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洛·契斯是二十世纪南斯拉夫最重要的作家,他把“二战”期间纳粹对于自己亲人、故土的摧残融入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栗树街的回忆》是契斯早期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作品,这本写给孩子和敏感的人的文学书以梦魇般晦涩的文体传达出毛骨悚然却又具美学的文学效果,描绘、隐喻出那个被纳粹阴影笼罩的年代,普通人与社会变革之间所夹杂着的破碎感和毁灭感的交互和渗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栗树街的回忆(丹尼洛·契斯作品)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南斯拉夫)丹尼洛·契斯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丹尼洛·契斯是二十世纪南斯拉夫最重要的作家,他把“二战”期间纳粹对于自己亲人、故土的摧残融入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栗树街的回忆》是契斯早期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作品,这本写给孩子和敏感的人的文学书以梦魇般晦涩的文体传达出毛骨悚然却又具美学的文学效果,描绘、隐喻出那个被纳粹阴影笼罩的年代,普通人与社会变革之间所夹杂着的破碎感和毁灭感的交互和渗透。 内容推荐 丹尼洛·契斯的散文集《栗树街的回忆》由二十篇动人的短小故事组成,以“二战”期间的南斯拉夫乡间为主要背景,并以男童安迪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贯串全文。全文乍看之下,就像优美动人的乡间小品,安迪的生活看似无忧无虑,有着疼爱他的双亲和老是与他斗嘴的姐姐安娜,还有一只忠心的可爱小狗随侍在侧,然而敏感的安迪还是察觉出生活周遭的变化,正如阴影般向他们逼近。首先是物资的短缺,让安迪必须受雇替人看牛;村子里不时有部队行经;接下来,亲友们相继被带走,永远从安迪的生活中消失。而那时正是纳粹分子对犹太族裔展开种族清算的时期。安迪不明白,也不了解父母为什么会对曾经引以为傲的商人血统又爱又惧,直到日后,他才明白亲人们成了大屠杀的牺牲者……所有的童真、惶恐和悲哀都笼罩在种族杀戮的阴影下,映照出成人世界的荒谬与苦难。 目录 导读:抵抗虚无/景凯旋 秋日风起时 日光照耀的城堡 栗树街 游戏 屠杀 一个会让你脸红的故事 给安娜的小夜曲 秋日,青草地 婚约 青草地 猫 除虱子 关于磨菇的故事 梨子 马 来自远方的人 丝绒相簿的扉页 男孩与狗 风奏琴 出生证明(一篇简短的自传) 试读章节 出生证明(一篇简短的自传) 我的父亲出生于匈牙利西部,在当地的一所商业学校受的教育,这学校由一位韦瑞格先生经营——他最终变成了乔伊斯先生笔下著名的利奥波德?布鲁姆。我相信是在弗朗茨?约瑟夫二世自由政策的影响和渴望种族融合的双重作用下,我的祖父把他未成年的儿子改姓了匈牙利人的姓,但是我们家族史的许多细节将永远晦暗不清了:1944年,我的父亲和我所有的亲人都被带到奥斯维辛,几乎无人返回。在我母亲的祖辈里,有一位黑山的传奇英雄,他在五十岁上才学习读书写字,以此在剑的荣光上更增添了笔的光辉,还有一位“亚马孙人”砍下了土耳其暴君的头颅复仇。我所描述的这家族的珍贵品质将随我而逝。 1939年,我四岁大,匈牙利颁布了反犹太法案,我的父母亲让我在诺维萨德的圣母升天教堂里受洗成为东正教教徒。这救了我的命。在1942年,就在诺维萨德大屠杀之后,我们逃回匈牙利我父亲的故乡,直到十三岁之前都住在那里。我在富裕的农人家当仆人,在学校里我学的是公教要理和天主教圣经。弗洛伊德称为Heimlichkeit的那种“令人痛苦的陌生感”,成了我文学上和精神上主要的刺激。九岁时,我用匈牙利语写下了人生中最早的一些诗:一首关于饥饿,另一首则是情诗——毫不逊色。我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将事实与传说糅合在一起讲故事的癖好;从父亲那里遗传的是——伤感和讽刺。我的父亲是一份国际时刻表的作者,国际时刻表本身就是世界主义的,是一种文学遗产。这也影响了我和文学的关系。 我母亲在二十岁之前都是一位小说读者,当她发觉小说是“虚构”的时候,她便没有丝毫遗憾地摈弃了它们。她对于“纯属虚构”的厌恶也潜藏在我心里。1947年,我们被红十字会遣送回黑山我叔叔的家,他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涅戈什的传记作者和评论家。到那不久我就参加了艺术学校的入学考试。我们被要求画伏尔泰的半身像——乌东的石膏像作品,那让我回忆起一位在诺维萨德认识的德国老妇人,我就照老妇人的形象来画。尽管如此,也许是因为我其他的作品,我还是考上了。到我做好必要的入学准备之前还须等上一两年的时间。我决定先在那段时间里完成文理中学的课程。 有两年的时间,我在当地的音乐学校学小提琴,我的指导老师是老塞蒙纽提,我们尊称他为“帕格尼尼”,不只是因为他的外表,更因为他对颤音的钟爱。就在我做到第二小提琴的时候,音乐学校迁到了科托尔。我继续凭着听力演奏,专攻吉普赛音乐、匈牙利情歌还有——在学校舞会的时候——探戈和“英国”华尔兹。 在文理中学里,我继续写诗。我也翻译匈牙利、俄国和法国诗人的作品,主要是作为文体和语言的练习:我在训练自己成为一名诗人,学习文学的技艺。教我们俄语的是一位白俄军官,他从二十年代起就流亡在外,帮请假的老师代课,他还精通数学、物理、化学、法语和拉丁文。从文理中学毕业后,我进入贝尔格莱德大学就读,我是新创办的比较文学系的第一位毕业生。身为塞尔维亚-亚克罗地亚语的讲师,我曾在斯特拉斯堡、波尔多和里尔教书:近几年我住在巴黎第十区,一点儿都没有思乡。有时当我醒来,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我听见我的同胞互相叫唤,停在我窗下的车上的录音机里,传来手风琴的高扬乐声。 1983年 P189-P193 序言 南斯拉夫作家丹尼洛·契斯是一位命途多舛的人物,身为犹太人,他的一生经历了纳粹占领、斯大林式统治以及南斯拉夫解体前的民族冲突,始终都感觉到来自外部世界的威胁。由于英年早逝,且喜欢阅读甚于写作,他不是一位多产作家,其作品包括两部长篇小说《花园,灰烬》、《沙漏》,三部短篇小说集《栗树街的回忆》、《达维多维奇之墓》、《死亡百科全书》以及三部散文集。即使如此,这些作品已足以奠定他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了。他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可以看作是一个系列,分别写了两种极权制度下人的毁灭和原因。其中《达维多维奇之墓》一书,更是被视作继奥威尔《1984》、库斯勒《正午的黑暗》之后描写极权的一部经典作品。 《达维多维奇之墓》取自短篇集中一篇小说的名字,最初的集子则以其中另一篇小说《红木柄小刀》为书名。这部涉及第三国际恐怖历史的书出版于1976年,立即引起世界文坛的关注,但在契斯家乡,小说的内容却招致斯大林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的攻击。由于书中人物大多有犹太血统,对此书的毁谤因而充满了反犹意味。这些人避而不谈“大清洗”历史,而是指控契斯剽窃索尔仁尼琴、乔伊斯、曼德尔施塔姆、博尔赫斯等人的作品,宣称这是一个丑闻。为了替自己申辩,契斯撰写了随笔集《解剖课》,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人文观念和文学渊源,同时也使读者得以了解他的生平经历。 契斯1935年出生于塞尔维亚小城苏博蒂察,靠近匈牙利边境。父亲是匈牙利籍犹太人,在铁道部门工作,母亲是黑山塞族人,信奉东正教。这个出身赋予他一种混合的身份和文化。像所有生活在欧洲各国的犹太人一样,他父亲的宗教感已很淡薄。他从小生活在苏博蒂察南边的诺维萨德,那是个横跨多瑙河的城市,塞尔维亚、匈牙利和德国人居住在不同社区。1939年,匈牙利颁行反犹法律,为了避祸,父母让他受了东正教洗礼。1941年诺维萨德被匈牙利吞并后,来自周围的敌意迫使他父亲不断搬家。由于一直受到周围孩子的欺负,童年的契斯始终处在恐惧之中,感到自己无处可去。 1942年,诺维萨德发生了屠杀犹太人事件,受害者尸体被扔进冰冷的多瑙河。契斯全家逃到父亲的匈牙利家乡,但在那里也不安全,经常有士兵和警察闯进家里检查证件,翻箱倒柜。父亲给了他和姐姐一本匈牙利杂志,并告诉他们要高高举起来,让别人看清楚杂志的名字。契斯意识到自己仍不属于这儿,乡村天主教堂的钟声让他感到神罚的 …… 重现。正如克罗地亚哲学家勒达·米舍维奇所称,鼓动南斯拉夫宗教分裂的“主要都是无神论者”。如果契斯依然健在,他会将此看作是该隐杀亚伯的虚无主义演绎,另一场现代诸神的战争。 苏珊·桑塔格曾说,契斯的作品“维护了文学的荣誉”,那是因为他用文学回应了这个时代,在展示极权灾难的同时,表现出一个作家对人性的关怀。他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人的一生的诸多细节,让我们在惊惧和思考之余,仍能享受到美学上的愉悦。比如,书中一个人物在查阅《死亡百科全书》时看到了父亲的一生,这是一本记载1789年以来全世界所有普通人事迹的秘密文献。契斯细致而温馨地描写了人物的感受:在那些孩子中间,我清楚地看到了他,我的父亲,虽然当时他还不是我的父亲,但是他是将成为我父亲的那个人,曾是我父亲的那个人。然后,乡间忽然间变绿了,树梢的花蕾绽放了,粉红的,白色的,山楂花就在我眼前绽开。太阳缓缓上升,照耀着克拉列维察,镇上教堂的钟敲响了,牛在牛舍里哞哞地叫,朝阳绯红的反光映在农舍的窗户上,融化了屋檐上的冰柱。这就是文学,最终还是想象拯救了事实,抵抗了物理世界的时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