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疆行/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林鹏侠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无可否认,在现代社会,伴随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精神逐步深入人心的过程,是中国历史最具影响力的事件,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现代时期的鲜明特点。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则为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过程,提供了真实生动的佐证。

这本《新疆行》(作者林鹏侠)是其中一册,反映了即将解放前的新疆各民族的民生状况,其中关于交通与资源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内容推荐

20世纪,是人类社会进展最快的世纪。20世纪的通行话语是“变革”。

《新疆行》作者林鹏侠通过实地感受,反映了即将解放前的新疆各民族的民生状况,其中关于交通与资源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新疆行》插图珍贵无比,是一种罕见的新疆纪实。

目录

顾序

谢序

自序

第一章 西域沿革

第二章 新疆轮廓

第三章 宝藏之一部

第四章 两个世界

第五章 沙漠沧桑

第六章 乌鲁木齐风光

第七章 民族分布概述

第八章 维吾尔族素描

第九章 维吾尔文化

第十章 骁勇善战之哈萨克

第十一章 蒙古风情

第十二章 柯尔别孜剪影

第十三章 回妇美德

第十四章 古今交通

第十五章 载歌载舞之南疆

第十六章 达板城之歌

第十七章 沙漠恩物——坎拉井与蓄水库

第十八章 花团锦簇之焉耆

第十九章 多情自古空遗恨

第二十章 汉轮台

第二十一章 沙漠仙乡——库车

第二十二章 饶足之拜城

第二十三章 阿克苏风光

第二十四章 冰达板之雄奇

第二十五章 国际名城——喀什噶尔

第二十六章 乌恰之胜

第二十七章 香妃麻扎

第二十八章 英吉沙一瞥

第二十九章 盛产瑰玉之莎车

第三十章 玛哈木特赤利甫麻扎

第三十一章 麦盖提之“都郎”

第三十二章 色味香三绝之叶城石榴

第三十三章 墨玉鸟瞰

第三十四章 唐家风雨汉家烟之和阗

第三十五章 和闻建国之神话

第三十六章 昆仑多宝

第三十七章 洛浦毡毯

第三十八章 遍地金玉——于阒

第三十九章 万里膏腴处女地——且末

第四十章 塔里木沙漠极东一县——婼羌

第四十一章 医药两缺之苦

第四十二章 阜康之新发现——油页岩

第四十三章 “王母瑶池”

第四十四章 边塞商务中枢之奇台

第四十五章 北疆屏障——北塔山

第四十六章 基督教徒应有之责任

第四十七章 历史古城——景化

第四十八章 银绥来

第四十九章 乌孙古国

第五十章 盛产黄金之阿山

第五十一章 古康居国

第五十二章 盆地中之盆地——吐鲁番

第五十三章 古楼兰

第五十四章 美哉哈密

第五十五章 星星峡

第五十六章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试读章节

新疆地旷人稀,举世仅见,益以人事未尽,沧桑迭更,遂使沙漠地区日益扩大,万里膏腴悉成石田,历史名城多已荡然无存。今日本省沙漠地带竞占全面积三分之~强,黄沙千里,浩瀚渺茫,荡漾起伏,望之如大海波浪然,史书称之为“瀚海”。其最著名者,为塔里木沙漠及白龙堆沙漠。前者位塔里木河西南,横亘于塔里木盆地之中,外人呼之为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西凡一千五百里,南北可三百四十里至七百里,全部为黏土沙砾所组成,厚度最高达二干公尺,最低处亦在一千五百公尺左右。白龙堆沙漠,又名库木塔克,起自塔里木河以东以迄甘肃玉门关,其厚度亦达千公尺左右。其次为天山北路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占面积约一百五十万方里。

沙漠地区,雨量绝稀,气候奇燥,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千里之间,人烟断绝,寸草不生,滴水难觅,夏时常因缺乏水源,旱死沙漠中,行旅视为畏途。沙漠又分真性与假性二种:前者纯属沙质所构成,为绝对不毛之地:后者又名戈壁,上虽砂石,下皆土壤,间或尚见水草,非绝对不毛之地。

南疆各绿洲,星罗棋布于塔里木盆地边沿,因地势辽阔,绿洲与绿洲问,每间以戈壁,其距离远近不等。最大者,为阿克苏至喀什噶尔,戈壁长凡一千一百里,其间约六百里内,皆黄沙大漠,旷绝水草,夏时行旅苟无妥善之准备,非旱死,亦必唇焦肠枯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云: “ 从此东行入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顾茫茫,不知所措,是以往来者,聚遗骸以纪之。乏水草,多热风,风起则人畜昏迷,因以成病,时闻歌啸,或闻号哭,视听之间,恍然不知所至,由此屡有丧亡,盖鬼魅之所致也。行四百里,至靓货罗故国,国久空旷,城皆荒芜,又东六百里,至折摩驮那故国,即且末也,城郭巍然,人烟断绝。”

又一八九五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旅行塔里木大沙漠中,记其时之苦况云: “……初行十二日,尚可掘沙得水,且间有植物,人畜均安,惟沙丘起伏,陟降维艰耳。四月二十二日后,遂八真沙漠,沙丘起伏愈大,幸时有急风,沙丘为削平不少。沙漠中烈日如火,以故水箱之水均热至三十二度左右,人以冀能多出汗,使在风中较为凉爽,以故饮水过多,至此所余仅足二日之需,因不得不深藏之,以供人之所需。牲畜因无饮料,遂渐有倒毙者。途中从仆又多偷饮余水。五月一日,贮水尽罄。从仆伊斯南拜乃杀羊取血,以解烦渴,复接饮驼溺,皆不济事,是日另二仆渴死。”以唐玄奘及近人斯文·赫定前后相隔千余年,而所记载之情形初无二致。迄今虽有国道之建设,及航空之点缀,惟南北二大戈壁及腹地之旅行,其困难之状,迄未改变,风沙苦渴,寒暑之况,非身历其境,决难体会此中况昧。此情此景,余于亲尝之后,不禁遐想欧美文明国家,交通便利,随地繁华,以新疆如是膏美之区,设易地而处,火车飞机宜必往来如织,造成繁华之境。今则荒凉乃尔,外人之讥固亦无以自解。年来中外考古家常在流沙中发掘大批宝物以及塑像、经典、瓷器等,足证今日黄沙茫茫,极目苍凉之区,多为古之繁华都市。因沙漠气候奇燥,千年古物尚多完整。简言之,今日本省沙漠之浩荡,实害于人事之未尽。

细考历朝经营新疆者,概注重于军事政治,清末始略及经济文化,而终忽于交通,致二千年来边疆自边疆,与内地无法呵成一气。昔汉唐之通西域,元清之征新疆,皆不殚竭中原之财,尽举国之力,其目的不过欲藉为屏障求其不内扰而已。今时代既易,作用自有不同,仅指新疆局部而言,其于民族复兴之条件,至完且美,实为我国重要之生命线I移民殖边,调剂人口,开发富源,发达生产,推广教育,振兴交通实业,使新疆与内地文化得以交流,经济互相利赖,脉络相连,手臂相辅,则不但一切复杂问题俱可迎刃而解,且可奠国家万世富强之基。或谓方十九世纪之时,统治之方式为政治,而维持政权之武力为军队,故专制帝王,野心枭雄得恣其残民以逞之志,迨二十世纪之来,统治之方式虽仍为政治,惟维持政权之武力,因人类之发展,社会之演变,已由军队而改为经济矣。旨哉斯言是则,开发边疆,发展经济,应为当局所毕力者也。

尤有进者,新疆位亚洲大陆之中心,当陆权与海权时代,闭关而治,尚能偏安西陲,今世界斗争已入空权时期,世界之重心已由赤道转移北极,新疆亦随世界潮流之激荡益增其重要性。夫以我国文化之优美,民性之朴厚,天复居以大好河山,其蕴藏陶铸,无一逊于自诩为文明之邦族,且又介于美苏二大国之间,倘我政府以及内外贤哲,能一德同心,树共存共荣之基础,自成一独立强大之国家,必可进而与列强并驾齐驱,退而为美苏>中突之缓>中,以保障世界之和平。时代既诏我以如此重大之使命,我全国之同胞其可不悉力以赴耶。P26-28

序言

20世纪,是人类社会进展最快的世纪。20世纪的通行话语是“变革”。

就中国而言,自进入20世纪,1911年“辛亥革命”为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王朝的谱系画上了句号,1919年“五四”运动,新文化普及,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现代中国奠定了基础。20世纪前50年间,袁世凯“称帝”、溥仪重返紫禁城,北伐、长征、抗日战争……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受到举世关注。此后,特别是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这些历史事件亲历者的感受,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20世纪是中国进入现代时期的关键的、不容忽视的转型期,以20世纪前半期为例,1900年,“八国联军”践踏中华文明,举国在抗议中反思:1901年,原来拒绝改良的清廷宣布执行新政:1906年,预备立宪……以世界背景而言,“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成立联合国……1911年到1 949年,仅仅历时30多年,中国结束了封建社会,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到社会主义的巨大跨越。反思20世纪,政治取向曾被视为文明演进的门槛,“不是革命就是反革命”,不是红,就是黑,一度成为舆论导向,影响了大众思维。

无可否认,在现代社会,伴随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精神逐步深入人心的过程,是中国历史最具影响力的事件,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现代时期的鲜明特点。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则为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过程,提供了真实生动的佐证。

20世纪的丰富出版物中,一定程度上因为政治意图与具体事件脱节,人文地理著作长期以来未能受到充分关注,然而文学、历史、政治、文化、语言、民族、宗教、地理学、边疆学、地缘政治……等学科,普遍受到了人文地理读物的影响,它们是解读20世纪民主、科学思维成为社会主流意识的通用“教材”。

人文地理纪实无异于在社会急剧变革过程进行的“国情调研”,进入20世纪的里程碑。没有这部分内容,20世纪前期——现代时期,会因缺失了细节,受到误解,直接导致对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认识不足。

就学科进展而言,现代文学研究是最早进入社会科学研究前沿位置的学科之一,《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则为现代文学家铺设了通向文学殿堂的台阶:论证了他们的代表性,以及他们引领时代风气的意义。

与中华文明史、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历程相比,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0多年短如一瞬间,终结封建王朝世系,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时期定位的标志。

“人文地理”,是以人的活动为关注对象。风光物态、环境变迁、文物古迹、地缘政治……作为文明进步的背景,构建了“人文地理”的学术负载与阅读空间。

关于这个新课题,第一步是搜集并选择作品,经过校订整理重新出版。民国年问,中国的出版业从传统的木刻、手抄,进入石印、铅印出版流程,出版物远比目前认为的(已知的)宽泛,《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的编辑出版,为现代时期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参照,树立了传之久远的丰碑。否则,经过时间的淘汰,难免流散失传,甚至面目全非。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与旅游文学、乡土志书、散文笔记、家谱实录等读物的区别在于:

人文地理纪实穿越了历史发展脉络,记录出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得失成败。比如边疆,从东北到西北,没有在人文地理纪实之中读不到的盲区。21世纪,开发西部是中国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发西部并非始于今天,进入了现代时期便成为学术精英肩负的使命:从文化相对发达的中原前往相对落后的中西部,使中西部与政治文化中心共同享有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共同面对美好前景。通过《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我们与开拓者一路同行,走进中西部,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分担他们的艰难困苦。感受文明、传承文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会因岁月流逝、天灾人祸,而零落泯灭。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是20世纪结束后,重返这一历史时期的高速路、立交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