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风华唐朝》由呼志强编著,当代《世说新语》,新版《燕山夜话》,串讲诙谐段子,再现历史瞬间!
每日一个唐史段子新鲜出炉!首部微博史书!体验评点历史的乐趣!体味唐朝的风华绝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微历史(风华唐朝)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呼志强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微历史·风华唐朝》由呼志强编著,当代《世说新语》,新版《燕山夜话》,串讲诙谐段子,再现历史瞬间! 每日一个唐史段子新鲜出炉!首部微博史书!体验评点历史的乐趣!体味唐朝的风华绝代! 内容推荐 《微历史·风华唐朝》作者呼志强,内容讲述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多变,经济昌盛,文化光耀的一个朝代,也是对中华民族影响较深的一个朝代,我们编写此书就是为了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地速读这段历史。因而本书定位为最简洁的说唐历史读物,最有趣的侃唐历史图书。《微历史·风华唐朝》没有长篇大论,而是用历史片断的方式和轻松易懂的段子向读者朋友们展示与众不同的唐代历程。 目录 壹 权争 贰 宫乱 叁 征战 肆 明鉴 伍 任贤 陆 宠信 柒 斗法 捌 屈己 玖 修身 拾 冤案 拾壹 谄媚 拾贰 动荡 拾叁 暴虐 拾肆 厚黑 拾伍 诡谋 拾陆 讽谏 拾柒 奇闻 拾捌 世情 拾玖 轶事 贰拾 帝录 试读章节 壹 权争 李密每次打仗时都身先士卒,每战所得财宝都赏于手下将士,很受众人爱戴。翟让为人简单粗暴,其兄翟宽又屡次侮辱李密手下将士,双方逐渐结怨。两人手下都劝他们先下手为强,李密最后在众人劝说下决定除去翟让,趁宴请机会斩杀了翟氏兄弟。翟让手下大将单雄信等人叩首求命,李密均释放不加杀害,还重用了他们。此举不仅为自己树了威,立了德,又得将士三十多万,使他在唐朝历史上也风光了一把。 ·翟氏兄弟人缘也太差了吧。真正的是树倒猢狲散啊!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十一月,刘黑闼(ta音踏)借助突厥力量第二次起兵。时任太子李建成手下的魏征说:“秦王功盖天下,人心所向;殿下虽然位居东宫,却没有军功,这样无法镇服百官。正好现在刘黑闼兵败,手下都是散兵游勇,加起来也就几万人,他们缺吃少喝,没有供给,如果我们带领大军去讨伐,一定可以轻松获胜,不费力气,所以殿下您应该亲自带兵去收拾他们,不仅立了功劳,还能结识一些豪杰之士。有了军功,不仅能坐稳太子之位,一切也都可以得到安宁。”于是李建成上奏出征,李渊大喜,马上批准。 ·可见李渊也害怕李世民功劳太大,自己压不住啊。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事发后,魏王李泰每天到宫中侍奉李世民,李世民曾当面许诺立他为太子。长孙无忌则坚决要求册立晋王李治。李泰又表示自己若被立为太子,将来会杀死儿子,传位给李治。谏议大夫褚遂良认为李泰的说法绝不可信,他说:“陛下如果册立魏王,请先安排好晋王,才得安全!”李世民含泪说:“我不能尔!”私下里,李泰以李治与李元昌关系亲善为由,对其施加压力,李治为此忧形于色。李世民知道后,对李泰顿生反感。 ·给你的叫赏赐,你自己来要就是挑衅了,分寸要把握好啊!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初六日,李世民在两仪殿内支走群臣,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四人,说:“我三个儿子、一个弟弟(指李承乾、李泰、李韦占和李元昌),都做出这样的事来,我真是没有想头了!”说完便往床上猛撞,长孙无忌等急忙阻拦,李世民又抽刀准备自刎,长孙无忌将刀夺下,递给闻讯赶来的晋王李治。李世民痛苦万状。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帝王之家也不例夕卜啊!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初七日,李世民下诏,册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李世民又召集在京六品以上官员,说:“李承乾大逆不道,李泰也用心险恶,都不能立为太子,大家以为谁最合适?”百官大都认为晋王李治为人仁孝,可充太子。李世民大为喜悦,终于做出最后决定。这天,李泰率领百余骑兵,准备进入宫城西门永安门。李世民下令将骑兵缴械收押,并将李泰带入肃章门,关押在北苑之内。 ·李泰只看到了皇位,没看到皇位后面的实力啊! 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武则天特许一批才学俱佳的文人从北门出入禁中,这些人被称为“北门学士”,实际上是武则天的写作班子,当时知名的北门学士有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楚宾等。后又把刘祎之、元万顷等人从岭南召回,为夺权做准备。他们后来成了“北门学士”的首脑人物。 ·搁现在来说,那就是武则天的智囊团。 武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张柬之、恒彦范等人率左右羽林军五百多人至玄武门占领战略要地。同时派人迎接皇太子李显,李显是个软瓜,隔着门说:“公等且止,待日后再说。”迎接的人急了,恨李显软弱不争气,左羽林军李湛将军说:“我们置家族性命于不顾,与宰相同心协力辅保您,希望您和我们一起去见武后。”李显见文臣、武将皆出力,才勉强去迎仙宫武则天养病处。见到武则天李显哆哆嗦嗦不敢抬头,还是文臣武将们协力助他重登帝位。 ·唉,也是一个扶不起的一阿斗”啊! 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为了稳住宗室,暂时没什么动作。也该中宗倒霉,刚当皇帝两个月,想把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升为侍中,中书令裴炎不赞成,中宗怒说:“我把天下让给韦玄贞都无所谓,怎么会可惜一个侍中职位!”武后听说,次日上朝命羽林将军程务挺带兵人宫,当廷宣诏,废中宗为庐陵王,李显嚷嚷:“我有何罪?”武后高言:“你欲以天下给韦玄贞,还说无罪?”接着又把韦玄贞流放于钦州。 ·母子争权。老丈人何罪7怪只怪自己是皇亲国戚,而且站在了势力弱的一边。认命吧! 武则天让位于中宗李显,一年后的十一月初二在上阳宫去世。临终前说:“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给事中严善思提出:“望于乾陵之傍更择吉地为陵”,中宗认为这个建议有贬抑他母亲的意思,便决定:“准遗诏以葬之”。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正月,武则天的灵柩由中宗护送回长安,五月,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l武则天恐怕临死之前。有所悔悟了吧! 一次,安乐公主新宅落成,中宗和韦后亲临祝贺。公主八岁儿子跑来拜见帝后,礼节周全。韦后见了很喜欢,便抱着孩子,下手诏封他为太常卿、镐国公。中宗见韦后擅自下旨,心中不悦,拦下说:“且慢下诏!待朕回宫去,再作计较。”韦后听了,冷笑说:“什么计较不计较?陛下在房州时,不是说将来不禁止妾身所为吗?为何如今又要来干涉妾身呢?”中宗气得无话可说,摆驾回宫。韦后早不把他放在眼中,仍然在公主府中饮酒作乐。 P1-4 序言 隋末英雄起四方,龙争虎斗动刀枪。多少豪杰含恨死,一统江山归大唐。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唐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唐代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之篇章,其政治复杂多变,经济繁荣昌盛,文化光耀千古。唐朝从李渊建制,到朱全忠灭唐建大梁,其间共经历了290载,21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较长的一个朝代,也是对中华民族影响较深的一个朝代。直到今日,世界各国人民依然习惯称我们为“唐人”,由此可见唐朝在当时给世界人民留下的深刻印象了。 唐朝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多变的,它在安定与动乱的反复中走向灭亡。在唐朝,既孕育了闻名遐迩的“贞观之冶”,也开启了影响深远的“开元盛世”。但唐朝并不都是在太平盛世中度过的,“玄武门之变”、武后夺权称帝建立大周、韦后乱政、“甘露之变”,更有“安史之乱”和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可以说,唐朝是一个太平与动乱相替、盛世与衰败共存的朝代。 唐朝的文化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里不可多得的珍品,响彻古今的诗文化就是在这个时候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的。诗歌的发展随着唐朝统治的变化分为初唐、中唐、盛唐、晚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涌现出大批著名诗人,他们所创作的优秀诗篇在中国文化史上像璀璨的明珠一样照耀着后世。另外,唐朝的书法、绘画、陶瓷艺术、石窟艺术、茶文化等都很有建树,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这本书不是长篇大论地为读者解析唐代历史,更不是深入钻研唐代学问,只是一本唐代的碎片集锦,浅浅地勾勒那个时代的历史片断,让读者不用费尽心思去理解,更不用静手焚香去品读。暮色四合,华灯初上,结束了一日劳累,尽享这夜晚的书香,展书而读,增智而悠闲。读者在白天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刻,忙中偷闲,翻阅几页,虽是微历史,也有大趣味! 下面谨用两首打油诗作为本书的开篇吧: (一)盛衰兴亡三百年,帝唐转眼成云烟。五国五镇乱又起,史轮起伏永向前。 (二)女祸阉祸藩镇祸,动荡反比安乐多。大唐二百九十载,功过是非由人说。 编著者 2011年10月于北京香山寓所 书评(媒体评论) 史实娓娓道来,篇幅虽小,却道出世间哲理,发人深省,清新可爱。 ——周双林(北京大学副教授) 此书甚好,如入宝山。 ——黄柯柯(北京大学中文系) 在魏晋南北朝的时代下,名士清谈写作,言必及典,谈必及玄。今有《微历史》,我们不需要搬动大部头的古籍,也能读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掌故来。 ——子虚(北京大学历史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