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视医学的生命图谱;身临物理的自然秘境;感受化学的变化旋律;倾听经济的财富波澜;品尝文学的心灵故事。王子安编著的《自然哲学家(走近18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精英)》以人物为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以有关每个人物的“生平事迹”“科学成果”等为板块,而对于每个入选诺贝尔奖的获奖者给予解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自然哲学家(走近18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精英)/走近诺贝尔奖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子安 |
出版社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窥视医学的生命图谱;身临物理的自然秘境;感受化学的变化旋律;倾听经济的财富波澜;品尝文学的心灵故事。王子安编著的《自然哲学家(走近18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精英)》以人物为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以有关每个人物的“生平事迹”“科学成果”等为板块,而对于每个入选诺贝尔奖的获奖者给予解剖。 内容推荐 王子安编著的《自然哲学家(走近18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精英)》是走近诺贝尔奖丛书之一,《自然哲学家(走近18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精英)》以人物为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以有关每个人物的“生平事迹”“科学成果”等为板块,而对于每个入选诺贝尔奖的获奖者给予解剖。当然这种解剖,既是对其人生历程、生平事迹的叙述,也是对其人生哲学、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一种铺陈。具体而言,在叙述每个人物时,我们尽量做到一一将人物那种坚定的信念、务实的精神、执着的工作态度,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他们个人的素质、修养、性格、经历等元素,均给予呈现,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他们那种背后的执着爱好、坚持理想、强烈求知、意志坚强、迎接挑战与勇于创新的人生品质。 目录 杰汉斯·延森 玛利亚·梅耶 维格纳 查尔斯·汤斯 尼古拉·巴索夫 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 理查德·费因曼 朝永振一郎 朱利安·施温格 卡斯特勒 汉斯·贝特 阿尔瓦雷斯 默里·盖尔曼 汉尼斯·阿尔文 路易斯·奈尔 伽博·丹尼斯 利昂·库珀 罗伯特·施里弗 伊瓦尔·贾埃弗 江崎玲于奈 约瑟夫森 马丁·赖尔 安东尼·赫威斯 阿格·玻尔 莫特森 雷恩沃特 附录一 诺贝尔 附录二 1901-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试读章节 延森1907年6月25日出生在德国汉堡,父亲卡尔·延森是名花匠。1926年起,延森在弗莱堡大学和汉堡大学学习物理、数学、物理化学和哲学,1932年在汉堡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留在理论物理学研究所工作,1936年获得大学任教资格。1937年起在汉诺威工业大学担任理论物理学讲师,1941年成为教授。1949年起任海德堡大学教授,直至他1969年退休。 杰汉斯·延森是德国著名的原子核物理学家,原子核壳层模型理论的创立者之一,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延森在中学读书时就初露锋芒,一位教师看出他的才华,特地为他向学校申请奖学金。他曾先后在弗莱堡大学和汉堡大学读书,1932年在汉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1936年至1941年,延森就聘于汉堡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1941年至1949年担任汉诺威高等技术学校教授,1949年后接受海德堡大学的聘请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同时兼任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在此任职期间,他住在理论物理研究所上面的一座平房里,从他的住处,可以看到内卡河对面令人喜爱的海德堡大学的校景。他管理研究所的花园并精心照顾他心爱的海龟。 延森教授除了长期在上述大学任教外,还被聘请为下列大学的客座教授:1951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1952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与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1953年在印第安纳大学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1961年在拉霍亚的加利福尼亚大学,1955年至1973年问,他是德国《物理杂志》的协作编辑。因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而获得196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延森的早期研究,包括他的博士论文,专注于对电子层的统计学托马斯费米模型的完善,对其作了重要的改进。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研究原子核,1939年他已经在实验分析中,提出了原子核壳层结构模型的概念,但这一模型并未受到重视,因为玻尔在1936年提出的液滴模型已经能够很好地描述原子核反应,使得延森提出的原子核内轨道的概念似乎没有意义。 此后,原子核壳层结构模型的继续发展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延森才又重新致力于这一课题。1948年,延森在假设有强自旋轨道耦合(原子内电子的角动量与电子自旋的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成功地解释了幻数的存在,提出幻数的存在反映了原子核具有壳层结构。幻数对原子核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原子核中存在幻数时,核子充满了某个能级,没有核子向更高的能级跃迁,因此这些原子核相当稳定。 与此同时,美国的玛利亚·戈佩特·梅耶在恩里科·费米提出了强自旋轨道耦合的可能性后,也得出了与延森相一致的结论。延森与戈佩特·梅耶因此开始频繁地交流,最终得出了对原子核几乎完整的特性描述。1955年他们在合著的《原子核壳层结构的基础理论》一书中详细解释了原子核的壳层结构模型,借此成就,他们一同被授予196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同年获奖的还有发现基本粒子对称性原理的E·P·维格纳。 1947年汉堡大学授予延森荣誉教授,1964年汉诺威工业大学授予延森荣誉博士,1969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市授予延森荣誉市民。延森在1947年成为海德堡科学学会会员,1960年成为马克思·普朗克协会会员,1964年当选为德意志利奥波第那自然科学院(即德国科学院)的院士。1973年2月11日在德国海德堡逝世,终年66岁。 P2-3 序言 哲人云“知识就是力量”,更有人说,知识就是高度。在知识的内涵、外延里,科学技术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文明的动力来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由于科技的历史性进步,由此而推动着人类历史由蒙昧走向文明、由刀耕火种走向科学现代。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即是人类的科学技术与人类的思想文明的结合。历史因科技的融入而变得可感,社会因科技的融入而变得丰富、多彩。 在人类科学历史的宏观体系中,依据文明的东西方形态也可以划分为东方科学技术体系、西方科学技术体系,其中东方科学技术体系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应以中国为代表。比较而言,东方科学技术体系富有深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传统,在诸如文学、史学、哲学、宗教、艺术、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古籍留存众多,内容博大精深。而西方科学技术体系则深富自然科学、实验科学的传统,因而造就出其最早的工业革命运动,形成实验手段与理论体系丰富的诸如物理学、化学、工程机械等成果。总之,东西方的科学技术传统各有所长。东方的人文与西方的自然,如能够完美结合,则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好模式。 在西方科学技术体系中,既有宏观的科学门类也有微观的分支科学。从自然科学的科学分类学角度而言,可以细分为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地学等属种。在复杂庞大的科学技术体系外,西方还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学科标准体系与科技奖惩制度、科技创新制度,由此而推动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诸如西方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二次工业革命、信息化社会、知识化社会等,皆是这种科学技术完美发展的结果。在丰富多彩的西方科学技术创新与奖惩制度体系中,诺贝尔科学奖金的设立即是推动西方百年来科学文明发展的重要一点。诺贝尔奖金由瑞典化学家、自然科学家诺贝尔通过捐献毕生的私人财产设立,这种崇尚科学、崇尚知识的精神,值得东方社会认真思索、务实学习。整个诺贝尔奖初期划分为物理、化学、生理医学、文学与和平五个奖项,这充分反映了诺贝尔本人不仅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关注人类精神世界、人类人文素养的发展。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诺贝尔奖项又多出经济学奖、环境奖两种,每一个奖金项目都紧密结合着人类社会的现实需要。 时至今日,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1 00多个春秋,即使是迟到的经济学奖也已经走过40年的岁月。作为人类科学技术领域的一种百年知识品牌,其中不仅有许多的科学成就值得我们学习,而且其中的每一个获奖者也值得我们研究。科学家的成果与科学家的精神及方法,相比较而言,最重要的是科学方法,而最核心的则是科学家的精神。所以为了便于中国读者,尤其是今日的中国青少年了解、掌握近现代西方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生理医学、文学艺术、经济理论的过程、成果,我们编辑委员会经过半年多的艰辛策划、编写,终于完成这部多达25册的《走近诺贝尔奖》大型丛书。 从本套《走近诺贝尔奖》丛书的编写体例上来说,我们以人物为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以有关每个人物的“生平事迹” “科学成果,,等为板块,而对于每个入选诺贝尔奖的获奖者给予解剖。当然这种解剖,既是对其人生历程、生平事迹的叙述,也是对其人生哲学、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一种铺陈。具体而言,在叙述每个人物时,我们尽量做到一一将人物那种坚定的信念、务实的精神、执着的工作态度,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他们个人的素质、修养、性格、经历等元素,均给予呈现,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他们那种背后的执着爱好、坚持理想、强烈求知、意志坚强、迎接挑战与勇于创新的人生品质。另外,我们在每一人物的最后部分附加上包含涉及与该学科领域相关的学科简史、学科流派等内容的“经典阅读”栏目,以帮助读者较系统地掌握相关学科的必备知识理论。 总之,我们期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本套《走近诺贝尔奖》丛书,深思、体味、参照、借鉴这些文学精英、科学精英的生平与精神,而规划出自己的成才之路,并能够在人生的路上“坚持理想、执着奋斗、锲而不舍、勇于创新、戒骄戒躁”,终获成果。有时,一句话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成为个人的人生座右铭:相信一套科学、有益的图书,同样具备相似的功能。当然,水平与时间的有限、仓促,使得本套丛书难免会存在一些瑕疵,期待读者给予批评,以期再版时予以改正、更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