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川、文竹、侯剑所著的《生态城市的发展机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第2章)提出了生态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并给出了本书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目的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生态城市发展的研究动态,详细地介绍了在生态城市发展机理研究过程中用到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第3章~第6章)从四个方面对生态城市发展机理进行了具体研究,分别为生态城市自组织发展机制、生态城市的复杂适应性机制、基于分工理论的生态城市发展机理和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发展研究。第三部分(第7章~第8章)研究了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生态城市发展观;并以大生态城市发展观为背景,从城市发展水平、城市发展协调性、城市发展潜力三大方面和城市社会、经济、科技、管理、资源、环境和人口七个领域建立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生态城市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宗川、文竹、侯剑所著的《生态城市的发展机理》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基于生态城市相关理论、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分工理论,研究了生态城市自组织发展机制、生态城市的复杂适应性机制、基于分工理论的生态城市发展机理以及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发展机制;并从人类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角度对城市的发展阶段进行重新划分,提出大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结合国内外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大生态城市发展观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本书的研究旨在为建立生态城市的演化、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指导与帮助。
《生态城市的发展机理》适合作为政府机构人员、城市规划部门工作人员及研究城市发展的学者、复杂性科学研究人员等的参考用书。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生态城市发展的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生态城市的发展机理研究概论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生态城市相关概念
2.2 生态城市相关理论
2.3 系统理论
2.4 自组织理论
2.5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6 分工理论
第3章 生态城市自组织发展机制
3.1 生态城市系统自组织发展的耗散结构特性
3.2 生态城市系统自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3.3 生态城市系统自组织发展的实现途径
3.4 生态城市系统自组织发展的表现形式
3.5 生态城市发展自组织的现实矛盾
3.6 生态城市系统发展的控制因素分析
3.7 生态城市系统发展模式的动态性
第4章 生态城市的复杂适应性机制
4.1 生态城市系统复杂适应特性
4.2 生态城市的模型
4.3 生态城市系统的发展机理研究
第5章 基于分工理论的生态城市发展机理
5.1 分工角度的生态城市发展演化
5.2 生态城市产业系统的分工效应研究
第6章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发展研究
6.1 城市与城市生态系统
6.2 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含义
6.3 城市发展的调控机制
第7章 生态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7.1 生态城市特征与功能
7.2 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7.3 城市向生态城市阶段发展分析
7.4 大生态城市发展路径
第8章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8.1 生态城市评价的哲学基础
8.2 生态城市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
8.3 国内外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8.4 基于大生态城市发展观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