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他编著的《自述五种》一书介绍了他自己的成长过程、人生经历和思想形成,通过他的人生实践,使读者具体感受其做人的品格、一生的追求和境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自述五种/中国现代自传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梁漱溟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梁漱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他编著的《自述五种》一书介绍了他自己的成长过程、人生经历和思想形成,通过他的人生实践,使读者具体感受其做人的品格、一生的追求和境界。 内容推荐 《自述五种》作者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自述五种》一书从“自述”、“我的自学小史”、“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回忆乡村建设”、“梁漱溟先生述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工作”五个方面介绍自己的成长过程、人生经历和思想形成,通过他的人生实践,使读者具体感受其做人的品格、一生的追求和境界。他一生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 目录 自述 我的自学小史 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 回忆乡村建设 梁漱溟先生述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工作 试读章节 八岁时,入北京中西小学堂,此处系北京最先设立之小学堂。入中西小学堂后,即读西文ABC……与教科书等;所可惜者,西文程度迄未见好耳。此中最可注意者,即我从小时候即读教科书,未尝致力于中国学问,读《四书》、《五经》等等。大约凡与我年相若之友朋,类皆读过《四书》,而我则始终未之读也。我之所以从小时候即入学堂读教科书,实因先父之思想趋向“维新”,不欲我讽诵古籍也。 小学未届毕业,即人顺天中学(北京原为顺天府),十九岁时中学毕业。我之受正式教育的时日,即止于此。此后即未能再受正轨的教育,入较高的学校求学。因此之故,诸君或可明白我不够讲学问,亦无学问可讲。良以讲学问必须具有相当的条件与工具。讲中国学问,非知道文字学(即小学)、经学等不可;讲西洋学问,西文不具备相当之根基,亦实不可能。兹二者我皆未尝下过功夫,我又何能讲中国学问或西洋学问?我当初所受的教育,如此浅薄,讲学问的工具,如此不够用,而一般人视我为学问家,目我为学问中人,宁不可怪?然我对于种种学问又似乎都知道者,实即上文所说,问题逼之使然也。我所知者,实是于不知不觉中摸索得来,当初自己并未能料到,乃是误打误撞而来,自已实未尝想到学问究属何事也。 某年,应清华大学之请,作短期讲课。当时梁任公先生介绍我说“梁先生(指我)家学渊源”,我即刻声明,我实在缺乏学问,更谈不到家学渊源。但从别一方面言之,我之一切,受先父所影响者,却又很大。所谓渊源,无宁谓之为性情脾气渊源之为愈也。因此之故,在未说明我自己之前,又不得不先说明先父之为人。 先父为人,天资并不算高,只是太认真,太真实。此点由其思想上可以看出,先父有他个己的思想。本来,为人子者,似不该用批评的口吻,纵论其父若祖;但欲诸君了解我,与了解先君之为人能清楚计,又不得不尔。征实言之,先父之思想,原是浅薄,但他有思想。所谓有思想,即是肯认真,以为这样是对,那样则是不对。他有主见(即是思想),所以有主见,因为他肯认真。徒以天资不高,虽有主见,而所见者甚单简耳。 最可怪者,先父之思想,实与西洋思想相近。他实在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他时时持有一个标准,而依此标准评论一切。他所持有之标准,即是“有用处”三字。他批评世间一切事,有用处即是好,无用处乃是不好,此点仿佛与詹姆士(James)、杜威(John Dewey)等之思想相近——所谓实用主义。他自己虽也曾读书中举,但他最看不起读书人,最看不起做文章的人;因为读书人不中用,因为文章亦不中用。依之,读书人要不得,文章亦不必要。他最不惯看人做诗词写文章,他时常叹息痛恨中国国事为文人所误。一个人如果读书中举,便快成无用之人,如再中进士,点翰林,则更将变成废物而无用。 先父思想之所以如此者,不外下列数种原因:其一,由于他的天资不高,所见未免着重事物,稍涉虚渺处即不能知之,于是所见者皆甚单简。其二,由于当时之社会国家情势,予先父以莫大之刺激与影响。彼时正在曾、胡用兵之后,开出崇尚“事功”的风气,与在乾隆、嘉庆时中国的风气,正是讲汉学者不同。讫于光绪中叶,国际侵略日加;甲午一战,关系尤大。在在使先父感伤国势之危殆,问题之严重,不能自已。同时先父又看到西洋各国之强盛,事事有办法、有功效、有用处,而反观中国,则一无办法,事不见功效,人又无用处。先父之倾向于维新者,实即其人感情真挚,关切国事,及其一种实用主义哲学,主张务实不务虚之故。唯其如此,故不令我读经书而使我入学堂也。 以下须转归说明我自己。我自己的性情与脾气,颇多相似于先父之处。先父天资不高,我自己亦甚笨。我越幼小时越笨,此点诸君或不肯置信,而实则我自己反省时确确如此也。在我说明我自己时,仿佛我站在旁边看我的为人,全是客观的态度。用好字样讲自己的好处时并非夸大,用不好的字样亦不是谦虚,此点最盼诸君能加留心。 P3-5 序言 《中国现代自传丛书》是由著名学者张玉法、张瑞德主编,台湾龙文书局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首次出版的一套现代中国人物自传。作者分别来自政治、军事、经济、金融、教育、新闻、出版、学术、文艺、宗教各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国现代自传丛书》以兼容并蓄的方式,容纳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的作品,尽量保留各方面的记录,为读者展示历史的多种断面。自传写作时间多在上个世纪前半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人文特色及语言习惯,具有史料价值。 丛书所选作品,有些系首次公开发表,有些绝版已久、流传不广,有些虽有重印,但内容欠完整。为使作品保持原汁原味,忠实于历史记录,此次出版尽量保持原貌,不伤筋动骨。除对个别地方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外,其余均一仍其旧。我们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项: 一、将原书中的竖排繁体字改为横排简化字,并改动明显的错别字。 二、原文中外文地名、人名等的译名,除个别极易引起歧义的,均按原书译法不做改动。 三、虚词“的”、“地”、“得”按现行规范区别使用。标点符号参照现行规范进行适当改动。 四、参照2012年6月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国家标准,在“得体”“局部体例一致”“同类别同形式”原则下,对原文中的年龄、年月日、数字等汉字数字均不作改动(引文、表格和括号内特别注明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年、月、日统一采用公元纪年法表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