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以其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
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这部传世经典巨著,《诗经全编全赏(精)》编者言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每篇作品进行了全解、详注,并生动解析了作品的写作背景、艺术特色、创作技巧等,同时,配以数百幅精美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读者获得丰富的想象空间和高雅的艺术享受。
《诗经》共收录作品三百余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包括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风俗与婚姻、压迫与反抗、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面。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这部传世经典巨著,《诗经全编全赏(精)》编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每篇作品进行了全解、详注,并生动解析了作品的写作背景、艺术特色、创作技巧等,同时,配以数百幅精美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读者获得丰富的想象空间和高雅的艺术享受。
《诗经全编全赏(精)》的作者是言思。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班婕妤的弃妇诗道出了后宫佳丽一旦人老珠黄就如同残花败柳般被冷落的残酷现实。“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杜甫的弃妇诗言尽了花花公子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的嘴脸。而《谷风》则是一个女人遭弃后委屈的倾诉,读起来更让人寸断肝肠。
弃妇诗在《诗经》中已多有反映,如《氓》、《谷风》。然而这首《谷风》与《氓》的不同之处在于:《氓》中的女主角性格刚烈,决绝果断。而《谷风》中的女主角温柔敦厚。
诗中的女主人公十分善良。从“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一句可知:她在丈夫最困苦的时期,不离不弃,与他同甘共苦共患难,在艰难的环境下与丈夫共创家业。“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女子都会想方设法去解决,不但在自家如此,她对邻里也十分热心,当别人陷入困境之时,她总是尽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谷风》一诗,如泣如诉地表达了女子心中的委屈,字里行间流露出女子渴望丈夫同情自己的心情:女子希望丈夫看到她昔日的好,能够回心转意。
全诗共分六章,“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开篇便以大风和阴雨起兴,以此来喻指丈夫经常无故发怒。妻子倾吐着:我与你同甘共苦数载,可谓是患难夫妻,你怎么能对我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呢?紧接着一句“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以蔓菁萝卜的根茎被弃,来暗示丈夫喜新厌旧,控诉他将曾经相伴生死的誓言全都抛在脑后。
有句俗语叫“对比产生美”,然而在此处却是“对比才见哀”。这边新婚燕尔,那边却把结发妻子赶出家门,就像《红楼梦》里面宝玉与宝钗洞房花烛夜,黛玉一人“焚稿断痴情”,让人不胜怜惜。
这首诗正是由此情境切入,非常巧妙地抓住了反映这一出人生悲剧的最佳契机,从而为整首诗的抒情展开奠定了基础。新婚燕尔的丈夫连与妻子最后的分别都不出门相送,实在吝啬得可以。“谁谓荼苦”,常言道,苦菜最苦,如今看来,这点苦跟眼前的凄惨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不远伊迩,薄送我畿”两旬,满是绝情和冷淡,与“宴尔新婚,不我屑以”形成了一种高度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被弃之人的愁苦,将哀怨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烈。
丈夫的背信弃义让这个善良多情的女子陷入痛苦,久久地沉溺于往事旧情而无法自拔。她无法忍受凄惨的现实,更不能以平常之心来接受这一现实,这一铭心刻骨的伤痛,让她久久不能释怀。
《谷风》揭示了古代女子在婚姻中地位,她们无非就是男子的牺牲品,耗尽了容颜心血,到头来依旧落得个被抛弃的结局。诗的开篇对风雨交加的环境描写,创造出一种悲剧性的艺术氛围,给全诗定下了悲哀的感情基调,使读者从一开始就沉浸在这种感伤的阅读情绪之中。从首章的“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到最后“不念昔者,伊余来墅”。全诗一唱三叹、反复吟诵,表现弃妇的烦乱心绪和伤心绝望。
全诗所用比兴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极质朴自然,毫不矫揉造作。“泾以渭浊,浞浞其”,是指泾水因渭水混入而变浊,但底部仍旧清澈,诗人以此来比喻女子被丈夫指责却毫不动摇的清白; “我有旨蓄”,女子把自己往日的辛劳比作御冬的“旨蓄”,控诉丈夫“以我御穷”。诗中妻子的口气近乎哀求,或许她仍在期盼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显然,这种想法是天真而愚蠢的,让人读后有“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之感。P42-4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以其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
《诗经》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在语言技巧、体裁形式、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为我国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基础,堪称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如同黄河一般,一直流淌着,延伸着,不仅抚育、浇灌了世世代代的诗人作家,也浸润了数千年来不同阶层之人的心田。《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因其美好、内涵丰富、意味深长而为后世的人不断引用,至今仍熠熠生辉。《诗》之风,或泼辣,或讽刺,或含蓄,或蕴藉,纯朴真挚,生趣盎然;《诗》之雅,或幽怨,或铿锵,或清雅,或柔润,言尽意远,激荡心灵;《诗》之颂,或肃穆,或雄健,或虔诚,或谦恭,回旋跌宕,意蕴无穷。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不仅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也描述了人民劳动生活的情景;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被剥削压迫的悲惨命运和他们的反抗斗争,也反映了沉重的兵役和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可以说,它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了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社会的珍贵资料。阅读《诗经》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社会的了解,还可以开拓阅读视野,陶冶道德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从这博大精深的传世经典中,真正汲取到智慧和力量。
迄今为止,注释、研究《诗经》的著作数不胜数,有的旧注过于繁重,初学者无法驾驭,勉强读之,不得要领,反而降低了学习兴趣;有的选目不全,无法掌握诗歌的全貌,不免遗憾;有的版式过于单调,阅读时很容易产生疲劳。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轻松愉悦、全面有效地了解这部传世巨著,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推出了这本《诗经全编全赏》。
《诗经》共收录作品三百余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包括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风俗与婚姻、压迫与反抗、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面。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这部传世经典巨著,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每篇作品进行了全解、详注,并生动解析了作品的写作背景、艺术特色、创作技巧等,同时,配以数百幅精美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读者获得丰富的想象空间和高雅的艺术享受。科学简明的体例、典雅流畅的文字、精美珍贵的图片、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本书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你终生收藏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