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浪漫诗人徐志摩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彦林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彦林所著的《浪漫诗人徐志摩》记录了徐志摩浪漫而纷繁的人生足印,较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徐志摩的情感和生活。此稿依据丰富、详实的史料,从传统与浪漫、理想与现实、浪漫的飞升三大板块,系统、客观地记述了徐志摩短暂而又多彩一生的情感纠结、生活态度、诗词成就。真实再现了徐志摩与三位女性的情感经历,展示了天真挚诚、热情无私的性格品行,诠释了其在现代诗坛上特殊的作用和不可小觑的地位。

内容推荐

徐志摩,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个传奇似的的人物,以一首《再别康桥》风靡中国的文坛奇子。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给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与东方诗哲泰戈尔的神交更给这位年轻的诗人一生添上了神秘的一笔。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公开发表离婚通告的第一人,徐志摩的“石破天惊”之举曾使当时社会一片哗然。徐志摩身上具有与生俱来的浪漫气质,对爱情一往无前,不计厉害得失。他与张幼仪、林徽音、陆小曼的故事在当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娱乐界甚至将志摩的故事拍成连续剧《人间四月天》,来纪念这为杰出的诗人。

《浪漫诗人徐志摩》描写的就是这位浪漫诗人徐志摩的曲折人生。

《浪漫诗人徐志摩》由张彦林所著。

目录

上卷 传统与浪漫

 第一章 开智启蒙礼智信

1.欢乐童年

2.开智启蒙

3.翩翩才子

4.双喜临门

 第二章 求学美国志愈坚

1.赴美途中

2.赤子之心

3.渴求新知

 第三章 雾都迷茫师友助

1.雾都迷茫

2.结缘剑桥

3.拜师罗素

 第四章 异域风情向谁诉

1.钟情徽因

2.笑解烦恼

3.孤独徘徊

 第五章 温馨记忆别离情

1.名流青睐

2.温馨记忆

3.康桥恋歌

中卷 理想与现实

 第六章 新月俱乐已忘言

1.欲理还乱

2.理想辩言

3.新月俱乐

 第七章 仇友浪漫化干戈

1.初露锋芒

2.泰山抒怀

3.海宁观潮

4.相逢一笑

 第八章 海棠花下笛音清

1.精心筹划

2.欢迎盛会

3.相聚真光

4.伤心别离

5.沙扬娜拉

 第九章 追寻理想描风景

1.才子佳人

2.理想追寻

3.快乐雪花

4.懦怯世界

 第十章 欧游漫录独垂泪

1.含泪送别

2.空寂灵府

3.相思成疾

4.弱女抗争

5.游俄垂泪

6.欧游漫录

 第十一章 意乱情迷话凄凉

1.意乱情迷

2.独话凄凉

 第十二章 蓬莱仙人寻“闲话”

1.现实抉择

2.潇洒主编

3.自由解剖

 第十三章 奇葩艳丽化《落叶》

1.《诗镌》《剧刊》

2.思想留痕

 第十四章 浪漫情结别样红

1.浪漫涟漪

2.别样婚礼

下卷 浪漫的飞升

 第十五章 蜜月过后苦探求

1.困窘苦闷

2.创办《新月》

3.离散新月

4.痛苦求索

 第十六章 浪漫苦旅痴情债

1.爱河阴影

2.痴情不改

3.醉饮苦酒

4.浪漫苦旅

 第十七章 死水微澜昙花现

1.痛悼恩师

2.美术论争

3.死水微澜

 第十八章 浪漫品格苦争春

1.浪漫风采

2.生活信仰

3.思想觉醒

 第十九章 胡适之邀两地情

1.胡适之邀

2.京沪之恋

3.烦琐与伟大

 第二十章 心碎上海亦可哀

1.暑假心语

2.南方急电

3.心碎上海

 第二十一章 彩云飞去泪倾盆

1.开山罹难

2.泪雨倾盆

 结束语:重返伊甸园

 附录:

陆小曼:深切的思念

 后记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开智启蒙礼智信

1.欢乐童年

读过书,进过中学门坎的人,都知道中国新文学史上有一位浪漫的情诗圣手徐志摩。

徐志摩,浙江省海宁硖石镇(今海宁市政府所在地)人,其初字栖森,小字又申,在族谱中名章坊,后更字为志摩。

硖石古镇,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志摩祖上徐松亭率妻室从海盐县花巷里到海宁硖石镇经商,遂定居下来。志摩曾祖徐廉墅,讳宗泉,字词源,太学生,有六男四女。徐氏人家繁衍生息,人丁兴旺,遂成庞大的家族。

志摩祖父徐星匏,讳明枢,试名元衡,附贡生,工书法,满腹掌故,尤善经商。他娶同乡伊桥太学生孙二酉之女,无子嗣,又继娶嘉兴王店国学生何松岩的女儿,生二子,长子蓉初,谱名义蝰,讳光济,爱收藏,所藏大多是海宁文献;次子申如即志摩父亲,谱名义斌,讳光溥,候选中书科中书。徐申如娶同乡国学生沈炳华女,无后,继娶慈溪国学生钱纯甫的长女慕英,遂生志摩。

陈从周《徐志摩年谱》云:“徐氏自周朝直到现在,代有名人。”又云:“志摩先代名虽读书,而实是营商。”按今天说,是谓儒商也。志摩曾祖太学生,祖父附贡生,父亲候选中书,可谓书香门第。华夏泱泱大族自有其本民族的宗法要义,可以断定徐家经商一为生计,二为能供养出一个光宗耀祖的人物。在那时只有读书通过中举才能光耀门庭。可志摩祖辈读书不精,也只能捐得个太学生、附贡生而已。虽然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听起来比较诱人,但要深得书的精髓确属不易。中国古话云:“五百年始有圣人出。”这话颇富哲理,我想,就是说“出圣人”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代代相传,陈陈相因。

1896年阴历十二月十三酉时,徐志摩降生在硖石镇保宁坊徐氏老屋的第四进楼上,其父申如25岁,母钱慕英23岁。此时,徐家已开着丝行、酱园、钱庄,由于徐星匏会经营善管理,徐氏企业被料理得有条不紊。徐家庭院是老样式,厅前的“天井”形状是扁长的,点缀着桂花、紫藤、山茶等花木,是江南水乡人家庭院的范本。

楼上婴儿降生呱呱的啼哭声,夹着女仆的吆喝“是——公——子——”,恰似一曲喜庆的乐章。星匏老人喜形于色,捋须自得。徐申如更是乐不可支,跑前忙后,整个徐家沉浸在欢乐之中。

光阴荏苒,转瞬到了1900年,志摩已是四五岁的顽童,按常规,志摩被送进家塾“破俗”。《百家姓》一读便会,《三字经》一学能诵,这是徐星匏老人最大的安慰。老人加倍疼爱志摩。在志摩六七岁时,徐星匏这位对志摩寄予厚望,为徐氏家业的振兴劳心劳力、功盛德厚、年逾古稀的长者病逝家中。那是1902年十月初七,孝子徐申如爬在床上,把病父抱在怀里,老人倚在他的身上,双眼紧闭,口里衔着一块黑色药物,回光返照,说了几句清晰的话,便去世了。志摩祖父的去世,无疑给这个殷阜的家庭带来了几丝悲凉,也少了一个宠爱志摩的人。幸赖徐志摩的祖母徐何氏,这位勤劳、慈祥、善良的徐太夫人尚在,而徐申如也已是活跃在商界的一位小有名气的商贾,徐氏企业的管理才未出现断层。

在志摩心目中,祖母是最慈善的。那时,志摩常常早晨走到祖母床前,揭开帐子柔和地叫一声奶奶。奶奶应一声,伸手到床里去摸一个蜜枣或是三片状元糕给志摩。天真的志摩又叫了一声奶奶,便出去玩了。钱慕英只此一个儿子,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可想而知。徐志摩在祖母、母亲的关照中,茁壮成长。

志摩稍长,最爱围着老仆人家麟转,爱听他给家人唱的“赞神歌”。家麟用他那并不太圆润的粗嗓子,唱着有节奏、有顿挫的诗句,赞美各种神道。什么奎星、关帝、纯阳祖师、梨山老母,虽然只能分清“浪溜圆”三字,但因为他几乎每开口必有“浪溜圆”,那唱的音调就像是在厅的顶梁上环绕着,又像是暖天的细雨似的在身上均匀地飘洒,反正听着心里就是觉得舒服,所以志摩每次总是听到甜甜地睡去为止。志摩也爱听家麟讲岳飞出世、“莫须有”冤狱、岳飞归天、东窗事发、岳雷上坟等故事。在志摩心里家麟就是故事大王,是博学得比学堂里的先生还强的人。

有时,小志摩跑到自家花园,那鲜红的月季,洁白的山茶,深红的玫瑰,丹粉的红梅,阔叶的美人蕉,还有那君子兰、鸡冠花、蟹爪菊、葵花,以及可以染指甲的凤仙花……多少次使他流连忘返。他经常缠着家麟给他讲花的习性、花的气味、花的颜色,花的这样那样,什么梅有单瓣双瓣,什么兰有荤心素心,山茶有家有野……春天暖和的时候,花园里全是花,他们家自己会做香水,就用花做。先把顶香的花一篮一篮地采下来,用一只大玻璃缸装上,盛满了,然后叫人拿一个琉璃槌子,慢慢地研捣着,像月宫里那个白兔捣玄霜似的耐心地捣着,把花朵捣成花泥,再过滤一两次,一小瓶香水,要用几千朵香喷喷的鲜花才能做成。

花园虽是志摩的乐园,可顽皮的志摩有时也会和小伙伴一起逃离花园跑得无影无踪,或是在东山拣浮石放在水中漂,或是在西山折一茎沉苇放到水里沉。当老仆人家麟跑东跑西找到他之后,他总是缠着家麟问浮石为何浮,沉苇为何沉。家麟呢,对此总会有满意的回答:“这石块呀,不安于水中幽静的生活呗,所以浮出水面,想看看这奇妙的世界。这芦苇呢,对人间的春花秋月不耐烦,所以放到水上就直往水底躲。”这些朴素的话语,在那时却开启着幼童志摩的心智,陶冶着他的性情。

P3-5

序言

君子之交

(代序)

——我与志摩

章克标

徐志摩跟我是小同乡,他是硖石镇上首富之家的大少爷,当权派绅士徐申如先生的长公子;我则是硖石乡下庆云街的小康之家子弟。有句话说:“乡下第一,镇上第七。”况且我家在乡下也不是第一,所以同他家虽然也有往来,可以说有点“世”谊,但却从小不相认识的,到了青年时期也还是不相识的,虽然庆云街上的孙荫轩伯伯是他的开蒙老师,他大概也没有下乡来向老师拜年,见面的机会是少了。读中学他在杭州府中学堂,是到西湖名胜之地去了的,我读中学是在嘉兴浙省二中,因之读书时期也碰不在一起,况且年纪相差了4岁,我读中学时,清王朝已倒,府学堂已改做省立中学了,而且又是从五年制改成四年制了。一直到我们都30岁左右,才在上海相见相识,所以都是大人了。大人不是“小人”,是“君子”,而我们之交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我相识志摩,是在邵洵美家里。因为新月书店关系,有一段时间,两人极其热络,常常在一起。我跟洵美早已很熟了,因此也同志摩常见面,谈起来,又是小同乡,但也并不叙什么乡谊,因为关于这个乡,那时我们似乎都还没有认识到乡谊的重要性和神奇性,并且尽管家里大人父辈都是朋友,这种交谊也并不传给下一辈。同志摩的交友,反而是经余姚人邵洵美而介绍的,以后大家相互也像很熟识了。

尽管熟识,却谈不上亲热,一同宴会吃饭,随意小酌也有,那是客客气气的,而且还都是有其他朋友在一起,只有两人叙叙谈谈的情况,好像没有过,大约也没有什么事体要谈。比方我为缺钱要借,也不会想到要去找志摩的,而首先去找邵洵美,况且我也根本不很愿意向人开口借钱。志摩周转不灵了,也是向邵洵美借钱,例如那次胡也频被捕,丁玲遭通缉要回湖南常德,由沈从文伴同的。沈向徐志摩借川旅费,志摩还是向洵美转借了给他们的。那时徐志摩同陆小曼已经结婚了,住在上海,有个小家庭,我也没有去过他家,因为我不喜欢去看那个被称绝代美人的。志摩在光华大学教课,还去北京大学兼课,奔波于京、沪两地之间,够忙了,不想去打扰他,就连他的在开山升天之后的开吊,我也没有去。淡到这个样子。但我较赞赏他有新思想重法度,心里想着林徽因,就跟张幼仪离异,而且后来一旦跟陆小曼结合了,也很严肃地对待这种夫妻关系。特别是对陆小曼的某些情况,他隐忍委屈,与人为善,不听从朋友劝告与之决裂,而是始终保护她,直至身遭空难而自己殒灭。终可使陆小曼深受感动,立志奋发戒绝嗜好,改恶从善,还为志摩出全集尽力,在绘画艺术上求精求进,拯救了这位一代才女。这也是志摩的伟大之处,也是别入所难以企及的。彦林先生在书中所述甚详。

我曾写一篇短文《二诗人,百年祭》,纪念郁达夫、志摩两位诞生100周年。我对志摩也有了表扬,他的作品几乎全是诗,他做的是新文学白话诗,而多半又取法国外,没有中国的古旧传统陈腐味,所以有人说,他是为新诗打开局面的人,有了他才真正有了新诗。新诗本来是新创建起来有广阔自由境地的,他能无所顾虑,驰骋这广阔的天地之中,斐然成章,自成一家,虽也只能是一个局部的角阳,但首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有了他,才有后来的许多继起者,而新诗坛才绚丽、鲜艳,百花齐放了。

对于志摩的爱国主义,历来很少提到,更谈不到宣扬了。我们现在是要大讲爱国主义的当口,徐志摩的爱国言行应该研究发掘。比如他在回国的旅途上,曾经设法揭露走私贩毒的案件,使得犯罪者在香港落入法网;又如他同恩厚之的关系,他笼集一笔巨款在乡下试办“新村”,以改善社会及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尝试;等等。我所知不多也不详,不能多说了。

彦林先生是中学语文老师,三十余岁,这是他关于徐志摩的第二本书。他自称是门外汉,可他书中内容又都是很专业的,他为文学为志摩为这本书倾尽家资,确实不易。读这本书你会获得很多有益的知识。  写这些算作序言吧。

1999年4月3日于浙江硖石

后记

《浪漫诗人徐志摩》1999年10月由文心出版社出版。该出版后,时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的吴福辉、《山西文学》主编韩石山、南通大学教授陈学勇等老师均给予肯定。2009年4月,房福贤在研究生教材《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家传记研究16讲》一书中给予评介。现由河南人民出版社蔡瑛老师策划,对该书修订再版,与《锦心秀女赵清阁》、《绮才玉貌——凤子图传》、《闲话大师陈西滢》合成“张彦林传记作品系列”。

我把近年来关于徐志摩研究的新成果补充到书中,并修订了初版中的疏漏之处。几年前我到海宁参观、收集资料,由王学海老师介绍,在虞坤林处觅到了一些珍贵的徐志摩图片,这次修订时将它们和我平时积累的图片插入书中,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修订版删去了初版中“附录二:诗友的纪念”。

感谢责编张剑英老师的精雕细琢。

书中多为一家之言,敬请方家指教。

张彦林

于淮滨彦之堂

2013年10月1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8: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