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徐特立画传/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靳贵珍//常顺英//王颖//高国庆
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徐特立画传/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编著者靳贵珍、常顺英、王颖、高国庆。

本书以时间为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文释图,以图补文,分十一章讲述徐特立的生平及其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内容客观,叙事条理清晰。选图具有代表性,真实再现教育家的成长历程和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凸显教育家的教育精神与人格魅力。

内容推荐

《徐特立画传/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编著者靳贵珍、常顺英、王颖、高国庆。

《徐特立画传/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内容提要:(1877~1968),湖南长沙人,20世纪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奠基者,社会主义教育的探路人。在从事教育七十多年的生涯中,他先后在私塾、初小、高小、中学,师范院校和大学任教,并兼做行政工作。他大胆地改革各级各类教育,积累r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经师与入师合一”的教师人格观,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的理工高等教育思想和“群众本位”的教育理论体系。翻开本书,一位充满“大爱精神”的教育家正向我们走来。

本书以时间为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文释图,以图补文,分十一章讲述徐特立的生平及其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内容客观,叙事条理清晰。选图具有代表性,真实再现教育家的成长历程和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凸显教育家的教育精神与人格魅力。

本书适于教育工作者、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广大普通读者阅读。

目录

绪章

一 家贫启蒙

贫寒身世

蒙馆受教

独自谋生

二 自学成才

破产读书

弃旧从新

送教为民

三 民主革命者

断指血书

东渡考察

改革先锋

勤工留法

四 教育界的“长沙王”

献身师范教育

倾心女子教育

施行诗教方略

倡导“经师与人师”合一

五 革命运动中的教育家

投身农民运动

  “人生五十始”

  “南昌一老兵”

莫斯科进修

六 苏区教育的领路人

投入苏区教育

编制教育法规

  “长征途中诲人忙”

七 边区教育的开拓者

陕北群众教育

长沙宣传抗日

别开生面的“课堂”

心系青少年教育

八 自然科学院的掌门人

科学教育主张

民主办学理念

“三位一体”模式

九 “中国化”教育的开山者

“群众本位”的提出

“中国化”的教育原则

实事求是的学风

体系化的国民公德

十 新中国教育的探路人

老教育家的新计划

对青少年的期望

终生的遗憾

十一 家庭和后代教育

革命家庭

严格教子

支持女儿

关爱儿媳

晚节品更高

后记

把教育办得更好(代跋)

试读章节

此外,在考察中,徐特立还走访了上海郊区的“万竹小学”,从中悟出了许多好的教育方法。通过观察走访,他看到这里的教员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员走到了学生家里,可以随便坐在矮凳上聊天,也可以随手拿起晒在门外的腌菜尝尝,徐特立认为这是教师联系群众的好办法。除此之外,该校别致的运动会奖品也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菜荠、小篮子等小物件,覆以绿叶红纸,既经济又好看,得奖的学生还很高兴。这种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办教育的做法引起了徐特立极大的兴趣。  ‘

在上海考察期间,徐特立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时间去考察不同地域的学校,很少参加训练班的课程,因此,训练班结业考试时,他总是不及格。然而,在徐特立看来,他不但不觉得遗憾,反而认为自己的考察收获很大,不虚此行。俞、杨二位老师也不仅没有因为他的“不及格”对他表示不满,反而对他深入实际考察教育的精神更加钦佩了。

徐特立本人很佩服训练班中比他还年轻的俞子夷先生,同时,他了解到俞先生是从日本鸿文训练班留学归来的,便常常询问余先生日本的教育现状。俞向他介绍了日本的教育发达状况,并建议他亲自赴日考察。

同年7月,徐特立怀揣出国考察教育的梦想,从上海东渡抵达日本的东京。在日本的湖南籍留学生中,有不少徐特立的学生和朋友。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徐特立阅读了《小学校事汇》、《三十个优良小学校》等书籍,还走访了许多日本学校,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他认为最应该像日本人学习的地方,是他们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地举办教育,并最高效率地实现普及教育的做法。他回忆道:“我访问过的实践女学校长是夏田戈子。学校只有校长、教员,没有其他工作人员,学生即是工作人员。缝纫教室搬去案板即成操场。课程注意实用,有家政。”…学校的日常事务,都由学生自理,房屋和设备都能很好地发挥效用。学校开设的“家政”课程,尤其能够结合实际。女校长的干练与善于管理,使学校环境整洁清雅,井然有序,这给徐特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本考察期间,给徐特立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种办学经验,是日本的东京“鲛桥小学”。这所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是工厂的小徒工,他们上、下班时间不一。为了使他们都能够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该校在正常教学之外,还设有二部和三部。二部是上、下午开两班课,三部是上下午三班。这样便解决了学徒上、下班时间不一的问题,使每个时间段来读书的学徒都能够听得上课。此外,本校对于缺少教员的问题,还采取了让学生兼任助教的办法。这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办学经验,不仅丰富了徐特立考察的内容,也为其回国后从事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

日本的教育考察,不仅启发了徐特立的教学实践,也充实了他的教育理论。留日期间,徐特立还学会了阅读日文书籍,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晚年,对于了解日本教育及其改革动向,大有裨益。

改革先锋

1910年10月,徐特立从日本回国。考察归来的徐特立身体力行,实施了多项教育改革,成为湖南教育改革的先锋人物。这一时期,他主要从两个方面

为了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他用自己的薪俸创力、了《周南教育》周刊,这是湖南第一家指导教育改革的刊物,深受大家欢迎,索阅者甚多。为办好期刊,他利用一切业余时间为刊物撰写文章,并自己担任校对、发行和筹款工作,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在刊物的内容上,徐特立极力主张栏目多样化,其中既有上海、日本教学的经验介绍和他的留日观感,也有学制、课程、教材、教法、成绩评定、成绩考核和师生关系问题的探讨;还有师生的各种建议、质疑和研究心得等等。

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周南教育》办了_一年多。辛亥革命爆发后,徐特立因社会工作众多,不得不将刊物停办。在一年多自办刊物的时间里,由于经费困难,几次因经费缺乏而濒临停刊。当有人劝他说不如干脆停刊时,他却说,此刊对小学教育大有好处,只要能够勉强维持,就不该停止。尽管这个刊物所办时间不长,却受到了极高的社会评价,被誉为“湖南教育刊物的开路先锋”。

从徐特立个人的回忆来看,发表在《周南教育》上的许多文章,都是他的“教育论文”。而撰写此类文章,在他看来是生平以来的“第一次”,因为他一贯将自己当做“一个教育的实际工作者,所以只有教育的事业,而没有具体的关于教育理论或意见的著述这一类成绩”。而谈到撰写文章,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极不爱写文章的人小”。P40-P42

序言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要提倡教育家办学。这个问题的提出显示出中国急需教育家却又缺少教育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明确提出:“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然而,现今即使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怎样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却也没有清晰的认识。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与时任四川教育出版社社长安庆国在编写一套《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丛书的想法上不谋而合,这对传承、传播中国20世纪教育家的办学理念,弘扬其教育精神和优秀思想,促进教育家办学的早日全面实现十分有益,也十分必要。

这套丛书所选择的十位传主是经过教育史专业的学者海选而产生的,他们是王国维、蔡元培、陶行知、张伯苓、胡适、梅贻琦、黄炎培、徐特立、陈鹤琴、晏阳初,我认为他们确实代表了20世纪对中国教育有巨大影响的教育家群体。

这套丛书突出传主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实践,尤其凸显传主的教育家精神:强调以史料为依据,对传主的教育贡献作客观评价,实事求是,还原历史,避免主观,不做有意拔高;全书插入大量珍贵历史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历史画卷,使得丛书具有了较高的学术价值、收藏价值以及观赏性和可读性。同时,丛书主编精心挑选各位传主研究方面的专家担任各分册作者,较好地保证了整套丛书的编写深度和质量。其中黄延复研究梅贻琦、宋恩荣研究晏阳初、梁吉生研究张伯苓、戴永增研究徐特立、金林祥研究蔡元培、储朝晖研究陶行知都有二十多年了。我与储朝晖第一次见面是在1988年,他拿着一封方明的信来找我,正是为了查阅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的陶行知研究资料。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邹新明研究胡适、西南大学教授谢长法研究黄炎培、陈鹤琴外孙柯小卫研究陈鹤琴、华东师范大学徐旭晟博士研究王国维,他们也都是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堪称黄金组合。这套书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领会各位教育家的精神真谛。

希望这样一套难得的好书,能激励有志教育的人成为教育家,切实有效地推动中国的教育家办学进程。

后记

提倡教育家办学是提升中国教育品质的必由路径,令人遗憾的是,近三十年对教育的实地调查使我深感无论是在教育业内还是整个社会,对教育家的认识都是极度模糊的。

在我心存为解决这一问题做点什么的愿望时,四川教育出版社前任社长安庆国先生说他一直想出版一套《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丛书而未能如愿。于是,我们决定合力将这件事做好,以期对传承、传播教育家的办学理念,促进教育家办学有所裨益。这便是这套丛书编写和出版的缘起。

在丛书编写和与各卷作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一个时代是否有教育家是与两个方面相关的:一是这个时代是否需要教育家;二是这个时代是否具有产生教育家的环境。可以说任何时代都有具有教育家潜能和品质的人,但只有独立思考,并能依据其独立思考自主实行教育教学的人,才能成为教育家。因此,凡是学人能够自主的时代,出现教育家的概率就高;而在学人不能自主的时代,就不会出现教育家。如果真的期望教育家出现,就要创造教师能够自主教学,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校长能够自主办学的社会与制度环境,否则就不可能出现真正的教育家,也不可能培养出杰出人才,

教育家的认定最可靠的方式是社会认同,获得较高社会认同的教育从业者,能被社会高度认同为教育家的人就是教育家。当今尚不存在哪个专家或某个机构具有确认教育家的资质。限于条件,这套丛书还不能对所选传主通过全民投票的方式来确定,但所选的十位传主确是经过教育史专业的学者海选而产生的,他们选出了王国维、蔡元培、陶行知、张伯苓、胡适、梅贻琦、黄炎培、徐特立、陈鹤琴、晏阳初,在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他们发挥的教育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令我们感到惊诧的是,他们在那个年代就已经相互认识,大都有过直接交往,其中一些人之间还是挚友,这应是志同道合使然。除了外部认同,教育家必备的内部品质有三种:一是博爱之心,执著地爱学生、爱教育_T作、爱人类未来的发展;二是独立思考和不懈求新,教育已经是数千年的专业工作,不能独立思考和创新的人是难以成为教育家的;三是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潜质,能敏锐地发现教育问题,并以独特的思考和行为解决问题。有了这三种品质,在外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诸如教育思想、办学业绩、论著等结果。

是否称得上教育家,最根本的是看他是否教人做人,能否依据学生不同的潜能、个性和志向培养出值得他自己崇拜的人。一个人的学业成绩仅仅是他成长发展的一个方面,学业成绩高并不一定就发展得好,教出考试成绩高的学生也不是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垫脚石。近三十年来有不少学生得了各类国际奥林匹克奖,却未能成长为相关领域真正的专家。陶行知主张办知情意合一的教育,有一段很有针对性的话:“知情意三者并非从割裂的训练中可以获取。书本教育也许可以使儿童迅速获得许多知识,神经质的教师也许可以使儿童迅速地获得丰富的感情,专制的训练也许可以使一个人获得独断的意志,但我们何所取于这样的知识,何所取于这样的感情,何所取于这样的意志?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

书评(媒体评论)

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丛书突出传主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实践,尤其凸显传主的教育家精神;强调以史料为依据,对传主的教育贡献作客观评价,实事求是,还原历史。这本身即是教育家精神的具体体现。

——顾明远

希望《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丛书可以激励一批有志教育的人成为教育家,切实有效地推动中国的教育家办学进程。

——储朝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6: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