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欧洲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着问题。发展至现在,欧洲的教育正逐步陷入一种危机,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模式不再受欢迎。虽然欧洲的教育改革从未停止,但是欧洲的哲学、艺术和学术传统依旧保守,欧洲教育典范具有约束力的时代正在逐渐逝去。教育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而对现代社会“公民”的培育却在逐渐衰弱。关于教育典范的争论正将欧洲的教育改革带入一个新阶段,欧洲人的生活也正在由于教育典范的改变而变化。在重新定义“教育”和“典范”的概念后,曾经在欧洲教育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的模式和理念再次被重视。随着时代发展,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必须不断推进,以前的教育理念也要随着社会发展进行调整。《公民时代的欧洲教育典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涉及前提问题,作者阐述了该主题下最重要的三个概念:“欧洲”、“教育”和“典范”。第二部分解释了公民教育的一个历史条件及两个重要结构性前提,它们同时在此勾勒出公民社会建立其教育典范的基础。第三部分论及公民教育系统、具体内容及领域。本书由曼弗雷德·富尔曼著。
《公民时代的欧洲教育典范》比之前的版本增加了第四部分,它总结了近年来进行的有关教育的大讨论以及作者由此得出的结论。
《公民时代的欧洲教育典范》比之前的版本增加了第四部分,它总结了近年来进行的有关教育的大讨论以及作者由此得出的结论。增加内容的第一章试着列举出公民教育遗存内容;第二章描述当今盛行的教育模式,即为经济生活的成就培养PISA测试及教育会议要求的“能力”;第三章最后着眼于面向未来。无论是移民潮还是原住居民的个人主义都不免让人产生巨大忧虑,担心如果公共教育事业不采取措施、不规定一个对所有人具有约束力、教育大家团结统一的基本典范,那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因相互间缺少共同点和认同感而导致集体观念和国家伦理道德的缺失。最后一章阐述该典范应具备的要求。本书由曼弗雷德·富尔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