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英国情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又聋又哑的玛丽·泰莱丝被杀害后,凶手残忍地将其分尸,从附近的高架桥上丢进从下面驰过的火车车厢。由玛格丽特·杜拉斯所著的《英国情妇》通过神秘人和咖啡馆老板罗贝尔、被害人的表姐夫皮埃尔和被害人的表姐克莱尔的三次谈话,解开了一起碎尸凶杀案的谜团。凶手到底是出于怨恨、妒忌还是精神失常犯下这起案件?这个谜团要交给读者一起去探索解答。

内容推荐

《英国情妇》由玛格丽特·杜拉斯所著,故事从玛丽·泰莱丝被毁尸灭迹,警局经调查取证,认定是她的表姐克莱尔干的,据说动机不明,可能是神经错乱的缘故展开。克莱尔是不是神经错乱?她为什么要杀死表妹?受害者十七年来忠心耿耿为她操持家务,连克莱尔都说她还是喜欢她这娘家仅剩的亲人。作者找他们的熟人、凶手的丈夫、凶手本人作了三次谈话,整理出谈话录音,交由我们判别。

三次谈话从三个角度,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为我们展现出人物的处境、行为和心态,深刻地揭示出人生在世的孤独、痛苦、偶然、复杂……

目录

试读章节

“这里说的一切都已录了音。一本内容为维奥纳凶杀案的书开始撰写。

“四月十三日晚在维奥纳市镇巴尔托咖啡馆里发生的事,您已同意讲述。”

“是的。”

“这是复制的录音带,是四月十三日晚在巴尔托咖啡馆里录的,您并不知道。这录音带如实录下了那天晚上在巴尔托咖啡馆里说的所有的话,但只有声音没有图像,所以无法看到说话时的情况。因此,您应该‘启动’这本书。您的叙述使四月十三日晚上的情景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录音带录下的话放出来,并让读者来代替您阅读。”

“我知道的事和我将说出的事之间有差别,您会如何处理?”

“这是书中由读者处理的部分。这种差别总是存在。

“请说一下您是谁,好吗?”

“我名叫罗贝尔·拉米,现年四十七岁。八年前,我把维奥纳市镇的巴尔托咖啡馆买了下来。”

“在四月十三日晚上以前,您对这桩凶杀案一无所知,就像维奥纳其他居民一样?”

“是的。我所知道的就是布告上的内容。”

“您再想想,就当四月十三日晚各报均未发行。”

“但要是我有时不能忘记我现在知道的事呢?”

“那您就顺便指出来。

“为使本书读者能设身处地,就像凶杀案发生后四月十三日晚上那样,我们首先录下维奥纳市镇警察总队告居民书,这布告刚好在那天第三次宣读,当时夜幕开始降临,由乡村警察在集市广场宣读:

“我们从报上获悉,不久前在法国不少地方的货车车厢里发现碎尸。

“经巴黎警察局法医科证实,这些不同的碎尸属于同一人体。除人头尚未找到,在巴黎已完成尸体复原。  “铁路线的交会状况使我们发现,载有这些碎尸的列车,不管终点为何地,都经过同一地点,即维奥纳高架桥。鉴于这些碎尸系从这高架桥的栏杆被扔进车厢,因此凶杀很可能发生在我们市镇。

“市镇政府在接到紧急通知之后,恳切希望全体居民跟警方通力合作,使这起凶杀案尽快破案。

“如有任何女性失踪,且身材中等,身体肥胖,年龄在三十五至四十岁,请立即报告警察总队。”

“我认识克莱尔和皮埃尔·拉纳,以及阿尔丰索·黎涅里。他们是我的顾客,是我在维奥纳的五十位常客中的三位。我还认识玛丽一泰蕾丝·布斯凯,他们的表妹。她有时跟皮埃尔和克莱尔一起来咖啡馆,是在喝开胃酒的时候,或者深更半夜跟几个葡萄牙工人一起来。当然哕,我跟她不大熟,不像跟其他人那样熟悉:她又聋又哑,这样就限制了别人跟她交往。

“皮埃尔和克莱尔·拉纳差不多每天晚上都来我这儿,时间在八九点钟,吃过晚饭之后。但他们有时接连好几天不来,并非一定是因为他们中有人病了,而是因为他们不想出门,因为他们情绪不佳,感到疲倦。

“为审慎起见,我已养成习惯,不去问皮埃尔,为什么我前一天晚上或是已有这么多日子没有见到他们。我发现——至少我有这种感觉——皮埃尔不喜欢别人问他的情况以及他做的事。我觉得是他为人谨慎的缘故。

“因此,在四月十三日,皮埃尔来了之后,我没有问他为什么五天不来。

“当时是晚上八点。

“乡村警察刚在广场上读完布告,在那天已是第三次读了。我笑了,是因为听到布告里说铁路线交会,我对阿尔丰索说,我是忍不住才笑的,这时皮埃尔走了进来。他独自一人。他经常不跟克莱尔一起来,他从办公室出来后,直接来巴尔托咖啡馆。我们相互问好。我立即问他,是否想到说铁路线交会是个圈套。他对我说他不能肯定。

P3-6

后记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拉比尤凶杀案发生。一九五二年三月一日起,《世界报》刊登让一马克·泰奥莱尔的司法专栏文章,玛格丽特·杜拉斯从中受到启示,于一九六。年发表剧作《塞纳一瓦兹的高架桥》,叙述退休的拉贡夫妇克莱尔和马塞尔杀死表妹玛丽一泰蕾丝·拉贡,并将碎尸分别扔到在高架桥下经过的列车上。七年之后,作者发表主题相同的作品,体裁为“小说”,名为《英国情妇》,翌年又撰写同名剧作。小说《英国情妇》跟《塞纳一瓦兹的高架桥》的内容基本相同,区别是杀人犯只有克莱尔一人,她丈夫并不知情。另外,故事情节的介绍方式完全改变,是由同一调查者依次讯问三人,即巴尔托咖啡馆老板罗贝尔·拉米、现在名叫皮埃尔·拉纳的丈夫及其妻子克莱尔。

第一个被讯问的是罗贝尔·拉米。四月十三日晚上,即凶杀案发生后八天,克莱尔跟丈夫一起来到巴尔托咖啡馆,她在招认后被捕。进行讯问的调查者姓名不详。他不是警察,他对被讯问者说,他们可以不回答他的问题。他讯问的目的是想了解凶杀案发生的原因。他后来对克莱尔说:“您使我感到兴趣。因此,您干的一切,我都想知道。”(页一五五)他坚持要她彻底交代。他可能是心理医生,受司法机关委托进行医学鉴定:他讯问她是为了使她“免于终身流放”(页一三○)。另外,他同意回答他们在谈话中提出的某些问题。也许他只是一位作家,了解情况是想写一本书,这可从小说的第二句中看出:“一本内容为维奥纳凶杀案的书开始撰写。”(页三)

在第一次讯问中,罗贝尔·拉米叙述了四月十三日晚在咖啡馆的情况。他的叙述一时间停止,改放那天晚上便衣警察在咖啡馆悄悄录下的录音,但要罗贝尔说明当时的情况并指出说话者是谁。录音听好后他再把那天晚上的情况说完。然后讯问皮埃尔和克莱尔。根据这三次讯问,读者可以了解到克莱尔、皮埃尔和玛丽一泰蕾丝这三个人物过去的部分情况,并综述如下。

小说女主人公克莱尔·布斯凯过去生活在卡奥尔,在乳制品厂工作,曾跟一警察热恋。两人相爱了两年,爱得发狂,后来她发现那警察对她撒谎,就跟他分手。她在绝望之中曾跳到池塘里自杀。未遂。几年后,她遇到也住在卡奥尔的皮埃尔·拉纳,嫁给了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于一九四二年迁居巴黎,两年后定居维奥纳。皮埃尔现年五十七岁,是财政部公务员。他受过教育,曾通过中学毕业会考的第一部分,后又通过考试当上职员。他曾竞选维奥纳市镇议会议员,但没有选上。

皮埃尔和克莱尔这对夫妻的生活并不幸福。他一直未能使妻子真正忘记她过去的情人。他们俩感情上渐渐疏远,皮埃尔另找情人,有过许多风流韵事。他们现在相互间冷若冰霜,几乎不再说话。由于克莱尔无法操持家务,一九四四年定居维奥纳之后,他们把又聋又哑的表妹玛丽一泰蕾丝·布斯凯接到家里来管家务。玛丽一泰蕾丝跟原籍意大利的农业工人阿尔丰索·黎涅里有过男女关系。阿尔丰索在克莱尔被捕的那天晚上也在巴尔托咖啡馆。他是咖啡馆的常客,认识克莱尔,并跟她保持十分友好的关系。据咖啡馆老板说,他以前可能对她有过“感情”。他们可能常常在友里相遇,是在附近的森林里,他居住的小屋就在森林里。克莱尔也很喜欢他,每次在咖啡馆见到他都很高兴。他也愿意去听克莱尔所说的颠三倒四的话。四月十三日晚上,他也在咖啡馆,竭力使谈话离开凶杀案这一话题,不让克莱尔招认,他显然已猜到她是凶手。

从三次谈话中,我们也能了解到四月七日至八日夜里凶杀的情况。克莱尔因睡不着,在屋里走来走去,看到表妹睡在床上,背朝着她,就将其杀死,把尸体拖到地窖后分尸。在其后的三天夜里,她把碎尸拿到高架桥上,扔到驶过的一列列火车上。除人头外,碎尸已全部找到,但克莱尔始终不愿说出把人头藏在何处。

这起凶杀碎尸案,给作家提供了撰写侦探小说的良好题材:案件有个看来无法揭开的谜,但对各种情况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之后,这个谜还是能被解开。然而,《英国情妇》的作者关注的显然不是案件本身。实际上,此案也只有一个疑点,那就是人头藏在何处,而其他秘密从一开始就已揭开。因此,小说看起来像是侦探小说,但读者想要了解的却是杀人犯的性格及其杀人动机,而书中的调查者想要知道的也是杀人动机。杜拉斯向我们提供情况是通过三次讯问,每次讯问都不相同,使我们从中得出一系列假设,但又无法肯定对杀人犯的性格和凶杀的原因是否有了清楚的了解。

这凶杀案出人意料之处,首先是因为被害人生前包揽了克莱尔家里的全部家务。正如皮埃尔在谈到玛丽一泰蕾丝时说:“真正的家庭主妇是她。她是在自己家里。一切都由她决定,如吃什么菜,要修理什么。”(页九七)我们知道克莱尔精神失常,所以她不可能在这方面对表妹有所嫉妒。我们也知道克莱尔和皮埃尔关系冷淡,所以也可排除因感情问题而产生的怨恨。另外,皮埃尔毫不犹豫地肯定这两个女人相处和睦,从未有过争吵。当然,克莱尔对表妹也许有点讨厌,皮埃尔告诉调查者,她曾说玛丽一泰蕾丝像“一头小牛”,她对此也毫不否认。据她说,她感到讨厌,是因为玛丽一泰蕾丝吃得好睡得香,但这不能构成凶杀的充分理由,除非是因为一时冲动,咖啡馆老板举的农业工人杀死一过路女子的例子就是这样。如果这样,那么任何人不管性格如何,在某种情况下都会杀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穷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在纪德的《梵蒂冈地窖》中,拉夫卡迪奥在前往意大利南部的火车上偶遇弗勒里苏瓦尔,对这个小老头看不顺眼,就在天黑后将其推出车门。拉夫卡迪奥是私生子,没有家庭束缚,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希望“真正的自由”,就进行了这一“无动机谋杀”。《英国情妇》的作者显然考虑到这种犯罪心理。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