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制度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基于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学额的研究)》是在梁志平当年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扩展而成的。
《定额制度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基于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学额的研究)》以清代长三角地区为讨论范围,详细考订各府州县学定额的变化过程,并运用统计手段,分析各地学额与其中举人、中进士人数的相关关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定额制度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基于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学额的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梁志平//张伟然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定额制度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基于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学额的研究)》是在梁志平当年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扩展而成的。 《定额制度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基于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学额的研究)》以清代长三角地区为讨论范围,详细考订各府州县学定额的变化过程,并运用统计手段,分析各地学额与其中举人、中进士人数的相关关系。 内容推荐 定额是中国历史上为平衡各地区发展而经常采用的一种地区保护性措施。在科举时代,学额(各府州县每科取录的生员数)、解额(各省每科取录的举人数)堪称第一等重要的社会文化资源。梁志平编著的《定额制度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基于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学额的研究)》以清代长三角地区为讨论范围,详细考订各府州县学定额的变化过程,并运用统计手段,分析各地学额与其中举人、中进士人数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地文风高下、户口钱粮多寡在学额定等、分割与增减中的作用。《定额制度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基于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学额的研究)》还讨论了因定额制度而引起的冒籍现象及特殊时期学额的实际取进问题。本书可为研究历史上的知识群体、教育发展和科举制度等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为何是清代:学额、解额关系的历史分析 第一节 唐代:学额与解额的分离 第二节 宋代:学额与解额的分离和统一 第三节 明代:学额、解额走向统一 第四节 清代:学额与解额的高度统一 第二章 清代长三角地区学额总例 第一节 清代府州县学定额通例 第二节 清代长三角地区学额总例 第三节 清代长三角地区其他籍学额总例 第三章 清代长三角学额的考订与地域差异 第一节 1646—168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学文生取额考订 第二节 清代长三角地区学额变化与差异 第四章 定额非定额:特殊时期的缺额现象 第一节 缺额的数量分析 第二节 缺额原因分析 第五章 清代解额制度及长三角举人、进士数量分布 第一节 清代解额制度变迁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解额数量 第三节 学额与举人、进士数量的相关分析 第六章 学额的运作:学额定等、分割与增减 第一节 府州县学定额的依据 第二节 定额等级的确定及变化 第三节 学额的分割与增减 第七章 学额与清代科举冒籍问题 第一节 清代科举冒籍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清代科举冒籍之流行 第三节 清代预防和惩治冒籍的措施 第四节 冒籍流行的主要原因 结语 附录一也谈19世纪初期华娄地区的教育产业——与李伯重教授商榷 一教育经费与统计口径 二学额与教育规模、投入 三修正后的教育规模与投入 四结语 附录二19世纪初期华娄地区的教育产业——与李伯重教授再商榷 一李伯重先生的“采纳与借鉴” 二比较对像的统计口径 三学额与教育规模、投入 四结语 附录三关于商籍学额答某编辑问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