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斌编著的《十二经脉理论临证指要》的写作,是以十二经脉理论的临床应用为主题。十二经脉理论,自《灵枢·经脉》的作者对其进行系统修订和完善,两千年以来至今没有更改,已经成为全部经络理论的主体部分和核心。而且历代医家所反复强调的经络理论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重要价值,一般都是指十二经脉理论,如“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灵枢·经脉》)、“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灵枢·经别》)等。因此,明代马莳就直接说“十二经脉……实学者习医之第一要义,不可不究心熟玩也”(《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十二经脉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灵枢·经脉》对该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后,其形式和内涵至今无变化。在两干多年的传承中,历代医家受其启发和指导,在临床应用中多有阐述,并演绎出穴位归经、药物归经、循经取穴、循经用药等理论和方法。张建斌编著的《十二经脉理论临证指要》主要从理论内涵和临床应用两个篇章入手阐述“十二经脉理论”。前者详细阐明了十二经脉理论的内涵、临床基础和历代医家的临床解读;后者分为十二节,主要从十二经脉理论对临床辨证用药、辨证用穴的指导,进行详细解析,并结合临床研究和案例进行验证。全书体现了经络辨证在临床运用的具体化,使十二经脉理论不再空泛玄妙,彰显十二经脉理论在临床各科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十二经脉理论临证指要》是中医临床各科医生的参考书,也是中医药院校师生的参考书,尤其是经络理论研究者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