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建筑的教育。考虑到国家建设发展现状,我国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加需要进行可持续建筑教育,需要建立可持续建筑教育体系。该项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编写系统的可持续建筑教材。
为此,湖南大学课题组从我本人在2002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项目”资助开始,就锲而不舍地从事该方面的工作。2004年,作为负责单位,联合丹麦Aalborg大学、英国Brunel大学、印度BharatiVidyapeeth大学,成功申请了欧盟Asia。Link项目“跨学科的可持续建筑课程与教育体系”。项目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出版一本中英文双语的“可持续建筑技术”教材,该项目为我国发展自己的可持续建筑教育体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
按照项目要求,我们依次进行了社会需求调查、土木建筑教育体系现状分析、可持续建筑教育体系构建和教材编写、试验教学和完善、同行研讨和推广等步骤,于2007年底顺利完成项目,项目技术成果已经获得欧盟的高度评价。张国强、尚守平和徐峰主编的《室内空气品质(可持续建筑系列教材)》就是其中一本。
《室内空气品质(可持续建筑系列教材)》是欧盟项目Asia—Link项目“跨学科的可持续建筑课程与教育体系”的研究成果,部分内容还得到“863”项目[SQ2011GX01D042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078020]、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2A08]、[2006BAJ02A1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9016111001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一07—0271]、-NC.ET一08—0181]、广东省产学研项目[20088090500232]、教育部重点项目(教技司[20081226号)、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1lEB006]、湖南省环境保护厅(湘财建指[2010]175号)等项目资助。本书适合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以及作为对室内空气品质研究和实践人员参考书。
张国强、尚守平和徐峰主编的《室内空气品质(可持续建筑系列教材)》第一章概述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性、污染物的来源、控制方法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第二章系统阐述室内空气品质对健康的影响,其中包括室内化学污染物、微生物、颗粒物主要特性以及对人体健康影响与评价方法。第三章描述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观、客观评价方法。第四章讲述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室内环境、空调设备、建筑装饰材料和室内人员的活动等。第五章系统阐述室内化学污染物散发过程的模型及其解析解和数值解的方法。第六章阐述颗粒物和微生物传递和散发模型与规律。第七章介绍室内和建筑材料中主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及常用仪器设备。第八章讲述建筑通风、室内防潮与除湿、室内化学污染及生物污染的主要控制方法。在附录部分给出了室内品质规范限值及国际相关机构的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