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民编著的《政治哲学视阈中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从葛兰西到拉克劳墨菲》立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这条主线,研究了这一一理论在其创始人葛兰西那里的基本形态,系统地梳理了其后学阿尔都塞,瞢兰查斯再到“新葛兰西主义”者拉克劳、墨菲对这一理论进行不断发展的学术脉络,具体而深入地阐述了从葛兰西开始的这几代哲学家各自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特色和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作者以其颇具说服力的论证说明,从葛兰西的政治哲学到“新葛兰西主义”的政滑哲学,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丰富和发展,而且,这些思想都为建构当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思想资源。
序
前 言
第一章“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形成的前提逻辑
第一节“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社会实践基础
第二节“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文化背景
第三节“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理论渊源
第二章“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原生逻辑
第一节“意识形态”:从葛兰西到阿尔都塞
第二节作为概念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第三节作为理论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第四节作为政治哲学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第三章“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次生逻辑(上)
第一节阿尔都塞对葛兰西的发展
第二节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
第三节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政治哲学意蕴
第四章“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次生逻辑(下)
第一节普兰查斯对阿尔都塞的超越
第二节“意识形态”:普兰查斯的系统阐述
第三节普兰查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政治哲学意识
第五章“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再次生逻辑
第一节拉克劳、墨菲“新葛兰西主义”概要
第二节“新领导权”理论:“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第三节“新领导权”理论的政治哲学意蕴
第六章“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实质
第二节“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