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梦想变为现实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曾经对一群年轻人进行过长时间的追踪调查,这些人的年龄、智力和家庭背景都大致相同,不同的是他们的生活目标。在这些人中没有生活目标的占26%,只有模糊不清的生活目标的占58%,有清晰的生活目标的占12%,而有非常明确、坚定不移的生活目标的只占4%。
25年后,心理学家对这些人进行再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没有生活目标的人,大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生活目标模糊不清的人,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生活目标清晰的人,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如公务员、医生、教师等;而那些生活目标非常明确、坚定不移的人,大多数都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
我们经常说,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没有把梦想变成现实。富人之所以富,是因为他们很早就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并执著地奋斗下去。
在法国,一位大富翁去世后将自己的遗嘱刊登在当地报纸上,说:我年轻时也很穷,但是我知道“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才有了现在的财富,如果还有谁知道“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的话,将得到一百万法郎的奖赏。有两万人争先恐后地寄来了自己的答案,答案五花八门:大部分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另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技能……但没有人答对。一年后,他的律师公布了答案:“穷人最缺少的,就是成为富人的野心!”当谜底被公布的时候,整个欧美都轰动了,这个答案也得到几乎所有富人的认可,它说出了富人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所在。这里说的“野心”,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常讲的“雄心壮志”,就是一个远大的目标。我们可以设想到,一个心志不高的人,一个没有远大目标的人,一个不能执著于目标的人,不可能创造出什么奇迹。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穷人也有自己的目标,甚至有过机会,有过行动,但最终没能坚持到底,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远大的目标,即使别人帮他树立了远大的目标,他们自己也不会去拼命争取的。恰恰相反,很多成功的大企业家、大富豪却都有自己的远大目标,都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金钱也与这些人走得越来越近。
富人拉克希米·米塔尔就是一个有远大目标并且对目标执著不懈的人,他的成功是他花了十七年的时间换来的。拉克希米·米塔尔是印度的钢铁大王,他把自己的公司准确地形容为“真正全球性的钢铁企业”。拉克希米·米塔尔将公司总部设立在伦敦,这个120亿美元的钢铁帝国幅员辽阔,从哈萨克斯坦的前国营钢厂,经过欧洲和非洲,一直延伸到美国,是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商,仅次于卢森堡的阿塞洛公司。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拉克希米·米塔尔排在第62位,个人资产为62亿美元。
米塔尔出生在印度拉贾斯坦邦西部的沙漠地区,直到20世纪60年代,他所在的村庄才有照明。后来他们一家人搬到加尔各答,他在加尔各答最著名的圣赛维尔大学学习会计学和商学。米塔尔每天上午六点半到九点半上课,剩下的时间到父亲开的一家小钢铁厂帮忙。等到他以优异成绩毕业的时候,21岁的米塔尔已经是一位熟练的管理员了,他开始全职为家族企业工作。当时,这家小钢铁厂一年的钢铁产量仅仅为2万吨。
拉克希米·米塔尔的野心从很早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在没有成功之前,他就树立了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管理最好的钢铁公司的目标,并且坚持不懈,不让任何东西阻挡他的步伐。他每年驾驶私人飞机飞行五十六万公里,到世界各地视察,寻找并购机会。而这个机会终于被他找到了,拉克希米·米塔尔和家人搬到印尼居住,在这里建立了印度之外的第一家海外钢铁企业。拉克希米·米塔尔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钢铁帝国,其成功的秘诀就是买下奄奄一息的国营钢铁厂,然后迅速转型,用先进的管理和设备令它起死回生。当时,体积庞大的达布罗瓦·古尔尼恰钢铁厂冷冷清清地坐落在波兰卡托维兹市,很多同行都认为这里只有一堆被腐蚀的无用金属,但是拉克希米·米塔尔却从中看到了发光的金子。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这位印度钢铁大亨就从波兰人和捷克人手里,捡来了五家将被遗弃的钢铁厂,搭起了真正的东欧的“侏罗纪公园”。
此后,米塔尔进军墨西哥,他花2.2亿美元买下了墨西哥政府十年前花费20亿美元建造、亏损了几年的第三大钢铁厂SICARTSA。在米塔尔的经营下,不到五年,SICARTSA就成为集团皇冠上的明珠,产量占集团总产量的63%。当拉克希米·米塔尔宣布以45亿美元收购美国国际钢铁集团时,人们才如梦初醒,在收购方案宣布当日,米塔尔旗下的上市公司伊斯派特国际股价上扬了27%。
到2005年上半年,伊斯派特国际完成了与他的私人控股公司LNM的合并,组成米塔尔钢铁集团。此时,拉克希米·米塔尔赢得了竞争对手的褒扬,总部在卢森堡的阿塞洛,此前一直占据着全球钢铁行业的头把交椅,在知道米塔尔收购美国国际钢铁集团后,阿塞洛CEO盖伊·多勒马上发来了祝贺邮件,他极有雅量地称:米塔尔已经取代他,成为全球新的钢铁大王了。
从拉克希米·米塔尔的成功来看,是他的野心和雄心、执著和努力成就了他的伟业。如果他没有野心,那他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不可能为之努力,也不可能建造出一个庞大的钢铁帝国。
同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世界级的五百个大富翁中,杰克·韦尔奇是一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老头。1935年11月19日,他出生在马萨诸塞州萨兰姆市,1957年获得马萨诸塞州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时又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之后便加入通用电气塑胶事业部,1971年底,他成为通用电气化学与冶金事业部总经理,1981年4月,年仅45岁的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杰克·韦尔奇之所以能成功也和他的远大目标和执著不懈的精神有关。在他未掌管通用之前,该公司的年销售额为250亿美元,获利15亿美元,市场价值在全美上市公司中仅排名第十,通用旗下仅有照明、发动机和电力三个事业部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而杰克·韦尔奇掌管通用电气之后,公司实现了1110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和107亿美元的赢利,世界排名第五,市值已位居世界第二的好成绩,到现在通用电气已有12个事业部在其各自的市场上数一数二,如果单独排名,通用电气有9个事业部能入选《财富》500强。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