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爱我你就抱抱我》由张晓红所著,2013孩子最想让爸爸妈妈读的书!
★你或许想不到,孩子的心里有那么多的遗憾、伤心、委屈、愤怒、抱怨,他们甚至批评、指责父母,而原因只有一个:“父母从来没有抱过我、从来没有关注过我、从来没有肯定过我。”书中那些可能会让你感到刺痛、彻夜难眠的故事,将给你最及时的提醒:今天你拥抱孩子了吗?莫让小小忽略铸成终生遗憾!
★作者张晓红老师是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师,她在十数年的教育经历中,接待来求助的孩子成千上万,他们的行为看起来或奇特、或疯狂、或令人费解——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通过张老师对孩子耐心细致的引导,专业精准的解读,你会对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恍然大悟,从此你和孩子的心将紧紧地贴在一起。
★华人世界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说:“张晓红老师拥有十多年的心理辅导经验,尤其是家庭辅导。十数年来,每年超过1000个个案,她的功力是一步一个脚印培养出来的。”
你知道吗?你的孩子正在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做出各种奇特、疯狂的行为,想得到的却仅仅是你的一刻关注、一句赞美,甚至只是一个拥抱;
你知道吗?你的孩子为了让妈妈爱自己、爸爸爱自己、妈妈爱爸爸、爸爸爱妈妈,一家人永远不分开,不惜让自己“患病”,甚至倒退生长;
你知道吗?你的孩子也许正因为“咱家以后就靠你了”“你是妈妈最后的希望”之类的嘱托而独自“挑起”了家庭重担,并被这份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你知道吗?你的孩子也许正因听到“为了你,爸爸妈妈都累病了,你还不乖”的话而自责愧疚,并对父母的身体健康忧心忡忡,甚至噩梦连连;
……
《妈妈爱我你就抱抱我》由张晓红所著,《妈妈爱我你就抱抱我》收集了很多孩子的故事,这些孩子或天真、幼稚,或焦躁、疯狂,或敏感、神经质,但从这些孩子的身上,你一定会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通过阅读这些故事,你将更加了解你的孩子,懂得以后该如何正确地爱你的孩子。
这是我的一个导师讲的真实的个案,当时对我的触动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此个案促使我多年以来,一直坚持把对孩子的心理辅导放在首位。
家长带着一个约7岁的男孩子来做心理辅导。原因是:一段时间以来,这个孩子每天会在做完功课后,立刻跑去客厅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看动画片。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家人觉得很正常。奇怪的是他现在还坚持坐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要把电视声音调得很小,而且动画片播完以后不再主动离开,不管电视里再播放什么节目也不换台,只是坐在那里盯着电视发呆,家长换了频道也不反对,一再催促之下才会去睡觉。
家长还发现,原本就比较内向的孩子,现在话说得越来越少了,小小的年龄,好像有很多很多的心事放不下。
男孩子的家庭关系很简单,一家三口人和一个从乡下来的保姆。爸爸是一个外资公司的高管,工作很忙,不太擅长言辞表达,属于最典型的“空中飞人”,即使休假在家里的时候,也总是坐在书房里的电脑前工作。
妈妈是一个公司的会计师,虽然每天会回家,但多数时候都要加班到很晚。有时回家儿子已经睡觉了,书桌上摊着需要妈妈签字的作业本。
保姆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中年妇女,尽职尽责,每天除了做家务,还负责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照顾孩子吃饭睡觉等,但是跟孩子基本上没有其他的言语交流。
父母发现孩子的异常状况后,反复追问,孩子什么话也不说,问得急了,孩子就哭。而在保姆那里,同样问不出任何原因。爸爸从网上搜索资料查询,发现孩子的状态跟“自闭症”里的某些症状很像,非常着急担忧,找到心理咨询师请求帮助。
开始时,面对陌生的心理咨询师,这个安静的男孩子一言不发,只是配合着点头或者摇头,听话地做一些绘画之类的活动。后来,在新奇的游戏活动中,孩子渐渐放松下来,开始接受咨询师,愿意和他进行一些交谈了。 “喜欢看动画片吗?”
“喜欢。”
“哦,喜欢看哪一种动画片呢?”
“嗯,小动物的。”
“喜欢小动物啊,我也喜欢可爱的小动物,家里有小宠物吗?”
“没有,妈妈说我太小了,不会养。”
“是的,养小动物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每天给它吃东西、洗澡、训练,还要带出去散步,等你再长大一点,才有能力去照顾,对吗?”
“对,妈妈说,我上二年级再买。”
说到小动物,他有点兴奋起来:
“我最喜欢小狗狗了,我想让它学倒立……”
“每天都在什么时候看动画片呢?”
“妈妈说,写完作业才能看。”
“除了动画片还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他认真地想了想,摇头。
“我听你妈妈说,你现在每天看完了动画片还不去睡觉,是有什么原因吗?”
他抬头看了一眼咨询师,低下头不说话。在接下来的辅导中,一涉及这个问题,他马上变得沉默不语。
经过几次辅导后,孩子变得开朗多了,家长反映他看完动画片后会主动离开,只是不再像以前一样听话,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孩子想要的只是一个拥抱
在一次气氛非常和谐的辅导中,孩子的表达意愿很强时,咨询师小心地问:
“可以告诉我,有时候看完了动画片,你坐在沙发上不想离开,是在等什么吗?”
孩子的表情立刻变得僵硬,眼泪在眼眶里慢慢积蓄,终于没能忍住,抽泣起来:
“我……我……我等……爸爸,抱我。哇……”
孩子伤心地哭了,上气不接下气……
P5-7
我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总是被很多很多的爱包围着。
我是父母生了五个儿子才盼来的女儿,得到了父母兄长加倍的呵护。小时候,我常常沉浸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只属于我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一件事、一首歌、一个画面、一句话、一个名称、一个梦、一个动作或表情等等,都会让我产生许多丰富的联想,最神奇的是,我想象出来的一些情景或结果,还会在生活中得到验证。
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和兄长们,他们从来不会强迫我回到现实的世界里,而是用满满的爱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我和我头脑里无数个神秘的世界。当我伤心哭泣的时候,爸爸会在我身边唱:“眼泪汪汪话不说,我的宝贝女儿怎么了?”家里来了客人,我会躲到门后的墙角里,妈妈从不强迫我出来。吃饭的时候,妈妈会把饭碗和筷子递进门后,等我吃完了也不需要出声音,只要把碗筷再递出去,自然就会有人收走了……
慢慢地,我带着一份深深的安全感走出了门后,很自然地,可以随时在人群中与我内心的世界连接。
成年后,我用同样的方式保护着我的女儿,保护她独有的潜能,保护她多姿多彩的心灵世界,帮助她把想象出来的神奇在现实中验证,鼓励她勇敢地表达情绪感受,支持她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前进……因此,我拥有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优秀的女儿。
成为一名专职心理咨询师之后,我见到了形形色色的大人,各种各样的孩子,听到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震撼、感动、流泪,也让我叹息。
你一定想不到,孩子对爱与关注有怎样的渴望!
孩子会以各种方式寻求父母的关注和爱,当他们紧紧跟在大人后面当“小尾巴”的时候,当他们在大人身边挤来挤去的时候,当他们不停地招惹大人生气的时候,当他们频繁地发脾气的时候,当他们屡发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所有的信息都在表达同样的意思:“爸爸妈妈,我在这里等待,请你看到我,爱我!”
我在多年的咨询工作中看到太多的孩子会以故意对抗、重复犯错、自残甚至“自杀”的行为来获得关爱。当你骂他的时候,他很满足,因为你终于看到他了;当你打他的时候,他很满足,因为他得到你身体的碰触了。尽管这种碰触是以惩罚的方式出现的,孩子依然很想很想得到。
其实孩子想要的爱真的很简单,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句认可、一日陪伴,足矣。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有能力给予,就看你是否意识到。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的父母们,请把孩子纯净的心灵世界还给孩子,保护好那一颗颗稚嫩的小心灵,用爱浇灌和培育出来的花朵才能结出芬芳的果实。希望每一个孩子有了父母爱的保护和支持,都能成为独特的、不可思议的、优秀的孩子。
谨以此书献给我深爱的父母,恰逢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妈妈,您还好吗?愿我深情的呼唤把无尽的思念带给九泉之下的母亲。爸爸,我想您了,祝愿八十多岁依然热爱看书、写字的老父亲天天快乐!健康长寿!
感谢我的家人用满满的爱滋润我的成长,感谢我亲爱的丈夫和女儿一直以来充满爱的陪伴和支持,让我有信心有勇气把深深热爱的这份爱心事业发展得更好。
感谢我的导师——华人世界NLP大师李中莹先生的支持和鼓励,几年来,李老师以无比的信任和无私的传授,帮助我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导师。
感谢“简快身心积襁疗法”管理中心负责入汤淼淼女士,以及在此平台上共同成长的王茁琳、宝继英等好姐妹好朋友们,谢谢你们的爱与支持。
张晓红
2013年4月4日
我们人类是个情感动物,情感才能够支持我们人类成为一个人,所以孩子在任何需要我们去拥抱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去拥抱,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亲密活动。
——李跃儿
孩子需要拥抱,如果你不给他拥抱,那么他就会到外面去找抱。
——孙瑞雪
倾听并非意味着听孩子说话,而是用我们的动作和感情来向孩子传达爱,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我知道你很难过,我就在这里陪伴你,帮助你渡过这个难关。在倾听孩子的时候,我们应该轻柔地拥抱孩子,跟孩子有身体接触,对孩子进行一定的爱抚。
——小巫
这里的每一个个案都很精彩,给我很强的震撼和冲击,我觉得每个故事都让我收获很多。张老师的语言方式和交流方式真的很棒,亲和、耐心、富有智慧,对我有很大启发,也让我对孩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孩子所需要的最大的滋养就是父母的爱和陪伴。
——读者 彤彤妈
今天有太多家长陷入了一种爱的误区,以为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给孩子,不惜自己的时间、精力、健康和金钱去为孩子创造最优渥的生活条件,就是爱的最大体现,却不知道孩子根本不领情,因为他们忘了一点——父母本身才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和最好的礼物。这本书不啻为一个最有力的提醒:孩子不要你的牺牲,只要你的陪伴!
——读者 晓林
没理由的心疼,无条件的宽容,每天的拥抱、亲吻和陪伴,这才是有温度的快乐,摸得着的幸福,才是为人父母者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爱啊!
——读者 鑫阳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