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郭沫若传/人民联盟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黄曼君//王泽龙//李郭倩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民·联盟文库》分政治、哲学、历史、文化、人物、译著六大类。

这本《郭沫若传》(作者黄曼君、王泽龙、李郭倩)是“人民联盟文库”系列之一,讲述了郭沫若的故事。

郭沫若不平凡的一生,生动地映现了20世纪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探求真理、追求光明的精神轨迹。巡检他的一生,也是与郭沫若心灵世界的一次重新对话。

内容推荐

《人民·联盟文库》分政治、哲学、历史、文化、人物、译著六大类。由于所选原书出版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出版单位,在封面、开本、版式、材料、装帧设计等方面都不尽一致,我们此次编选,为便宜读者阅读,全部予以统一,并在封面上以颜色作不同类别的区分,以利读者的选购。

这本《郭沫若传》(作者黄曼君、王泽龙、李郭倩)是其中一册,

《郭沫若传》讲述了郭沫若的故事。

目录

第一章 绥山钟夏秀沫水孕诗心

一、沙湾文豹

二、穿了牛鼻

三、叛逆少年

四、黑猫新娘

第二章 东洋遇女神五四真肖子

一、求学东洋

二、爱情女神

三、天狗狂啸

四、文坛新军

第三章 挥斥书生气戎马亦英豪

一、北伐豪情

二、讨蒋檄文

三、相知安琳

第四章 流亡又十年潜心治文史

一、奉命流亡

二、东京左联

三、别妇抛雏

第五章 烽火岁月里文界擎旌旗

一、相逢立群

二、执掌三厅

三、山城惊雷

四、再遇安娜

第六章 驰骋新天地风雨伴晚年

一、和平使者

二、“文革”磨难

三、拥抱春天

后记

试读章节

在郭家拒绝了一桩又一桩的提亲后,快两三年再没有上门说亲的了。郭沫若19岁时还是单身,连他的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都订了婚。加之辛亥革命之后,社会的动荡不安,在成都的儿子的婚事更让父母担心。1911年10月的一天,正在成都分设中学堂读书的郭沫若,去看望在铁路公司工作的三堂兄。三堂兄一见郭沫若,就从抽屉里拿出一封家信,口中直调侃道:“恭喜八弟!贺喜八弟!”看着莫名其妙的郭沫若,三堂兄神秘地一眨眼,“你看了信就晓得啰。”信上说,母亲已经为他订了婚,女方是苏溪张家的长女,叫张琼华,是一位远房叔母的亲戚。叔母亲自保媒,称张姑娘人品好,在读书,又是天足,与家里最美的三嫂不相上下。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让郭沫若大感意外。他皱着眉头问三堂哥:“母亲是那样爱惜我的,为什么忍了四五年,而这一次却突然改变了态度呢?”三堂哥答道:“她老人家怕你真的成为一个鳏夫子。再说,你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子都已经订了婚。你当‘寡人’不要紧,阻挡了弟妹的佳期可使不得啊。”

他知道母亲的苦心,对叔母的保媒也是信任的。同张家的这门亲事,虽说有点突然,但也没有到让他厌恶的程度。信中对这位姑娘的赞许也让他有了一点幻想,特别是说她像三嫂这一点让他非常心动。三嫂在姑嫂中是最美丽、最优雅、最贤淑的一位。在她刚刚与三哥成婚后不久的一个春日,郭沫若逃学的时候,曾偶然遇见她。那时她背着手站在明媚的春光里,穿着一件洗自了的葱白竹布衫,柔嫩的一双手仿佛粉棠花一样美,年幼的郭沫若看得有些呆了,很想伸出手去碰一碰三嫂柔嫩的手,然而终又不敢。那时的场景一直深深地印在郭沫若的心里,他后来曾回忆道:“这个回忆我始终觉得是我的性觉醒的最初的征兆。”

也许这位姑娘正是自己梦想中的情侣吧。就这样,郭沫若默许了母亲给安排的这桩婚姻。

1912年正月十五,是郭沫若完婚的大喜之日。婚礼依然是按照传统的仪式举行,新郎头戴一顶便帽,身着长袍马褂。在锣鼓鞭炮声中,一顶被遮盖得严严实实的花轿临门,一直抬进前堂,落在礼堂的台阶前。当行过拜轿礼后,新娘一身紫红色的凤冠霞帔,头被大红盖头遮着,一只裹得异常精巧的三寸小脚迈出了轿门。

“怎么是一朵三寸金莲!不是说的一双天足吗?”被愚弄的感觉突然袭上心头。新郎像一尊木偶般地行完拜堂仪式后,进入到洞房里,当还抱有一层希望地去揭开新娘的面纱时,心一下子落到了井底,只见到一对猩猩样的鼻孔,其他什么也看不见了。他被彻底欺骗了,就像家乡俗语所言:“隔着口袋买猫儿,交订要白的,拿回家来才是黑的。”当客人们继续闹房时,这位新郎官称自己头痛,离开新房到平时睡觉的厢房里蒙头闷睡去了。母亲知道儿子的委屈,坐在床边苦口婆心地劝慰他:“八儿,你这样使不得。你幺婶我是信以为真的。谁晓得她是看错了人呢?脚是可以放的,品貌虽然不如意一点,一个男子不能在这事上灰心。女人只要性情好,资质高,知书达理,礼节诗书都是可以学习的。”母亲又责备他不孝,不体察父亲为他的婚事是怎样的操心忙碌,批评他“这不是做儿子的行为,也不是做人的行为”。①母亲的一番话让他清醒了几分。他决心承受婚姻的苦楚,把这出悲剧演下去。

第二天,郭沫若强打起精神陪新娘子一同坐船回她苏溪的娘家。他心里积攒了一夜的不快,加上昨晚喝酒太多,在船上被带着凉意的河风一吹,便止不住呕吐了起来。一位轿夫关心地问道:“你的脸色怎么那样苍白?你是不好受吗?”郭沫若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的新娘,无奈地摇头苦笑道:“我是不大好受。”

郭沫若一路都闷闷不乐。中午过后,他们到了苏溪。苏家欢天喜地地迎接了这位新女婿,几个吹鼓手卖力得几乎岔了气。郭沫若却并没有丝毫感染到这欢乐,昏昏然在众目睽睽下三跪九叩,稽首顿首。直到目影西斜,张家开了晚饭,这幕在郭沫若看来颇像闹剧的拜客才收场。郭沫若胡乱吃了一点,便一个人躲进了房里,独自闷坐起来。

郭沫若在房中的书架上找到了一本古版的文选,蒙满了灰尘,看样子一定许久没有人看了。郭沫若惋惜地抹去了书上的灰尘,捧在手中读了起来。这一夜张家特别热闹,郭沫若的房间外,猜拳、赌酒、打牌、抽大烟的声音杂乱而响亮,而郭沫若在房间里,手捧着《文选》一直读到天亮。其中江淹的《恨赋》尤其使他感慨万千:“恨而成赋,足见古今恨事之多也!”

张琼华的父亲张怀深曾经中过秀才,也算是个读书人,家里也有两百多担田租的收入,算是比较殷实,只不过由于张怀深后来沾上了鸦片,从此就渐渐人不敷出了。张琼华在家里排行老二,虽说在小时候曾经也读过书,但只不过是在私塾读过几本《女儿经》《列女传》之类的旧书,后来就连私塾都没有再去了,更不要说接受新式教育了。这样的旧式女子,在郭沫若看来自然是与他格格不入的。他觉得自己的这次草率结婚,实实在在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结婚受难记”。

婚后第五天,郭沫若便郁郁寡欢地离家去成都了。暑假回家居住时,他也是每天晚上都睡在厢房的长凳上,绝不和张琼华同房。

新娘张琼华也是这桩包办婚姻的受害者。从结婚开始,张琼华就在郭家终身守着这桩名存实亡的婚姻。郭沫若后来在日本与安娜同居后,几次给家里写信想和张琼华解除婚姻,都招致了父母的指责。那个时代嫁出去的女人被休回到娘家,是最没有脸面的事,郭沫若也担心发生不测,就没有坚持离婚。这件事他一生都是有内疚的:“我的一生如果应该要忏悔的事,这要算是最重大的一件。”P19-21

序言

人民出版社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人民出版社是我们党和国家创建的最重要的出版机构。几十年来,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与脚步,他们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出版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优秀出版物,为丰富人民群众的学习、文化需求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环境、地域及发行渠道等渚多原因,许多精品图书并不为广大读者所知晓。为了有效地利用和二次开发全国人民出版社及其他成员社的优秀出版资源,向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也为了提升人民出版社市场联盟的整体形象.人民出版社市场联盟决定,在全国各成员社已出版的数十万个品种中,精心筛选出具有理论性、学术性、创新性、前沿性及可读性的优秀图书,辑编成《人民·联盟文库》,分批分次陆续出版,以飨读者。

《人民·联盟文库》的编选原则:1.充分体现人民出版社的政治、学术水平和出版风格;2.展示出各地人民出版社及其他成员社的特色;3.图书主题应是民族的,而不是地区性的;4.注重市场价值,要为读者所喜爱;5.译著要具有经典性或重要影响;6.内容不受时间变化之影响,可供读者长期阅读和收藏。基于上述原则,《人民·联盟文库》未收入以下图书:1.套书、丛书类图书;2.偏重于地方的政治类、经济类图书;3.旅游、休闲、生活类图书;4.个人的文集、年谱;5.工具书、辞书。

《人民·联盟文库》分政治、哲学、历史、文化、人物、译著六大类。由于所选原书出版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出版单位,在封面、开本、版式、材料、装帧设计等方面都不尽一致,我们此次编选,为便宜读者阅读,全部予以统一,并在封面上以颜色作不同类别的区分,以利读者的选购。

人民出版社市场联盟委托人民出版社具体操作《人民·联盟文库》的出版和发行工作,所选图书出版采用联合署名的方式,即人民出版社与原书所属出版社共同署名,版权仍归原出版单位。《人民·联盟文库》在编选过程中,得到了人民出版社市场联盟成员社的大力支持与帮助。部分专家学者及发行界行家们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人民·联盟文库》编辑委员会

后记

郭沫若不平凡的一生,生动地映现了20世纪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探求真理、追求光明的精神轨迹。巡检他的一生,也是与郭沫若心灵世界的一次重新对话。我们以前对郭沫若的认识,并不全面深入,甚至还有一些误解。当我们完成这部传记后,为郭沫若高尚的理想、真诚的人格、热烈的情感世界与旷世才华所深深折服,从心底生出对一代伟人由衷的敬意。郭沫若是一位成就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学者,是一位从旧传统、旧世界走过来的知识分子,是经历了新旧中国社会动荡与严酷政治斗争生活的职业革命家与文化领袖,他一生有不少思想与性格的弱点,这一些都与他生活的时代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他人生的一部分。因为如此,他才显得真实丰富,可爱生动。我们没有必要去神话一个历史的伟人,我们希望这一部传记记录的是一个真实的郭沫若,希望读者把郭沫若当做一个朋友来认识。

郭沫若的传记有多种,编写图传本①还是第一次。我们写作中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与相关资料;传记中不少图片也采用了一些已经公开出版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对各位专家学者以及郭沫若亲友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的写作前前后后经历了近两年时间,感谢丛书主编温儒敏先生的关心与宽限。这本书是我们师生三代人合作的产品。我的老师黄曼君先生总体指导,参与书目提纲的策划,提供大量资料图片,一起讨论定稿。李郭倩(我带过的研究生,现在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担任了第三、四、五、六章的写作。我起草提纲,担任第一、二章写作,收集、编制图片,最后修改定稿,疏漏之处主要由我负责。希望读者朋友多多给予批评意见,以便今后有机会修改完善。

王泽龙

2009年7月10日于武昌桂子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