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编著的《地心游记》发表于1864年,是凡尔纳早期著名的科幻小说之一。这个故事是从德国著名的地质学家黎登布洛克教授想解读一张写在羊皮纸上的密码开始的。从这个密码中,教授获悉在冰岛一个火山喷发口的洞穴里,有一条通往地心的神秘通道。于是偕同侄子阿克赛和向导汉恩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火山口下降,在地心经过三个月的艰辛跋涉,一路克服缺水、迷路、暴风雨、遇上海怪等艰难险阻,最后从西西里岛的火山口返回地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地心游记/经典阅读解读点评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凡尔纳 |
出版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凡尔纳编著的《地心游记》发表于1864年,是凡尔纳早期著名的科幻小说之一。这个故事是从德国著名的地质学家黎登布洛克教授想解读一张写在羊皮纸上的密码开始的。从这个密码中,教授获悉在冰岛一个火山喷发口的洞穴里,有一条通往地心的神秘通道。于是偕同侄子阿克赛和向导汉恩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火山口下降,在地心经过三个月的艰辛跋涉,一路克服缺水、迷路、暴风雨、遇上海怪等艰难险阻,最后从西西里岛的火山口返回地面。 内容推荐 凡尔纳编著的《地心游记》内容介绍:1863年5月的某一天,黎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发现一张羊皮纸,他从这张羊皮纸上的字里行间得到了启示:前人阿恩·萨克奴姗曾到地心旅行。黎登布洛克教授决定也作同样的旅行。他在某年5月27日带了侄子阿克赛以及足够的粮食、仪器和武器等,由汉堡出发,到了冰岛又请一位向导汉恩斯随行。他们三人按照前人的指行,由冰岛的斯奈弗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由于岩流的冲击,又从地中海里面西西里北部的斯多伦波利岛上的一个火山口回到了地面。全书以紧凑的笔法记载了旅途上的艰险经历和地底下的种种奇观。通过这部《地心游记》,读者可以学习坚忍不拔的刚强意志,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 目录 第一章 古怪的教授 第二章 神秘的冰岛文字 第三章 令人困惑的密码 第四章 解开密码 第五章 教授的决定 第六章 激烈的讨论 第七章 离别前夜 第八章 辗转 第九章 初识冰岛 第十章 与冰岛教授的谈话 第十一章 不一样的向导 第十二章 挺进斯奈弗 第十三章 无效的辩论 第十四章 攀登斯奈弗火山 第十五章 斯奈弗的阳光 第十六章 进入火山 第十七章 海平面下继续前行 第十八章 在火山通道中 第十九章 原路返回 第二十章 渴! 第二十一章 寻找水源 第二十二章 “海洋就在我们头上!” 第二十三章 我和叔叔的讨论 第二十四章 只剩我一个人 第二十五章 希望 第二十六章 地壳中的大海 第二十七章 化石木筏 第二十八章 第一篇航海日记 第二十九章 海面大搏斗 第三十章 海中小岛 第三十一章 暴风雨危机 第三十二章 奇怪的指南针 第三十三章 惊人的发现 第三十四章 一把奇怪的匕首 第三十五章 巨石 第三十六章 食物危机 第三十七章 爆炸 第三十八章 在斯特隆博利 第三十九章 完美结局 试读章节 第十三章无效的辩论 斯丹毕是一个由大约三十间茅屋组成的村庄,位于熔岩上面,因火山的积雪反射的缘故,经常可以享受到从火山上反射过来的阳光。 大家知道,玄武岩是棕色的岩石,起源于火成岩。其形状排列整齐得令人惊叹。你也许听说过爱尔兰的巨人堤道,以及芬葛尔山洞,但我却从来没有看见过玄武岩的结构形状,现在这种壮观却在斯丹毕出现了。 峡湾两边的石壁与半岛的所有海岸一样,都是一连串的垂直石柱,高达三十英尺。这些笔直匀称的石柱支撑着一道拱门,拱门顶端是水平的石柱,往外伸出来,构成大海的半个穹顶。这些穹顶犹如天然的古罗马蓄雨池,隔一段距离,就会在它的下面惊奇地看到轮廓绝妙的尖形门洞。海浪从这些尖形门洞穿过,激起浪花阵阵。有几段玄武岩石柱被狂涛连根拔起,那情景颇为壮观。 在抵达斯丹毕的第二天,我们便做起了出发前的准备,汉恩斯雇用了三个冰岛人,以替代马儿运送行李物品。双方说好,到了火山底部,这三个冰岛搬运工就返回去,行李物品就由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时候,叔叔也只好把他想下到火山深处的愿望告诉了汉恩斯,汉恩斯只是点点头。对他来说,去此处还是彼处,深入火山底部还是只在火山表面走,他都无所谓。可我呢,现在,心里的烦乱比早前更加厉害,可是没有任何办法——如果有可能抗拒黎登布洛克教授,我还用跑到这里吗? “好吧,”我暗暗想道,“我们得登上斯奈弗山了。而且,我们还要看看它的火山口,很好!有人这么做过,而且安然无恙地回来了,但这次却不尽然。如果真的有条路可以通往地心,如果萨克奴姗那个家伙说了真话,那我们就会在火山底下通道里迷失,或许还要丧命!因为,谁能肯定斯奈弗是熄灭着的呢?谁能证明不会发生爆炸?如果说那位巨魔自从1229年就已睡着,是不是说它永远就不会再醒了呢?万一它要是苏醒过来,我们不就遭殃了吗?” 这些问题萦绕在我心里,我只要一闭眼,好像就马上看到火山在爆发,马上就看到自己顷刻间成了残渣。这也太恐怖了!我实在藏不住心里的想法,决定再去找叔叔,我要把我的疑虑和盘托出。 听了我的想法,叔叔静默了几分钟,然后他说: “阿克赛,你想的这个问题我已经想过了。我们是不能鲁莽从事。斯奈弗已经沉睡了六百年,它随时都有可能活跃起来,不过,不用担心,火山在爆发之前是会有预兆的。我已经向当地居民打听过了,而且对地面情况也作了研究,我可以向你保证,它不会爆发的。” 我顿时无言以对。 “你不相信我的话吗?”叔叔说,“好,你跟我来!” 我木呆呆地跟他走。他把我带入一条通向内部的小径,夹道都是由火成岩、玄武岩、花岗石和其他火成物质组成的大岩石。我到处都可以见到有气往空中喷。冰岛人称为Reykir的一行行白气从热流中升起,这种状况说明了此地火山活动的情形。看来这证明了我的恐惧,所以我吓了一大跳。这时候叔叔说: “你看见这些烟了,阿克赛,很好。它们证明我们不用担心火山爆发!” “为什么?”我大声嚷着。 “因为在火山爆发之前,这些气体会异常活跃起来,而火山爆发时它们就会完全消失。因此,如果这些气体能够保持现有状况,如果其能量不再增加,如果天气没有反常的变化,那么就完全可以肯定,这火山近期内是不会爆发的。” 给叔叔这么一说,我又无语了。我现在唯一心存的希望就是,在火山口找不到通往地心的通道。 翌日上午9点,我们离开了斯丹毕。 第十四章攀登斯奈弗火山 斯奈弗高达五千英尺,它的双峰形成了海岸的顶端。 因为山路非常狭窄,我们只好在汉恩斯的带领下一个接着一个地往前走着。 在玄武岩石壁的另一边,首先看到的是一层纤维性泥炭土,这是从前沼泽地上的植物的遗迹。 也许因为是教授的侄儿的缘故吧,尽管心事重重,但还是很感兴趣地观察着展现在这里的一切有关矿物学的新鲜东西。我一面观察,一面想着冰岛的全部地理史。 这座奇特的岛屿看来是在一个相对较近的时期,从水底升出来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一定是地底下火山爆发的结果。由于这个假定,我仔细地观察着土地的性质,我很快明白了在这个岛屿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主要现象。 这个岛屿没有一点儿沉积土,它完全是由火山凝灰岩构成的,也就是说是由一大堆石块、山岩堆成的。最初它是一大片绿石,在地球内力的推动下慢慢露出水面。这时,内部的火浆还没有爆发出来。 但是慢慢地,从岛的西南到西北产生了一条很宽的缝,内部的岩浆就慢慢地从这条缝里冒出来。这一过程是缓慢而平稳的。岩浆从地心涌出,慢慢地四散漫溢,形成了广阔的平面或波状的起伏,进而形成了菩萨石、花岗石和云母石。 溢出的岩浆冷却之后形成一道硬壳,把那条宽大的缝堵上了。但是随着内部的岩浆大量聚集,地心的压力越来越大,当这种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地壳便逐渐拱起,从而形成许多火山管。火山岩浆通过这些火山管,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口。 从此以后,岩浆漫溢的现象就被火山爆发代替了。最初通过新近形成的火山口喷出来的是玄武岩浆,就是此刻我们正在穿过的这片平地。玄武岩浆喷射完以后,从火山口出来的就是灰和矿渣。它们在火山口的四周留下了一条条散射的长痕,好像一簇簇浓密的头发。 这就是冰岛在其形成过程中的一系列现象,这些现象都是由地球内部的热量所促成的。谁敢说地球内部不是一团炽热的流体的话,那他肯定就是个疯子! 因此,当我们朝着火山进发时,我对此次探险的结局早已心知肚明了。 路变得越来越难走了,地面更加倾斜,碎石不断滚落,我们只有极度小心才能躲开这些石子。 汉恩斯加快步伐,如履平地,并不时用口哨为我们指路。 经过三个小时的跋涉,我们来到山脚下。在那儿,我们匆匆吃了点儿饭。 吃完饭,我们开始爬斯奈弗的斜坡。那些雪峰看起来似乎近在咫尺,可爬起来却相当费力。我们只能沿着边缘上那些陡峭而多石的斜坡费力地爬着。 叔叔一直尽量地靠近我,他的手臂好几次给了我有力的支持。三位冰岛人不管身背多少行李,还是像生来就是爬山者那样精力旺盛地往上爬。 晚上7点钟时,我们已经在这个“梯级”上爬了二干级。最后,我们站在一块圆丘上面,斯奈弗火山的火山锥就耸立在这岩石上。 。 此刻,我已经精疲力竭,教授见我已经不能再走,尽管心里急着赶路,但还是决定停下来。他做手势叫向导也停下来,可是向导摇摇头,并不允许我们在那里休息。 看来只好继续爬了。叔叔边走边问汉恩斯,为什么不能先歇歇脚? “密斯都。”向导回答。 “密斯都,什么意思?”我急切地问。 “你看。”叔叔说。 我放眼望去,只见一道气流柱正夹带着浮石、沙粒和尘土,像龙卷风似的旋转着上升。这道气流柱被风吹着向斯奈弗的火山山坡袭来,而我们恰好面对着它,这就是不能休息的原因。 “哦,原来这就是密斯都。”我暗自想道。 晚上11点,夜色浓重,我们终于到达了斯奈弗的山顶,我们看到了“午夜太阳”。P52-57 序言 《地心游记》发表于1864年,是凡尔纳早期著名的科幻小说之一。这个故事是从德国著名的地质学家黎登布洛克教授想解读一张写在羊皮纸上的密码开始的。从这个密码中,教授获悉在冰岛一个火山喷发口的洞穴里,有一条通往地心的神秘通道。于是偕同侄子阿克赛和向导汉恩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火山口下降,在地心经过三个月的艰辛跋涉,一路克服缺水、迷路、暴风雨、遇上海怪等艰难险阻,最后从西西里岛的火山口返回地面。 虽然《地心游记》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幻小说,但它的诞生是和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分不开的。一方面,欧洲殖民者出于建立各自殖民地帝国的目的,掀起了一股探险热潮。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相继征服了尼罗河的源头、撒哈拉沙漠、非洲大陆、南北两极,地球上人迹未至之处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特别是考古学和地质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部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这个故事想象奇特,但有正确的科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情节却也合乎情理。虽然读者知道这是一部科幻小说,其中的情节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但却仿佛真的看到了地底神秘世界中的不同风景。在小说中,凡尔纳对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刻画都有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向读者描述了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作品在展示曲折生动、饶有趣味的情节时,既让读者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又让读者感受人类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坚强意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