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命运的力量,不是在餐桌上,而是在餐桌下!
安全上位,清醒保身;浮沉过后返璞归真;官场生存法则全说透;宦海潜规则原生态实录!许开祯作序 唐达天、洪放、于卓联袂推荐!
《背后高人》是邓元梅的一部长篇小说。本书讲述的是新人步入仕途,需要学会的各种为官技巧,在复杂的领导班子的人际关系中,如何察言观色、如何借力高升、如何处理班子内部的关系等,如何面对和处理一些潜规则、如何漂白脱离过去的印迹等。在官场历练的过程中,可以弄权但切记不能迷失。面对大环境要学会明哲保身、辗转腾挪,同时不能丧失本心,这样才能达到为官的最高境界。
《背后高人》讲述大学毕业生杜逸凡,考进武江报社当了一名记者,并得到市里一位女部长的赏识和培养,在其引导下考公务员走入官场,并一步一步迈入上流社会;在领导班子内闪转腾挪斡旋,练就一身为官之道,并浸染了一些不好的东西。面对纯真的爱情和同志们的帮助,他开始反省自己,重新定位目标,在一场几近脱胎换骨的改变中他成长了,进步了,历练到成熟而不世故的境界。
灵魂在灯红酒绿里可以迷失,情感在欲望深渊里可以呻吟,人性在复苏里可以抽泣。《背后高人》作者邓元梅用细致密实的细节还有紧张刺激的叙述,为我们抽丝剥茧般阐释了人性的迷失与复归,让我们在欲望横飞的今天,沐到了一股清凉之风。官场里沉沦的是德,呻吟的是痛,几经蜕变后,复苏的却是不死的良知和向往光明的精神之魂!
杜逸凡见过刘守望、郭涛还有那位戴着眼镜的县委办公室主任马先礼后,就随着他们一起去了县委的小会议室。让杜逸凡奇怪的是,直到这个时候县长石志林都没有露面,刘守望没有提,姚海东也没有问,大家都客客气气地在小会议室喝茶。大约一杯茶的工夫,石志林跟在一位瘦高个男人身后走进了会议室。杜逸凡不认识瘦高个男人,但从石志林脸上那种附和般的表情以及刘守望眼中闪过的不快和紧张,让他意识到这个进来的人物肯定不简单。杜逸凡站了起来,瘦高男人的目光越过其他人投向了他,在杜逸凡脸上停留了好一会儿,但是他什么都没说,而是走向了姚海东。姚海东也站了起来,不过姚海东脸上的表情杜逸凡看不出来有什么内容,瘦高个男人一走近姚海东就十分热情地同他握手,嘴里笑着说:“姚部长大驾光临我们柳县,是柳县人民的骄傲,我来迟了,等会儿自罚三杯,向姚部长谢罪。”
姚海东嘴里说:“哪里,哪里,龚书记是个大忙人,而且好酒量,我哪里能和您拼酒呢?”说完,姚海东把眼光投向杜逸凡,他示意杜逸凡过来。杜逸凡带着一脸谦逊的表情走向了他们,姚海东先介绍了瘦高个男人,柳县县委常委、副书记龚道进,然后对龚道进说:“杜逸凡,市委、市政府派到柳县来任职的杜县长。”姚海东一介绍完就转向刘守望说:“我们去会场吧。”
刘守望在前面带路,姚海东走在后面,龚道进和他并排走,他们有说有笑地谈论着喝酒的事情。石志林还是紧跟在龚道进后面,俨然他的贴身秘书,这个情景着实让杜逸凡不解。郭涛夹在中间,马先礼引着杜逸凡走,杜逸凡跟在他们身后,大脑却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看来,柳县真的如李冉春所言,水深着呢。
会场很快到了。这次会议是全县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参加。刘守望出现在会场时,人们还在交头接耳地说着话。当龚道进把姚海东让进会场时,人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都投眼往龚道进这边看,好像刘守望不存在一样。杜逸凡在后面把这个场景看得很清楚,他心里不由一阵紧张,看来要想在柳县站住脚,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接下来姚海东在大会上宣读了杜逸凡的任命通知,完成了他这次送杜逸凡下柳县来的使命,然后是杜逸凡在会场上作了简短的任职报告。 杜逸凡说:“柳县有着无比光荣的历史和传统,我为自己能够来到这样的一个县城工作,深感骄傲,也倍觉压力。今天是我在柳县工作新起点的一天,我会万分珍惜在柳县的时光,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决不辜负各级领导和柳县人民对我的期望。我还很年轻,而且没有在县政府工作的经验,作为一名新兵,以后我要向各位领导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在座的每一位学习。我也恳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在今后的工作中言无不尽地教导我,杜逸凡在这里先谢谢各位了。”说完,他深深地给与会的每位领导鞠了一个躬。龚道进带头为他鼓掌,仅仅一秒钟会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杜逸几把感激的目光投向了龚道进,而刘守望脸上则出现了杜逸几看得见的尴尬。在这一瞬间,他竟然有些同情刘守望,显然刘守望没有控制住柳县的局面,柳县的干部们都在看龚道进的脸色行事,对于一个外派的干部来说,这绝对不是好的局面。这个局面一旦打不开或者处于僵持状态,刘守望的结局可想而知。
杜逸凡的思维转得很快,只是很乱,他有太多的疑问需要打开,他甚至有太多的想法需要静下来梳理。
交接仪式结束后,为杜逸凡接风的酒宴安排在柳县最豪华的湖光三色酒楼。酒楼择湖而建,占地面积50亩,一共18楼,吃、住、娱乐一条龙。这个酒楼以前是一座烂尾楼,曾有两任书记差点因这个酒楼而断送掉政治前途。直到前年,这个酒楼由龚道进从北京引来一名老板投资,一年后,一座烂尾楼竞成了柳县最火爆的酒楼,当然也成了柳县对外接待的招牌酒楼。
杜逸凡当然清楚龚道进把接风宴设在这里不是冲着他,而是冲着姚海东而来。不过让杜逸凡最惊讶的是,他随着姚海东走进湖光三色一间名字叫“荣华富贵”的包间时,看见李冉春和黄晓钢还有柳县宣传部女部长吴月英正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
“荣华富贵”基本是龚道进的专用包间,这在柳县是公开的秘密。姚海东心里当然清楚目前在柳县是谁说了算,只是他和刘守望是吃同一条河的水长大的,他当然不愿意看到刘守望被龚道进限制住。他在刘守望到柳县任职的时候,就提醒过刘守望,龚道进在柳县的关系网盘根错节,要他遇事千万冷静小心。现在看来刘守望的处境并不乐观。 姚海东一踏进“荣华富贵”看到李冉春竟然在这个包间时,他的心突然往下沉了一下,后背竞有冷汗往外冒。他不是担心自己,而是为刘守望捏了把冷汗。
李冉春到了柳县,而且是在龚道进招待客人的包间里,不言而喻,龚道进事先就知道李冉春来到了柳县,而刘守望显然不知道这个信息。姚海东想到这里,面部肌肉不自然地动了几下,只是他很快就用热情的笑容盖住了。杜逸凡就站在姚海东旁边,他看到了姚海东面部表情的变化,不过没有往深里想,他现在大脑里乱成了一团麻。
李冉春却在这个时候看了杜逸凡一眼,杜逸凡没接她的目光,故意把视线落在了吴月英的脸上,吴月英显然也发现了杜逸凡,她很夸张地冲着他笑着说:“这大概就是新来的杜副县长吧?比电影明星还帅,看来今后我有眼福了。”说着咯咯地笑了起来。P13-15
邓元梅的作品我拜读过,几年前,出版界的朋友寄来一本《大区经理》,嘱我读后写几句话。那时候的感觉,这是一位比较传统的作家。说她传统,不是说思想守旧,与时代有距离,而是她的文风典雅、古朴,叙述利落、干净,并经严格的文学训练。文学训练是每一个习文者必经的一条苦路,可当下这个时代,人们越来越不重视这个,才男才女满天飞,反把文学搞成一件很时尚的事。文学在更多人的眼里,成了一件“绣活”,绣得好绣不好完全看外表,而不再注重内质,这是一件挺令人悲哀的事。
《大区经理》写的是职场生活,有残酷,有温暖,在那本小说里,邓元梅已经为我们展露了自己的写作才华,和对现实的剖析能力与思辨能力。在我眼里,作家的思辨能力决定作家与作品的高低,也就是说,思想决定水准。作家传播的不是文字,而是思想。而摆在眼前的这本新作,则是作者以女性视角对官场的解读与批判。长期以来,官场小说都由男作家操刀,女作家很少问津,这可能跟男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男人更注重社会形态,女人则更注重情感状态。因此在写作上,男女作家便有大的分野。但官场小说不拒绝女人,就跟官场不拒绝女人一样。但凡这个社会上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作家都有权力用笔去解剖,去叩问,去反思,去批判。
作家的批判不只是一味地去泄愤,更不是给现实抹黑。这一点,目前官场小说表现得尤为突出。太多的官场小说停留在对官场最表面的解读,即或有批判,也浅得令人发笑。当然这全怪不得作者,除了跟风和模仿因素外,官场的神秘与多变也是深刻原因之一。官场始终有一道厚重之门,或者一道密实的幕布将其紧裹,我们很难看到真相,即或看到,也不见得能完全解读。就连官场中人,有时候也被这厚厚的幕挡在外面。我们只能借官场这个壳,或者这个庞大的所在,来抒写我们必须抒写的。
那就是官场中人性的舒展与扭曲。
粗读这部小说,给我的震撼比较大。一,作者写官场却不惟官场,而是将笔墨重点放在人性的揭示上。好的小说总是写入性的,这点无需争论。对人性的揭示程度决定了作品的深度与厚度,那种单纯问责或追究某个官员或某起腐败事件的作品算不得真正的官场小说,连好小说也不是,因为它缺失了对人的思考。世上没有比人更复杂的,所有的事不论好事坏事还是丑事恶事,都由人来完成。人在具体的事件面前,表现又不一样,心态更不一样。人的复杂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另一方面取决于利益。善恶在不同时候,表演得程度会很不相同,但它确实又集于一个人身上。比如本书的主人公杜逸凡,他一路苦追,穷尽各种手段,甚至利用美女上级对他的好感与欣赏,目的就是往上爬。官场的全部动力就在于一个爬字。但不同的、人爬上去,效果会大不相同。有的人贪,拼命为自己及家人捞取好处。有的人良心未泯,还懂得为民做事。而杜逸凡一开始的爬无非处于官场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对权利的占有。追逐权力的过程,也是人格丧失的过程惟有这样的过程才能让他爬升得快,握有的权力更大。作者紧紧扣住杜逸凡对权力的追逐,深刻而逼真地展现了官场种种令人发笑的事实,透过杜逸凡这个人,将官场潜规则一一暴露出来,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让我们窥到了现实的扭曲、变形,还有混帐。小说中不乏黑色幽默,但又绝不是黑色幽默,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如果只停留在这里,这部小说远不能说成功,甚至说是完全失败的。因为类似的小说已有很多,作家不可重复别人,更不可重复自己,类似的规则,早在其作品《大区经理》中揭示过。聪明的是,邓元梅没把笔墨消耗在这里,而是顺着杜逸凡的内心,为我们铺排出了另一条线。
这条线充满着血与肉的抗争,充满着挣扎,不甘心,甚至被扭曲后的强烈还原愿望。
是的,我们不可以诅咒每一个为权力而生为权力而死的官员。权力对人的诱惑是巨大的,人对权力的追逐也是人性中最率真最可爱的一面,犹如男人追逐女人一样质朴。但当这个追逐的过程变味,变成不择手段、不计代价,就很可怕很扭曲了。更可怕的是,权力到手后才发现它不但给你带来荣誉,带来成就感,更给你带来许多恐慌,许多不安,甚至你被权力胁迫着,威逼着,迈出跟你初衷完全相反的步子。
深渊。
作者在杜逸凡貌似成功的时候,突然让他掉进一个深渊。这个深渊,既是肉体的更是灵魂的,是一个暗的指向,同时也是对官场最逼真的写实。深渊里的挣扎与忏悔,还有痛,还有醒悟,才是本书最大的亮点。这个亮点足以令人振奋,也足以令人感动。我称它为一个人的救赎。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另一本官场小说,阎真先生的《沧浪之水》,这部小说一经面世,便获得广泛赞誉,主流文学界甚至将它定为中国官场文学的标志性作品。邓元梅这部《背后高人》,写法上跟《沧浪之水》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也是浓墨尽情,展示一个人的奋斗历程。但就作品提供的价值观来说,我认为它完全区别于阎真先生的《沧浪之水》。我无意夸大这部作品,同样也不是损害《沧浪之水》的文学魅力,但有一个基本的命题我们应该遵从,就是作品的价值取向,亦即作家的价值观。一部作品如果提供出来的价值观是错的,价值取向是灰色的,迷蒙的,甚至是反价值的,我认为不能叫好作品,它会让读者误读,作家不该把读者带进误区。《沧浪之水》确有价值取向上的问题,它将灰色的东西高高树起,并让读者仰望。它写了堕落,但又将将这堕落美化,赞誉为人生的成功。我认为是不该的,值得争鸣。而《背后高入》恰恰这点上令人欣慰,令人鼓舞,既不模糊更不隐晦,它用一个人的救赎来警醒大家,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在不知不觉中堕落着,离深渊已经不远
一个人的救赎,就是全民族的救赎。这个话题不大,确实是到警醒的时候了,不能再等!
许开祯
写于2012年夏7月甘肃凉州
官场小说已经进入深水区,我们欣喜地看到,有女作家加入这个阵营,以女性独到的视觉和温婉,洞悉官场中人细微而多变的内心世界,为我们描绘出官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部小说不但写得出彩,而且在人性和官性的挖掘方面,达到另一个深度。官员应该读,读者更应该读。
——唐达天
良知泯灭与复苏,崇高与卑微的对决。作家看似在写官场中人的博弈,其实是写人性的博弈,良知的复苏。小说既道出了官场中大众熟悉或不熟悉的诸多潜规则、秘规则,为我们绘出一幅波诡云谲的官场浮世绘,同时也用流水行云的文字,精心雕琢了主人公心灵的堕落与自救。杜逸凡涅磐重生的过程其实是当下社会我们每个人自我救赎的过程。
——许开祯
官场关键在定位。在官场内为官,在官场外为人。成熟而不世故,利己而不害人。本书作者以独特的角度,风趣的叙述,告诉读者如何为官如何做人的道理。这道理看似浅显,真要做到统一,不容易。而小说主人公杜逸凡最终达到的不是世故,而是清醒。清醒为官,才是官之大道。
——洪放
《背后高人》它写了堕落,但又将将这堕落美化,赞誉为人生的成功。既不模糊更不隐晦,它用一个人的救赎来警醒大家,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在不知不觉中堕落着,离深渊已经不远。一个人的救赎,就是全民族的救赎。这个话题不大,确实是到警醒的时候了,不能再等!
——许开祯序
灵魂在灯红酒绿里可以迷失,情感在欲望深渊里可以呻吟,人性在复苏里可以抽泣。作者用细致密实的细节还有紧张刺激的叙述,为我们抽丝剥茧般阐释了人性的迷失与复归,让我们在欲望横飞的今天,沐到了一股清凉之风。官场里沉沦的是德,呻吟的是痛,几经蜕变后,复苏的却是不死的良知和向往光明的精神之魂!
——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