而他多姿多彩的罗曼史又是他的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我把书名改为现名。至于是否合适,还请读者指教。

最后,我要感谢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感谢她让我和格里宾有了如此多的交集;感谢王世平对我的宽容,当我今年上半年由于工作职责的变动而拖延了本书的翻译时,她很大度地表示了理解,允许我拖延到了几乎最后一刻;还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裴剑小姐,她以物理学博士的知识背景和女性特有的细致认真帮助我弥补了初稿中许多的讹误和遗漏。当然,译稿的所有不当之处,自当由我负责,也诚恳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