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认识新探--认识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作者袁林)从新的角度探索人类认识,希冀对读者有所启发,全书分为认识的核心机制——映射;认识的客体基础——事物同一性;认识的决定性因素——人;反思形而上学等内容,《人类认识新探--认识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人类认识新探--认识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作者袁林)作者试图对人类认识做一个新的解释。外部世界信息无限,人类处理信息能力有限,只能化繁为简,用人脑中的简单信息映射复杂的外界,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自我意识到自身确定性的人,确定了世界的同一性,世界方成为可认识对象。人的生存决定了人的认识,必然具有个性特色和不确定性,其正确与否最终只能依据价值性判定。社会在其运行过程中,形成了超越个人认识的社会化认识,以维持社会的生存。传统形而上学设置在事物背后的理念、绝对观念、本质、规律等等,其实都是人脑中的映像也即认识成果的折光表现。《人类认识新探--认识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从新的角度探索人类认识,希冀对读者有所启发。
序言/1
第一章 认识的实际过程——从眼睛谈起/1
一、信息的选择/4
二、信息的增添/10
三、信息的组合/13
第二章 认识的核心机制——映射/17
一、人类思维与外部世界的矛盾/19
二、人类思维对外界信息的选择与增添 /23
三、人类思维中的信息组合/28
四、人类思维与外部世界是映射关系 /31
五、映像的基本构成/38
六、映像系统的变化/42
七、映射的理由——人的生存需求 /48
第三章 认识的客体基础——事物同一性/53
一、外界事物同一性的表现/55
二、同一性之网的终结点在人/60
第四章 认识的决定性因素——人/67
一、认识的决定性因素是现实存在的人/69
二、认识的个性化/75
三、认识的不确定性/79
四、认识的价值性判定/81
五、认识的“真理”性判定/88
第五章 人类认识的社会化/93
一、社会化认识的形成/95
二、语言与社会化认识/104
三、教育与社会化认识/112
四、精神生产与社会化认识川8
第六章 反思形而上学/125
一、关于事物的同一性问题/129
二、关于认识与事物的同一性问题/133
三、关于认识的社会化问题/141
附录:论“历史研究”——统万城考察札记三则/145
后记/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