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前言
第一章 音译汉字研究概况
1.1 汉字音译本《秘史》与《译语》成书年代
1.2 《译语》与《秘史》音译汉字研究概况
1.3 相关资料概况
第二章 《译语》音译汉字与《中原音韵》韵母类型对应关系研究
2.1 《中原音韵》韵母类型体系与蒙古语元音体系
2.2 C+V式的对应关系
2.3 C+VV式的对应关系
2.4 CV+N式的对应关系
2.5 CV+M式的对应关系
2.6 CV+NG式的对应关系
2.7 小结
第三章 《译语》音译汉字的基础音系分析研究
3.1 音译汉字基础音系的辨别方法
3.2 蒙古语C+O/O式音译汉字拼写规则
3.3 中古“曾摄”与“梗摄”入声字拼写规则
3.4 音译汉字“阿”与“合”字拼写方式
3.5 音译汉字“兀”的用法
3.6 明初音译汉字基础音系与政权文化的关系
3.7 小结
第四章 《译语》音译汉字在韵书中的归类分析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原音韵》所收《蒙古秘史》音译汉字列表
附录2 《华夷译语》(甲种本)
附录3 《中原音韵》
附录4 《西儒耳目资》
附录5 《广韵》
索引
后记
布日古德所著的《<华夷译语>(甲种本)音译汉字研究》主要对明朝初期用汉字拼写的蒙语文献《华夷译语》(甲种本)的音译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与研究,科学论述了音译汉字的使用特征及其拼写规则。在此基础上,科学构拟了音译汉字的基础音系结构。同时,科学论述了音译汉字的使用特征及其变迁规律。文中,还比较论述了《华夷译语》(甲种本)与《蒙古秘史》间存在内在联系以及相同点与异同点,在此基础上科学归纳了《华夷译语》(甲种本)音译汉字的用字特征以及拼写原理。
《<华夷译语>(甲种本)音译汉字研究》通过对《华夷译语》(甲种本)音译汉字全面、系统的科学分析,进一步论证了音译汉字与《中原音韵》韵母类型的对应规律。同时,确立了辨别音译汉字基础音系研究的最有效、最科学研究方法论。这方法论就是,科学分析中古宕摄、江摄入声字与中古梗摄、曾摄的一、二等入声字,在《华夷译语》(甲种本)中的拼写规则及使用原理。从而,进一步科学论述了《华夷译语》(甲种本)音译汉字与《蒙古秘史》的音译汉字相同均属于北方音系范畴的学术论断。
布日古德所著的《<华夷译语>(甲种本)音译汉字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于明朝初期用汉字拼写的蒙古语文献《华夷译语》(甲种本)的音译汉字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的分析与研究,阐述其音译汉字使用特征及其拼写规则,并科学地论述音译汉字的基础音系结构特征。《华夷译语》(甲种本)的成书年代与《蒙古秘史》极其接近,而且用字特征以及拼写规则也可以说同属一个结构类型。因此,我们将《华夷译语》(甲种本)与《蒙古秘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分析与探讨,论述《华夷译语》(甲种本)音译汉字的整体结构特征与基础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