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霞细说女人病》——一本书解决女人健康问题!
神奇的掌纹疗法+王晨霞老师专为女人精心秘制的养生奇方!
你遇到的所有女性健康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摆脱女性求医问诊的尴尬,打造呵护女人的健康手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晨霞细说女人病/医道养生系列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妇产科学 |
作者 | 王晨霞 |
出版社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晨霞细说女人病》——一本书解决女人健康问题! 神奇的掌纹疗法+王晨霞老师专为女人精心秘制的养生奇方! 你遇到的所有女性健康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摆脱女性求医问诊的尴尬,打造呵护女人的健康手册。 内容推荐 女人问题女人办,自诊自查自疗有方法! 《王晨霞细说女人病》共分四篇,《王晨霞细说女人病》第一篇讲述阴血对于女人的重要性。女人的一生,是被“经带孕产育”贯穿起来的一生,怎样养好血,补血好,让血液运行通畅是一生都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篇重点讲述女性容易遇到的十大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不孕症等,从寒热虚实不同体质来分析,更配有与相应体质对应的食疗方和按摩方,让女性真正远离疾病困扰。 第三篇告诉女人怎样才能在健康的基础上保持美丽年轻的容颜。容光焕发不是梦,调好体质是基础。 第四篇重点分析讲解各种掌纹知识以及如何通过掌纹来分辩各种疾病,尤其是女性疾病,让大家对掌纹有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 目录 开篇 “血”——女性健康之源 阴血——女人之本 2 1. 血脉核心是阴精 4 2. 津血同源需用心 8 手掌白黄爱液伤 8 脾虚带下的良方:白果乌鸡汤 11 肾阳虚带下的良方:鹿茸山药鸡 13 肾阴虚带下的良方:水陆二仙粥 15 湿热带下的良方:马齿苋粥 17 七情六欲别硬扛 19 肝阴不足眼干湿的良方:枸杞桑葚粥 23 肝气郁结精神抑郁的良方:玄参炖猪肝 25 怎样流汗才最好 25 脾胃湿热手足多汗的良方:玉屏风汤 27 更年期盗汗的良方:甘麦大枣汤 29 唾涎分泌要有方 30 更年期唾液分泌不足的良方:左归饮 33 消化液能护胃肠 34 十二指肠溃疡的良方:白芨乌贼粉 36 糖尿病饮食的良方:糙米蒸饭 39 胆囊炎的良方:金钱草汤 42 慢性肠炎的良方:蒜泥马齿苋 44 3. 经络血液要畅行 45 月经之本是冲脉 45 养胎要从任脉来 46 五脏六腑督脉调 49 肝经舒畅心情佳 51 养护肾经精力旺 53 容光焕发养脾经 54 妇科器官带脉掌 57 4. 阴气正常气血清 60 经血周期连日月 61 子时睡眠养肝血 66 脾脏健康最重要 66 女性注意三点就可终身不得妇科病 69 上篇 健康女人“调”出来 月经失调 74 1. 女性月经不调的寒、热、虚、实 74 寒 74 袪寒良方1:姜糖水 76 袪寒良方2:桂枝麦芽糖 77 袪寒良方3:艾熏“神阙”穴 78 袪寒良方4:当归生姜羊肉汤 81 热 83 清虚热良方1: 老鸭莲藕汤 85 祛湿热良方2: 薏仁赤小豆粥 87 虚 88 补气良方1:参芪红枣汤 89 补血良方2:当归乌鸡汤 93 补肾良方3:杜仲腰花 95 补脾良方4:山药红薯红枣粥 98 实 100 清热良方:任脉、督脉、带脉刮痧法 100 贫血 106 2. 女性贫血的寒、热、虚、实 106 寒 106 散寒补血良方:红枣红糖水 107 热 108 清热补血良方:芝麻菠菜汤 109 虚 110 补虚养血良方:桂圆阿胶红枣汤 111 实 115 清热养血良方:黑木耳大枣饮 116 眩晕 118 3. 女性眩晕的寒、热、虚、实 118 寒 118 祛寒治晕良方:川芎鱼头汤 119 热 120 清热良方:芹菜拌豆腐 121 虚 122 补虚止眩良方:山药茯苓肚 123 实 124 清肝止眩良方:菊花茶 125 低血压 127 4. 女性低血压的寒、热、虚、实 127 寒 127 温阳升阳良方:红参莲子羹 129 热 130 清热升压良方:地黄栗子鸡汤 131 虚 132 补虚升压良方:炙甘草汤 133 实 134 退肿升压良方:黄芪炖鸡 135 闭经 138 5. 女性闭经的寒、热、虚、实 139 寒 139 祛寒通经良方1:桃仁粥 140 祛寒通经良方2:肩井走罐 142 热 143 散热通经良方:少腹刮痧 145 虚 146 补虚通经良方:墨鱼香菇冬笋粥 147 实 148 活血通经良方:牛膝炖猪蹄 149 不孕症 152 6. 女性不孕症的寒、热、虚、实 152 寒 152 散寒助孕良方:雪莲乌鸡汤 154 热 155 清热助孕良方:黄豆芽蘑菇汤 156 虚 157 补虚助孕良方:核桃仁枸杞粥 158 实 159 化痰助孕良方:薏米扁豆粥 160 痛经 163 7. 女性痛经症的寒、热、虚、实 163 寒 163 散寒通经良方1:姜艾鸡蛋 165 散寒通经良方2:山楂桂枝红糖汤 166 热 167 清热通经良方:刮痧 169 虚 170 补气通经良方:黄芪乌鸡汤 171 实 172 去瘀通经良方:益母草元胡枣蛋 173 乳腺增生 176 8. 女性乳腺增生的寒、热、虚、实 177 寒 177 祛寒良方:热敷 178 热 179 清热解郁良方1:丹栀逍遥散 181 清热解郁良方2:丝瓜牡蛎汤 182 虚 183 温阳良方1:海参乌鸡汤 184 补气良方2:香菇花生炖鸡爪 186 实 187 疏肝解郁良方1:逍遥散 189 疏肝解郁良方2:海带胡萝卜汤 190 子宫肌瘤 193 9. 女性子宫肌瘤的寒、热、虚、实 193 寒 193 散寒良方:桂枝茯苓蜜饮 195 热 196 清热良方:银耳藕粉汤 197 虚 198 补虚良方:鳖甲黄芪饮 199 实 200 散结良方:海米萝卜汤 201 阴痒 204 10. 女性阴痒的寒、热、虚、实 204 寒 204 散寒止痒良方:蛇床子煎 205 热 206 清热止痒良方:决明子煎 207 虚 208 补虚止痒良方:葱白煎 209 实 210 解毒止痒良方:甘草煎 211 中篇 美丽女人“养”出来 睡美人 214 1.午觉小憩除疲劳 214 2.子时睡觉气血好 217 3.枕头睡姿很重要 222 4.睡前泡脚胜补药 223 水美人 224 1.清晨一杯水,美颜润肠胃 225 2.日日补水分,喝出健康体 228 情美人 232 1.6到9点心情佳,一天神采都清爽 232 2.七情六欲平衡好,一生美丽都不差 234 性美人 239 1.和谐“性”趣防疾病 239 2.提高“性”趣巧克力 241 3.花朵香气助“性”福 242 4.土豆吃出好脾气 245 下篇 女性——注重细节 改善健康 健康卵子的形成时间 248 怎样确定排卵期 248 女性怎样喝对豆浆 252 女性怎样喝对牛奶 254 女性怎样吃出好心情 257 女性秀发光彩照人的秘密 258 女性容颜不老的秘方 259 女性怎样保护纤纤玉手 259 怎样保持曼妙身姿 260 经常修眉对女性好吗 261 女性经常脱毛好吗 263 中年女性为什么背痛 264 如何防止经期腰痛 266 更年期为什么常出现在女性身上 267 现代女性如何严防子宫肌瘤 267 女性不能乱补雌激素 270 附篇 看掌纹就这么简单 14条线 276 常见的八种异常纹 303 掌纹脏腑对应区域 315 女性疾病重点观察的掌纹特点 321 试读章节 阴血——女人之本 阴血,是针对中医理论气为阳,血为阴而言的。 《灵枢·五音五味》中云:“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祖国医学历来提倡“男重气,女重血”“女人以血为本,男人以气为本”的原则。其中的缘由何在?那是女性天生具有的“四期”(月经、胎孕、产育、哺乳四期)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女人在此四个生理期间耗血量均比男性要多,都是以血为用。 月经期:女子自13~14岁进入青春发育期,通常每月来月经1次,排出经血60~100毫升。女性一生中,除怀孕、哺乳期月经暂停及停经之外,总共大约要排出经血25000毫升。 怀孕期:从受精卵在子宫内发育开始,历经280天左右,胎儿发育约3千克,新生儿才降生坠地。在“十月怀胎”期间,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养料均是经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血液中提供。 产褥期:女性分娩胎儿,新生命降临人世的产褥过程,一般母体会出现200毫升以上的子宫生理性出血。若遇难产意外,产妇发生子宫病理性大出血(超过400毫升者,则属病理性的大出血),失血量会更多。 哺乳期:母乳是新生婴儿最理想的“天然营养品”,产后常要经历10~12个月的哺乳期。母乳的来源,全都是从母体的血液里生化、转变而成。泌乳量每天可达1 000~3000毫升。 从以上四期的耗血和用血上,就可以看得出女人以血为本之道理,针对女性疾患,治之必考虑其养血。 大家都知道血是运行于脉中、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但是,如果要提及血的物质核心是什么?血的基础是什么?血的通道是什么?血的推动力又是什么等问题时,也许大家就有点模糊了。这就涉及与血的化生、濡润、运行有密切关系的阴精、阴津、阴经和阴气。 血脉核心是阴精:阴精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其中包括水谷之精(水谷之精来源于饮水和食物。我们吃进去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或者是营养合理搭配的食物,经过脾胃的运动、升降、消化吸收后所化生的营养精华,它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与肾精(肾精乃禀受于父母,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物质基础),故称“血即精之属也”(《景岳全书·血证》),“精足则血足”(《类经》)。如果水谷之精不足或肾精亏损,血液生成乏源,均可导致血虚的病变,如头眩、头痛、贫血、闭经、血压低等。 津血同源需用心:阴津与血的生理关系主要表现为“同源”和“互化”。所谓“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都是由中焦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食物中最有营养价值的部分)生成。所谓“津血互化”(又称“津血互生”)是指血和津在全身循行、输布的过程中,血中的津液渗出于脉外,成为经脉之外的津,流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之中,起着滋润和营养的作用,此即血能化生津;脉外的津在濡养组织器官的同时,有一部分通过孙络(经络中最细小的络脉)渗入脉内,又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此即津液能化血。正如《灵枢·痈疽》所说:“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 经络血液要畅行: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不仅以气血阴阳为基本物质所构成,而且还必须依赖气血阴阳的濡养、温煦等作用,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阴阳之所以能通达全身,则有赖于经络的沟通与传注。所以《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清·徐大椿《洄溪脉学》认为:“经各施前后上下之阴阳血气。”血液之循环于全身,气在人身之升降出入运动,肾阴肾阳之与各脏腑阴阳相通,以及津液之输布于全身等,都属于经络的这一生理功能。 阴气正常气血清: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循行的动力。气一方面可以直接推动血行,另一方面通过脏腑之气推动血液动行。 在下面的章节中,我就阴精、阴津、阴经、阴气对女性“阴血”所起的作用,给大家一一介绍。 1.血脉核心是阴精 精是什么,它与血是什么关系?又与女人的生理、病理、健康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用简单定义的形式来直截了当地给出答案,需花点时间经过认真详尽的分析,才能对“精”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 阴,在中医理论中与月亮、水、女子、血、寒凉等有关。 精,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肾。《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既藏先天之精,又藏后天之精,为生殖发育之源。 从以上中医理论中,我们可以明白阴精与女子的。肾有关。但是,只是集中到肾还不行,因肾有肾精和肾气两方面,肾精又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分;肾精又能化肾气,肾气又包含有肾阴和肾阳,这样分下去,范围就太大了,我们把它集中一下。明·马玄台注释《素问》时说:“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极而生,故谓阴精为天癸也。”此注释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专述女子、男人各阶段的发育过程紧密相关。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