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到中学以后,孩子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变得复杂起来,其难度不是小学阶段课程所能比拟的。如果孩子在初中阶段厌倦或逃避学习的话,及时顺利升入高中,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反之,如果孩子从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中学阶段得以保持的话,不仅可以考取自己理想的学校,更可以拥有一生都有益的学习力。因此,父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小学六年期间,不要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才是每位父母最应该做的事情。
在《小学六年培养孩子一生的学习力》中,金秀贞不仅对如何促使孩子产生学习动机进行深刻剖析,还正对全学科特点一一进行了有效而全面的指导。
金秀贞所著的《小学六年培养孩子一生的学习力》以培养小学6年的基础学习为切入点,希望这6年的学习能为孩子一生的学习力打下坚实基础。从理解孩子、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如何培养幸福优等生的角度全面概述父母如何培养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学习力,接着又从探究小学低年级的学习、探究小学高年级的学习以及各科实践篇的实际学习经验、方法的角度详细解析了如何提高各科学习力的要点。
第一章 理解孩子
世上没有完美的小孩儿——我的孩子可能具有优等生所不具备的才能
我的孩子为何讨厌学习——优等生和差等生一样,都可能厌学
第二章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越学越无助的孩子——无助感不利于自主学习
数字化时代,数码科技妨碍学习——消除电脑、手机、MP3对学习造成的不利影响
找到并消除妨碍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原因——注意力集中是学习的基础
过重的学习量,是孩子失去学习兴趣的罪魁祸首——符合发展阶段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创造力和解决问颖的能力
有创意,学习才会越来越有趣——培养思维创新的孩子
父母的一句话就可能让孩子讨厌学习——父母应注意妨碍孩子学习的言行
有了健全的大脑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学习和幸福生活,对小学生进行“大脑管理”
第三章 培养幸福的优等生
我们是世上最棒的爸爸妈妈——父母的自我尊重感
幸福的优等生来自幸福的家庭——孩子的学习态度取决于家庭环境和养育方式
擅长家庭作业的孩子也擅长校园生活——小学阶段妈妈看待家庭作业的态度
和爸爸一起成长的孩子是幸福的——致忙碌的爸爸们
第四章 探究小学低年级的学习
理解孩子,为学习习惯的养成开路
让孩子充分探索
自主学习始于日程的安排
自主学习的起步:小学一年级学习法
影视媒介让读书变得更有趣
正确的教育方法,有效提升学习力
第五章 探究小学高年级的学习
先教会孩子礼貌、专注和感性
高年级学生可用的日记写法之一
高年级学生可用的日记写法之二
让知识点一目了然的笔记整理法
如何解答综合叙述题
第六章 实践篇
自主学习各科战略——语文
用专家学习法进行高年级读书活动
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增强他的阅读能力
孩子觉得数学难怎么办
自主学习各科战略——数学之一
自主学习各科战略——数学之二
自主学习各科战略——科学
小学的英语学习
附录
自主学习各科战略——社会
综艺让困难的社会探索变得有趣
征服历史的方法
韩国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氛围
我的3个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长期以来我一直感到庆幸的事情之一就是保证孩子放学之后拥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或者运动。在学校工作期间,眼中所见的是孩子们分分秒秒被强制在学校里努力学习的模样,心中深知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辛苦、艰难的事情!所以无论我的孩子成绩是好是坏我都绝不在放学后还逼孩子念书。当朋友们问我“以后要是你家孩子成绩落后于人的话,你心里会好受吗”的时候,我通常只是一笑置之。
我的孩子放学后除了进行一些艺术、体育活动之外,没有参加任何以学校主要课程为学习对象的辅导课。即使如此我也从来没听谁说过他们成绩不好或者下降了。虽然他们不是特别出色的优等生,但是我始终相信,比起摆在我眼前的成绩单,比起妈妈的过度干涉,孩子自己为获得这些成绩付出的努力和流下的汗水更加重要。说句玩笑话,韩国的妈妈们之所以对校外辅导班如此趋之若鹜,大致也是不希望朋友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优秀吧。在妈妈眼中,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可爱、最聪明的,但是突然有一天发现邻居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学习更好,心中难免不安。特别是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英语就说得十分流利,心中更是羡慕不已,同时也可能暗下决心,要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那样。一旦电视里宣传某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时,相关的教材和学习工具就多半会成为热销产品,由此可见父母们的“教育热”已经到达何种境地!
在见证了邻居家孩子的英语实力之后,妈妈们也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语学习班。但即便如此,孩子也不一定能学好英语。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像邻居家孩子那样取得优秀的英语成绩,妈妈就会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冲孩子发火,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妈妈们以为这样做孩子就会渐渐学好英语,但她们忽视了极其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和邻居家的孩子全然不同。
当然,将孩子送到英语学习班去之后,孩子也有可能像邻居家的孩子一样对英语产生巨大兴趣,从此英语能力突飞猛进。但是除了英语以外,对音乐、美术、体育、数学等各个领域感兴趣且有天赋的孩子也非常之多,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说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吗?孩子们感兴趣的领域各不相同,如果我们不考虑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而是一味进行千篇一律的教育的话,那么最终难免使大部分孩子陷入无尽的挫败感当中。
孩子们都心知肚明,知道妈妈对自己满怀期待,知道妈妈始终在为自己加油鼓劲。虽然孩子也不想辜负妈妈的期待,但是在现实中一步登天,马上就获得优秀的英语成绩太困难了。不仅如此,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很容易让孩子们产生挫败感和自我否定之心,认为自己是“学习不好的孩子”,即使是努力学习以求各科都获得优秀成绩的模范生也一样。 P3-P5
我在小学执教已近15个年头了。看着现在的孩子每天生活得如此辛苦,我心中感到无比痛惜,也因此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写一本书,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孩子和父母,让父母不再因不懂正确的方法而在教育上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如果你要找的是一本学习方法秘籍,那就不必再继续看下去了。但如果你的目的是增加对孩子的了解,选择一条为孩子量身定制的小学阶段的学习之路,那么就请心平气和地一页一页品读书中的内容。
我想在此书中对无视孩子发展阶段的教育进行一番探讨。只需翻阅一些教育学书籍和相关材料我们就能马上了解人类正常的发展轨迹,但父母的野心和教育资本之间的巧妙结合,让孩子难逃“毒手”——从出生后不久就要被动接受认知方面的教育。因此,我们在这里有必要看看孩子发展的基本原则。 认清孩子的发展阶段 即使孩子发展得再慢,他们仍在发展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小学一二年级因写不好字而受责备的孩子在升上高年级之后,情况会逐渐好转。因为孩子一直处在逐渐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因此,我们要持续地为孩子们提供与其发展阶段相符的教育,否则会让孩子在学习中“习惯”失败。我们的社会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习得这种失败感,这一事实着实可悲又可叹。孩子的大脑就像海绵一样,我们通常认为如果从小对孩子加以教育,那么孩子就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全盘吸收。但实际上,大脑的发展也要严格遵循生理规律,所以至少要等进人小学之后,孩子才可能进入大人心中所想的认知性学习状态。幼年期父母的关爱和信赖,以及大自然中成长的经历能给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一个幸福的开始。
孩子急速成长的时期
每一位父母都至少会经历一次孩子急速成长的时期。孩子出生之后,会在某一瞬间突然连珠炮似的说个不停;总是哭闹、耍赖的孩子某一天会突然帮劳累的爸爸妈妈擦去额上的汗珠;让父母以为什么都不会做的孩子在某一刻会自己讲故事……这都说明孩子进入了突飞猛进的飞速发展时期。这些经历不断累积,逐渐形成学习的过程。但是在这一时期到来之前,需要父母无限的耐心和发自内心的等待,否则就会给还未做好学习准备的孩子造成过重的负担。
孩子的发展存在个人差异
孩子发展之初,行为表现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但是我们在为人父母之后通常难以承认这一事实,因为自己的孩子马上就要面临无数的比较对象。父母来学校咨询的时候,让他们感到最痛苦的就是这一问题。即使承认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在学习成绩方面存在差异,但是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拿来比较这件事也会让父母忐忑不已。很多父母甚至认为战胜了别的孩子,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暂时放松一下。孩子的发展的确存在个人差异,但是如果父母始终都能在孩子身边激励和支持他们的话,最终孩子基本都能抵达目的地。只要我们不在中途过于逼迫孩子或对孩子生气,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即可。
学习是经验的累积
这也是我想要转达给读者的话。小学阶段的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接受并消化知识,通过经验培养挑战精神和创造性思考能力。毫无实际经验的学习方式不过是我们口中所说的旧时代的学习方法,即“死记硬背”。根据遗忘曲线相关研究和理论,死记硬背的知识如果不进行反复复习就会很快被遗忘。这一点想必父母也非常清楚。不要害怕让孩子亲身体验,如果孩子正埋头触摸、制作或思考,那么希望父母不要打断孩子的思考和动手活动,而是要在这些行为上赋予一定的意义并鼓励孩子。记住,所有的这些经验和思考活动都将成为小学六年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础。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将经验转化成知识的过程,如作参考必能获得巨大帮助。
小学学习中社会性和认真各占一半
如果有社会性和认真的品质作为基础,那么孩子在小学的学习就可以不必太过忧心了:如果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能够和其他孩子正常交往,那么孩子就能因和朋友之间愉快的交际而拥有一个愉快的校园生活;如果孩子能够认真地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那么就能获得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认可,如此一来,孩子自然就能享受校园生活了。因此,小学期间应将焦点放在制订一个以交友关系和校园生活为基础的生活计划上,并付诸实践。这些能力在孩子入学前可在家人的关爱和包容下加以培养。如果孩子在学校和其他孩子产生矛盾,学习日记或家庭作业不按时完成的话,他们就会在校园生活中面临巨大的难关。如果孩子的性格挑剔、敏感、狭隘的话,我们就更加需要对他进行特别的照顾和持续的关心,帮助他与同学和睦相处。 妈妈不能代替孩子学习 有时在看了孩子的家庭作业之后,我发现有不少作业都像是妈妈替孩子做的。这看似是妈妈全心全意参与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但事实上,这是妈妈不关心孩子作业情况的表现,是极为不可取的做法。上小学之后,妈妈就要守护在孩子身边,为孩子加油鼓劲,不要因自己的孩子家庭作业做得不够好而感到丢人。应该是孩子在看了别的孩子所做的作业之后,找出自己作业中应该反省和修改的地方,从而在下一次写作业时将作业完成得更好。
但是,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妈妈就介入孩子写作业这件事的话,孩子就会产生这不是自己应做的事的认识,所以就不会在上面多花功夫。这种认识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块绊脚石,阻碍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方面特别费心。 不要比较,也不要干涉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作比较,也不要干涉其他孩子的学习方式。这种比较和干涉是让大部分父母感到辛苦、受到伤害以致更加责备孩子的原因。另外,我们不要因为其他孩子的学习方式与自己孩子所采取的方式存在差异而对对方进行干涉。因为对其他孩子学习方法的指责会给他们的父母带来比想象中更大的伤害。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父母最好是研究一套为孩子量身定制的教育方法并应用在他身上,而不要模仿他人的教育方法,抹杀孩子的个性。
此书中没有我们在学习时渴望知道的提高学习成绩的惊人秘诀。取而代之的是,本书将重点放在更为广义的学习力培养上,为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尊重孩子的个性,发掘并培养孩子的才能而努力。另外,本书的实践部分包含了大量关于如何准备和实践小学学习的现实范例,以供读者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参考。
小学六年,不要着急。请父母稍微减轻心中的焦急,从目不转睛地注视孩子开始,一步一步慢慢来,如此才能为自己的孩子开辟一条幸福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