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睡眠障碍的中西医诊疗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作者 田国强
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将“世界睡眠日”引入中国。尽管如此,国内还是很少有人从事对睡眠障碍的研究工作。

田国强医师作为从事睡眠障碍研究的专家,在这个领域有不少研究成果。他不但进行睡眠障碍的理论研究,还致力于研究成果的推广普及,这《睡眠障碍的中西医诊疗》就是他这些工作的心血凝成的硕果。

内容推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古人而言,“息”即睡眠,它是生活内容的一半。对现代人来说,人生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与呼吸一样,是人类与生俱来、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良好的睡眠能帮助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恢复精力;增强免疫能力,利于疾病康复;还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延缓人体机能衰老,有利于人类健康长寿。不仅如此,睡眠对维护人体正常心理活动,保护人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事实上,并非人人都拥有让人感到幸福的睡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许多人都有被睡眠问题困扰的经历或正经受着失眠的煎熬。睡眠障碍已经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构成了极大威胁,对睡眠障碍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田国强医师作为从事睡眠障碍研究的专家,在这个领域有不少研究成果。他不但进行睡眠障碍的理论研究,还致力于研究成果的推广普及,这本《睡眠障碍的中西医诊疗》就是他这些工作的心血凝成的硕果。

希望这本《睡眠障碍的中西医诊疗》能使现代社会的人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里也能拥有幸福的睡眠。

目录

第一章 睡眠生理和睡眠医学

 第一节 睡眠生理与睡眠健康

 第二节 睡眠医学的诞生

 第三节 睡眠医学的学科建设

第二章 睡眠障碍的分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见的睡眠障碍

 第三节 睡眠障碍的专业分类

第三章 睡眠呼吸紊乱

 第一节 SDB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SDB与系统疾病的联系

 第三节 SDB的检查、治疗与疗效评价

第四章 睡眠障碍的评估

 第一节 失眠的基础研究和诊断

 第二节 失眠的心理学评估

 第三节 失眠的生活质量评估

 第四节 睡眠的物理学评定

 第五节 失眠的评估方法

 第六节 失眠的量表评估及使用介绍

第五章 失眠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 治疗失眠的目标和原则

 第二节 治疗失眠的药物

第六章 失眠的非药物治疗

 第一节 诊断确切的失眠原因

 第二节 睡眠卫生教育

 第三节 治疗失眠的非药物方法

 第四节 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关系

第七章 中医睡眠医学

 第一节 中医睡眠医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节 睡眠障碍的辨证施治

 第三节 《皇帝内经》对睡眠障碍的认识

 第四节 失眠的中医治疗

第八章 特殊人群的睡眠障碍

 第一节 儿童睡眠及其睡眠问题的对策

 第二节 老年人睡眠障碍

 第三节 女性睡眠障碍

附录

 附录一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附录二 爱泼沃斯(Epwonh)嗜睡量表

 附录三 斯坦福思睡量表

 附录四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

 附录五 睡眠品质自评量表(自编)

 附录六 阿森斯(Athens)失眠量表(AIS)

 附录七 睡眠流行病学调查问卷

 附录八 睡商测试

 附录九 失眠的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

试读章节

有研究显示,美国约有1/3的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日本为21%,加拿大为17.8%,芬兰为11.9%,法国为19%。有20%~36%的失眠患者病期超过1年。各种研究比较一致地发现是失眠的发生率女性多于男性,而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与老年人睡眠关系比较大的是各种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有些人群特别易患失眠,如抑郁症、慢性疼痛综合征患者以及老年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超过50%的人存在睡眠问题。偶尔失眠,对身体并无损害,但长期严重失眠时,对躯体和精神均可产生不利影响。在儿童,会因生长激素在睡眠时的分泌受阻,影响机体生长发育;在成人,可引起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夜间和白天代谢增高,影响躯体机能恢复,削弱免疫机制,加重原有的各种躯体和精神疾患。有研究显示,睡眠不好的人与睡眠好的人相比,患缺血性心脏病的概率增加2倍以上。

(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失眠导致睡眠不足

这种睡眠障碍与社会、环境、心理、生理因素有关。专家认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竞争更加激烈是越来越多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极昼社会”、夜班、电视、网络和夜间旅行变得频繁也是原因之一。改变环境或环境过于明亮、噪音太大、精神过度紧张、抑郁、兴奋、心事重重都会使人失眠或睡眠质量不高。睡眠不足造成的危害涉及许多方面:

1.降低工作、学习效率:睡眠不足使成人白天昏昏欲睡,思路不清,工作无法协调;儿童变得易怒,可能会惹是生非。

2.易导致各种事故:英国一项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引发的交通事故与饮酒过量引发的交通事故一样多。每年有5万英国人因司机疲劳驾驶而死亡或严重受伤。

3.易患糖尿病:瑞典卡罗林斯卡医院及美国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睡眠不好或睡眠太少的人易患糖尿病,因人在这种情况下体内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使血糖升高。实验表明,睡眠不足仅1周时间,就可使健康年轻人出现糖尿病的前驱症状。

4.易患心脏病、中风: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上夜班的人会使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加3倍。如果两个晚上不睡觉,血压就会升高。

5.易导致肥胖:睡眠时产生控制脂肪和肌肉的生长激素。

6.影响儿童生长:人在深睡阶段释放生长激素,睡眠不好的孩子生长缓慢。

7.易患感冒、癌症:研究表明,如果两个晚上不睡觉,免疫系统就会发生变化,使人难以抵抗传染病;免疫功能的减弱还会使抵御早期癌症的能力降低。

8.易导致精神错乱、抑郁症:科学家们征求志愿者进行实验,用工具或药物剥夺了他们一段时间的睡眠,不良反应在不准睡觉的24小时就出现了,幻觉在3天后出现,受试者回答问题词不达意,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健忘。研究还表明,失眠者中患抑郁症的人数是正常人的3倍。

9.缩短寿命:用大鼠做的实验表明,连续2周(相当于人的3个月)不许睡觉,大鼠则会死亡。

10.睡眠与安全事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白天嗜睡是交通事故及其他工伤事故的原因之一。应用计算机模拟测试技术及睡眠剥夺实验研究证实,白天嗜睡时会降低人的反应能力、记忆力及认知力。通过采集患者的睡眠史、昼夜节律及认知行为情况,应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预测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并采取教育等预防措施。特别是重视睡眠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发作性睡病及轮班综合征的影响。

(二)睡眠障碍不仅是睡眠不足,还包括睡眠中出现其他疾患

中国第二届睡眠呼吸障碍研讨会上显示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中国30岁以上人群中有4%的人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此症会诱发高血压,导致冠心病,患中风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倍,还会导致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院士近日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SAS,它的一个常见表现是打鼾。专家指出,偶尔打鼾且鼾声均匀,对人体的确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如在7小时睡眠中因打鼾引起的呼吸暂停超过30次,每次暂停时间超过10秒,就属于典型的睡眠呼吸暂停疾病。

我国民间习惯上把在睡眠中静静去世的老人称为“无疾而终”,但科学家认为,在睡眠医学中,这些老人多半是被睡眠疾病夺去了生命。国内一项研究显示,一位患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的老人,在睡眠中最长的一次呼吸暂停竟超过3分钟,而一个身体强壮的人如果4分钟不呼吸就会死亡。

(三)特定人群的睡眠与健康

1.儿童的睡眠障碍: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睡眠障碍性疾患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医疗及公共卫生问题而得到人们的关注。睡眠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生理活动,占人生近1/3的时间,足够的和高质量的睡眠是人类所必需的,睡眠好是健康的标志。然而睡眠疾病普遍存在,有资料显示,我国有20%~3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疾病。在这其中不乏一些中小学生。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感冒、抑郁症等病因外,就是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等心理因素、不规律睡眠、睡前从事一些兴奋性活动而造成的。一些中小学生出现睡眠障碍,主要是因为课业负担过重、对新学校不适应、临近中(高)考学生熬夜学习等造成的。儿童的睡眠时间要求:3~7岁需10~12个小时;7岁以上需9~10个小时。

那么,儿童该如何摆脱睡眠障碍的困扰呢?准时上床和起床,不睡懒觉,白天不午睡,节假日时也如此。睡觉前停止饮用有兴奋作用的饮料,如咖啡、浓茶。定时进餐,晚餐不宜过饱,晚餐后进行适量的散步。避免入睡前阅读带刺激性的书刊,忌看恐怖片等。在入睡前做放松活动,可静坐,也可进行肌肉松弛训练。如卧床20分钟不能人睡,就离床,等到想睡时再睡。此外,可以用食物疗法、心理行为疗法和药物疗法,帮助儿童安然入睡。

2.睡眠对女性健康的影响:女性的睡眠结构不受月经周期的影响,但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慢波睡眠减少,REM潜伏期缩短。痛经者在经前期及整个经期均有睡眠紊乱。孕期女性头3个月睡眠时间延长,但觉醒次数增加,慢波睡眠在整个孕期均减少,REM减少以孕后3个月最明显。孕妇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生率达20%,在孕第2~3个月出现打鼾者,发生高血压、先兆子痫及胎儿发育受限的概率是不打鼾者的2倍。相反,先兆子痫的孕妇睡眠呼吸障碍(SDB)的发生率高。产后女性多诉睡眠障碍,可导致情绪不好,多在产后1年内改善。更年期女性主诉失眠发生率达17%,且与其情绪改变有关。多导生理记录仪睡眠监测并未发现更年期间及期后女性的睡眠结构有何不同,激素替代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主观失眠症状及增加入睡后前1/3时段的REM及深睡眠。未应用激素替代疗法的更年期女性,SDB的发生率较应用者显著增加。

3.睡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老年人发生失眠的易患因素及自然病程已明确。行为及心理治疗失眠有效,但对老年智力障碍者无效。老年人SDB的流行病学调查已完成,并发现SDB与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患及老年痴呆的发生相关。

4.睡眠疾病的影响存在种族差异:SDB在不同的种族患病率存在差异,亚裔、西班牙裔及非洲裔美国人较高加索裔美国人为高,非洲裔年轻人较高加索裔年轻人的患病率高l倍,可能与不同种族人群的颌面结构、肥胖程度、经济基础、生活习惯有关。这一高患病率与相应种族人群中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发生率、生活质量降低有关。其他睡眠障碍性疾患如失眠也存在种族差异,发作性睡病的HLA易感基因在不同种族的患者中不同。P4-7

序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古人而言,“息”即睡眠,它是生活内容的一半。对现代人来说,人生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与呼吸一样,是人类与生俱来、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良好的睡眠能帮助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恢复精力;增强免疫能力,利于疾病康复;还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延缓人体机能衰老,有利于人类健康长寿。不仅如此,睡眠对维护人体正常心理活动,保护人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事实上,并非人人都拥有让人感到幸福的睡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许多人都有被睡眠问题困扰的经历或正经受着失眠的煎熬。睡眠障碍已经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构成了极大威胁,对睡眠障碍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为了提高人们对健康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出了一项名为“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的倡议,并将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将“世界睡眠日”引入中国。尽管如此,国内还是很少有人从事对睡眠障碍的研究工作。

田国强医师作为从事睡眠障碍研究的专家,在这个领域有不少研究成果。他不但进行睡眠障碍的理论研究,还致力于研究成果的推广普及,这本书就是他这些工作的心血凝成的硕果。希望通过田国强医师和更多医学界人士的努力,我国的睡眠障碍研究工作能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使现代社会的人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里也能拥有幸福的睡眠。

果能如此,福莫大焉,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院长 柴可群

2012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4: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