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法学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时起,其学科独立性就一直遭受学术界的质疑。时至今日,一些经济法的教材、著作仍然不切实际地传袭着“大经济法”衣钵,不能在经济法与民商法、经济法与行政法之间划出明晰的界限。这样的经济法观缺乏独特的范畴、理论与逻辑体系,使经济法学长期蒙冤受难。漆多俊教授提出的“国家调节说”,科学地揭示了经济法产生的历史、社会根源,准确地界定了经济法的学科边界,合理地构筑了经济法的理论体系,为拨开笼罩在经济法学科上的迷雾,还原经济法的本真面目,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经济法论丛(2013年上卷总第24卷)》开设的“经济法基础理论”栏目刊登了2篇研究“国家调节说”的新作。张德峰副教授撰写的“经济法的正本清源——国家调节说的生成与意义”一文,分析了“国家调节说”产生的学术背景与思想根源;展现了“国家调节说”在发现“市场一调节机制一法律同步演变”规律的基础上……
【经济法基础理论】
经济法学的正本清源
——国家调节说的生成与意义
经济法的永固基业与拓新图景
——漆多俊先生经济法学重大理论创新述评
【市场规制法】
论反垄断执法相对人的程序参与
大部制改革背景下反垄断委员会职能完善与反垄断法
实施机制改革:欧盟与德国经验之借鉴
技术品性下的保险交易公平
【宏观调控法】
宏观调控执行权的法律解析
财政中心主义:对推定课税方式的重新考察
房市限购令的合宪性检讨
——兼证基本权利限制的合宪性
【国家投资经营法】
国家投资经营法的独立地位再证成
——以国家救市为视角
电信民营化与自由化之冲突与调和
——两岸比较参鉴
【金融法专题】
金融资源的市场配置与国家调节
——论“三三理论”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基于金融发展权的农村合作金融立法初探
社区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之发展定位
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研究
——兼论我国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完善
论表决权信托在产融结合领域的实现
【域外法】
日本规范放贷业的新动向及其启示
日本法下的内幕交易信息受领者责任:现状、问题与展望
加拿大合并实施指南
【书评】
在税收公平与税收效率之间寻找平衡
——刘继虎教授《法律视角下的信托所得税制》评介
《经济法论丛》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