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学习先进典型,生命的动能编写组编辑出版一本反映杨奎烈同志事迹的书,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据此,集团党委党务工作部组织力量,从杨奎烈的领导、同事、战友和亲人回忆中,精选和整理出杨奎烈同志一生为民、务实、清廉的感人故事,形成了《生命的动能(杨奎烈故事)》一书。希望读者能从阅读此书中获得启迪与感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进行深入思考,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命的动能(附光盘杨奎烈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生命的动能编写组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配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学习先进典型,生命的动能编写组编辑出版一本反映杨奎烈同志事迹的书,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据此,集团党委党务工作部组织力量,从杨奎烈的领导、同事、战友和亲人回忆中,精选和整理出杨奎烈同志一生为民、务实、清廉的感人故事,形成了《生命的动能(杨奎烈故事)》一书。希望读者能从阅读此书中获得启迪与感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进行深入思考,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 内容推荐 杨奎烈生前是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能源供应公司党委书记、经理。他数十年如一日心系企业发展,关心职工群众,求真务实,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罹患绝症后仍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坚持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中信事业的忠诚,展现出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和崇高品格,被广大群众誉为“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生命的动能编写组编辑出版反映杨奎烈事迹的《生命的动能(杨奎烈故事)》一书,并将此书确定为全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这不仅是对我们身边这样一位优秀同事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和鞭策。杨奎烈是在中信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成长起来的可感可触的先进典型,他的精神产生于国有企业发展和建设的实践,升华于十多万中信人为之共同奋斗的中信事业,他的生命追求为党员干部提供了一面映照言行的镜子、一把衡量党性的标尺。希望大家认真阅读《生命的动能(杨奎烈故事)》,与杨奎烈的事迹一一对照,审视自己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进而以杨奎烈为榜样,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勤勉奋发,锐意进取,在中信事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目录 序 第一章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不同寻常的家教/这小子较真/当兵是块好料/ 与死神擦肩而过/人到三十再学艺/功到自然成 第二章 渗到骨子里的爱 动力之源/安全供应/高效供能/新厂长的新 理念/小事也要通知我/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 事/为了工作,写检查也值/不怕得罪人 第三章 有一种情怀叫坚守 企业的阵痛/妻子的痛苦/大哥的呼唤/二哥的深情 第四章 全力以赴“新重机” 前所未有的责任和压力/我来指挥/创造电气安装 奇迹/出了问题,我负责/忘我工作为“大家” 第五章 务实的人看脚步就知道 “人体坐标”/危急关头/务实的作风/凡事要做到 最好/天大的困难我们克服/护航重点产品/为重装 厂解忧/凌晨夜巡/我马上过去 第六章 他是职工的贴心人 54个体检报告/始终在职工身边/为102高压间供暖/ 氧压机房有了值班室/夏日里的雪糕/“不一致”的经理 第七章 玉是精神难比洁 神秘的“书”/不开后门/不走后门/斑驳的老楼 第八章 一枝一叶总关情 嘹亮的小号/难忘的大合唱/残荷/垂钓人生 第九章 最后的日子 病倒的那天/6月2日/6月29日/6月30日/9月27日/ 12月16日/2012年1月23日/2月1日/2月8日/3月2日/ 2012年3月9日/挽歌一曲送英豪 第十章 风范永存 附 永恒的精神家园 何处青山无月明 后记 试读章节 死神往往在意想不到中露出狰狞…… 一天,连队到附近的山坡上取土盖房子。杨奎烈的连队平时担负着空军预备指挥所的战备任务,有时还要承担一些国防建设项目。 附近大多是石头山,有土的地方不多。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有土的山坡,还在两层楼高的岩石上。拉土的汽车停在岩石下,战士们爬上岩石,在上面挥镐舞锨、掘石刨土,把土块扔到下面的车厢里。 杨奎烈和几个战士干得热火朝天。一车一车装满的土拉向营房,眼看任务即将完成,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挖土场顶部的土石突然塌方,轰然坍下的石头土块瞬间将杨奎烈和战士们推下山坡,甩到车厢里和土路上,倾泻而下的土石旋即将他们埋了起来。 下面的战士们惊呆了,待缓过神来立即扑上去,拼命地用手扒。 几个被埋的战士很快被扒出来了,可杨奎烈还不知道被埋在哪里。 按照常识,普通人闷气1分半钟,就会不适;2—3分钟通常会极其难受,大脑缺氧,胸闷头晕;而6分钟不呼吸,就会大脑死亡,生命终结。 战士们急了,边扒边哭喊着“奎烈,奎烈”,有的战友手指都扒出了血。5分钟过去,终于挖出来了。杨奎烈脸色铁青,已经处于完全昏迷状态。战友们立即把他抬上卡车,送往空军第50师医院。 医院里,杨奎烈眼看就要停止了呼吸,但医生们还是把命悬一线的他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一般人死里逃生,醒来往往是满含眼泪,庆幸自己还活着。而杨奎烈一睁开眼,第一句话却是:“战友们怎么样了?” 连长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扑上去抱着杨奎烈的头说:“没事,没事,他们都在。” 杨奎烈长长地舒了口气,虚弱地说:“好,好……” 出院以后,杨奎烈并没有完全康复,腰部由于受到撞压,留下了永久的疾患,一遇阴天就会隐隐作痛。然而,杨奎烈没有停歇,在工作和执行任务时,仍然是冲锋在前、吃苦在前。 战友关切地对杨奎烈说:“你身体受过伤,别再那么拼命了。”他总是笑着说:“我已经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咱还怕啥?” 有的人“死”过之后会玩世不恭,有的人“死”过之后会看透人生,而死过一次的杨奎烈却变得坚如钢铁了。 就像战友徐来平所说:“有了这次经历,杨奎烈好像什么都不怕了,成了一个干工作不要命的人。” 1977年4月,杨奎烈经过部队的锤炼洗礼,带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和一名战士的铮铮铁骨,回到了洛阳,回到了洛阳矿山机器厂。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他的一生都将奉献于这片哺育他成长的热土,直到献出自己最后一息的光和热。 人到三十再学艺 进入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的杨奎烈,被分到动力处做钳工。能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产业工人,一直是他的梦想。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杨奎烈越来越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欠缺太多,对上学充满渴望。 1983年,洛矿有一件大事。厂里领导决定,在厂职工大学开设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企业管理和会计两个专业,由企业培养自己的管理人才。当时洛矿和全国大多数企业一样,“文革”中压抑多年的生产积极性得以爆发,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发展时期,而管理人才的补充成为这个时期企业的急需。由于“文革”中大学停止招生,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普遍出现人才断档;“文革”后培养的大学生又极为有限,供不应求,企业要想分一杯羹实属不易。 企业大学要开设管理和会计两个专业班的消息不胫而走,职工们纷纷踊跃报名。已经成家的杨奎烈和妻子马丽杰还为此发生了一场争吵。夫妻俩都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都想通过上学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可就在这一年,他们的儿子杨庆飞刚刚出生,嗷嗷待哺,正需要人照顾,两人之中必须得有一个人放弃这次机会。 最终“官司”打到了岳父那里。杨奎烈的岳父盯着忐忑不安的女婿和满脸通红的女儿沉思良久。最后劝自己的女儿道:“小杰,你就让奎烈考吧,毕竟孩子更需要妈妈。” 妻子哭着答应了。 “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人,一想起眼眶就会红的人,还是妻子。”说起相濡以沫的另一半,杨奎烈面有愧色,“她文化水平比我高,’也有自己的追求,但是为了我,都放弃了。为了不干扰我学习,她独自承担起抚养孩子和所有家务活,不顾工作和家务的劳累,还经常辅导我文化课。几次在送孩子上托儿所的路上,因为冰雪太滑,她摔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一想到这些我就心疼。”P15-17 序言 杨奎烈生前是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能源供应公司党委书记、经理。他数十年如一日心系企业发展,关心职工群众,求真务实,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罹患绝症后仍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坚持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中信事业的忠诚,展现出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和崇高品格,被广大群众誉为“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每一个时代的英雄都有自己的精神坐标,杨奎烈的精神坐标正是曾在中信重工的前身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达9年多的焦裕禄同志。焦裕禄精神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吸引着杨奎烈把个人理想与企业的发展、与职工群众紧密相连,激励着他在焦裕禄当年工作过的岗位上,身体力行地实践焦裕禄精神,以同样顽强的毅力与同样的病魔抗争到最后一息……和焦裕禄一样,杨奎烈身上承载了以焦裕禄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操守、胸襟和情怀,他的模范事迹彰显着焦裕禄精神的时代赓续,丰富着共和国一代代建设者薪火相传的价值谱系,也是中信集团企业文化中至为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为民是杨奎烈的毕生追求。毛泽东同志曾教育全党,“为群众服务,就是要处处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邓小平同志要求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杨奎烈正是这样做的。在担任中信重工能源供应公司领导期间,他坚持做到“职工有事到面前,职工家中有事到门前,职工生病住院到床前”,把心贴在职工的脉搏上,了解和分担他们的疾苦,切切实实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也因此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戴,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这样的群众观,令人敬佩。 务实是杨奎烈的行事风范。作为国有企业的基层党员干部,杨奎烈的“官”不算大,但责任却很重。中信重工大大小小的能源供应都在他手中,他把这种责任化为动力,刻苦钻研、忘我工作,用永不懈怠的苦干实干为企业的高速发展保驾护航。他笃信“每天进步一点点,功到自然成”,坚信唯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他每天和工人一起劳动,每道重点工序都亲自体验、亲自监督,每项决策都实地考查、反复论证,真正做到了亲知、真知、深知,身到、力到、心到。这样的务实作风,值得学习。 清廉是杨奎烈的做人本色。一向十分注重自身修养的杨奎烈,将手中的权力用来老老实实地办公事,远离对于享乐的各种追求,自觉抵制以权谋私的歪风邪气。他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倾注在事业上,却没住上像样的房子,没让妻子和孩子“再就业”,甚至直至临终也没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个人的要求。他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上。这样的正能量,值得弘扬。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中信集团党委决定编辑出版反映杨奎烈事迹的《生命的动能》一书,并将此书确定为全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这不仅是对我们身边这样一位优秀同事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和鞭策。杨奎烈是在中信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成长起来的可感可触的先进典型,他的精神产生于国有企业发展和建设的实践,升华于十多万中信人为之共同奋斗的中信事业,他的生命追求为党员干部提供了一面映照言行的镜子、一把衡量党性的标尺。希望大家认真阅读此书,与杨奎烈的事迹一一对照,审视自己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进而以杨奎烈为榜样,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勤勉奋发,锐意进取,在中信事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常振明 二○一三年七月二十二日 后记 为配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学习先进典型,中信集团党委决定编辑出版一本反映杨奎烈同志事迹的书,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据此,集团党委党务工作部组织力量,从杨奎烈的领导、同事、战友和亲人回忆中,精选和整理出杨奎烈同志一生为民、务实、清廉的感人故事,形成了《生命的动能》一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振明同志特别为本书写了序言。希望读者能从阅读此书中获得启迪与感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进行深入思考,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中信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沁新对本书的策划和写作给予了重要指导,编写组成员黄建国、李运前、李华敏、范继承、薛伟堂、魏薇均任职中信重工,与杨奎烈同志生前多有接触,在大量的采访和资料收集中完成了各个章节的写作。中信出版社副总编辑肖新明和中信集团党务工作部朱安谧进行了修改和文字润色,党务工作部主任杨林负责全书的统稿和最后的文字审订。 由于水平和时间关系,本书编写中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敬请读者指正。 《生命的动能》编写组 二○一三年七月 书评(媒体评论) 为民是杨奎烈的毕生追求,务实是杨奎烈的行事风范,清廉是杨奎烈的做人本色。和焦裕禄一样,杨奎烈身上承载了以焦裕禄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操守、胸襟和情怀,他的模范事迹彰显着焦裕禄精神的时代赓续,丰富着共和国一代代建设者薪火相传的价值谱系,是中信集团企业文化中至为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常振明 中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杨奎烈同志是中信集团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数十年如一日,不懈践行焦裕禄精神,恪尽职守、刻苦钻研、忘我工作、鞠躬尽瘁,被称为“新时期的焦裕禄”。杨奎烈同志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信人勤勉奋发、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显示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中信集团党委《关于向杨奎烈同志学习的决定》 都曾在洛矿工作,都身患肝癌,累倒在岗位上,都为工作、为事业奉献了一生。杨奎烈有着和焦裕禄一样的崇高信念和精神追求,无愧为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新华社 杨奎烈走了,可他关爱职工的公仆情怀、爱岗敬业的精神境界、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永暖人心、励人奋进。他用生命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和操守,赋予了焦裕禄精神新的内涵。 《人民日报》 杨奎烈身上,既体现着党的优良传统,也闪耀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优秀党员干部的代表。焦裕禄的故事由杨奎烈续写,杨奎烈的精神也必将为更多人传承。 《光明日报》 杨奎烈在离世前的最后日子里,先后6次来到施工现场,在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同时坚持工作了近9个月。杨奎烈的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中央电视台 一个人倒下了,一座丰碑立了起来。杨奎烈对职业理想的不懈追求,对平凡岗位的持续坚守,对职工群众的关心爱护,既是新时期焦裕禄精神的深刻诠释,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展现。 《工人日报》 有什么样的追求,就有什么样的行动。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杨奎烈就是将履职尽责当作其人生追求,奉献了他满腔的忠诚和无穷的创造力。 《河南日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