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编著的《说说中医这些人儿》是一部故事体的中医史,轻松阅读的中医史。
讲故事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方式,听故事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的一件事。
作者为我们拉开中医史的帷幕,那些曾经参与创造中医的人物都在故事中一一复活。从上古时期到封建社会,历代名医展现在我们眼前。他们是半人半神的伏羲氏,遍尝百草的神农氏,被曹操砍头的华佗……围绕着他们,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佚事,一些些鲜活灵动的坊问传闻,亦真亦幻,是真是假,列位看官,待作者一一为您讲来。
《说说中医这些人儿》这本书用活泼轻松的语言、前所未有的观点讲述中医史,说说中医这些人,带给你一个彻底不一样的中医。
作者凭借风趣诙谐的通俗语言、渊博的医学知识,为读者描画了中医几千年来的发展轨迹。吴健编著的《说说中医这些人儿》参照古今,对比中西,把枯燥的中医中药史用一个个趣味横生的小故事连缀起来,把中医史上的经典人物有血有肉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通过故事来认识人物,通过人物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本书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让读者可以在娱乐中了解国粹中医,了解中医中药发展史。《说说中医这些人儿》适合中医爱好者、中医初学者阅读。
一、莫衷一是的神话传说
医药的起源和上古人类的历史一样,基本是一抹黑,东西方概莫能外。流传下来的尽是些神话般的故事。好在学者们说,神话不可不信,不可全信。比如那场所有神话里都有的大洪水,大家就认为是存在的。
西方神话里最有名气的当属欧洲文明发祥地的希腊神话。
被尊为医神的阿斯克雷庇亚斯(Asclepius)是太阳神阿波罗(Apollo)和塞萨利公主科洛尼斯(Coronis)之子。但是科洛尼斯怀孕时,又爱上了凡人伊斯库斯(Ischys)。愤怒的阿波罗派遣妹妹月亮神阿耳忒弥斯(Artemis)射死了科洛尼斯。在火化时,阿波罗从尸体中救出了尚未出生的阿斯克雷庇亚斯,并交给了贤明的马人喀戎(Chiron)。喀戎将阿斯克雷庇亚斯抚养成人,教他学习医术和狩猎。因为阿斯克雷庇亚斯可以让人起死回生,惹恼了众神之王——宙斯,宙斯认为生命的永恒是只有神才能具有的能力,便将阿斯克雷庇亚斯升上天空,化为蛇夫座(Ophiuchus),人们此后便将阿斯克雷庇亚斯奉为医神。
相传,阿斯克雷庇亚斯曾经跟随医技高超的喀戎学医(看来因为是阿波罗的庶出,继承不了爵位,必须学点手艺混饭吃),医术非常高明。一天,他正在潜心思索一个病案时,一条毒蛇爬来,盘绕在他的手杖上,阿斯克雷庇亚斯大吃一惊,当即把这条毒蛇杀死了,谁知这时又出现了一条毒蛇,口衔药草,伏在死蛇身边,用药草敷在死蛇身上,结果死蛇复活了。阿斯克雷庇亚斯看到这一情景,立时省悟到:蛇是有毒的,可以致人于死,但蛇又有神秘的医疗能力,可以拯救人。从此以后,阿斯克雷庇亚斯去各地行医时,不但要带着手杖,而且在手杖上总是放条盘绕着的蛇。
迄今,西医的标记仍然是蛇杖。
其实比希腊更早的应该是埃及神话。
埃及神话里掌管医药的叫孔斯(Khons/Chons),他是位神太子,老爸是埃及的主神阿蒙(Ammon),孔斯主管月亮,业余爱好摆弄一下医药。没有听说过什么关于孔斯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埃及神话里面,倒是有位叫伊姆贺特普(Imhotep/Imouthis)的凡人被尊为管医药的神。
Imhotep古埃及语的意思是“平安来到的人”。他是个实实在在的人,考古学告诉我们,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7世纪。 你没听说过他?那你一定知道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印何阗!就是电影《木乃伊2》中酷酷的光头猛男。片子里把印何阗塑造成一个邪恶、法力无边的巫师,倒并不是太离谱。因为印何阗长期担任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祭司。
根据藏在卢浮宫的文物,印何阗似乎没有电影里那么高大威猛,反而显出几分瘦小和文静,但的确是个光头。
印何阗据说并非出身贵族。好在他凭自己的才干和努力成功了,一直爬到宰相的位置,曾历任埃及农业部长、最高法院院长、建设部总工程师、宗教事务总管(太阳神大祭司),业余爱好是设计金字塔。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金字塔都是他设计的。
对医药界而言,最让人吃惊的是,印何阗建立了世界上有史可考的第一家医院,并亲自担任院长。据说还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医书——《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EdwinSmith’Papyrus)。那上面据说记载了700多种药物!
不过,印何阗写的作品,为什么不叫《印何阗本草》?反而起了个很英国化的名字呢?原来艾德温·史密斯(1822.1906年)是这份写在莎草叶子上最古老医籍的第一位已知持有者,因此这份文稿以他为名。印何阗比希波克拉底的年代早了两千年,埃及医学也曾传播至希腊文明中,只是印何阗在本位主义的活动中被除名罢了。
如此看来,现代西方文明把希波克拉底作为医学之父,比希氏早两千多年的印何阗该算啥呢?起码该算西方医学的老老太爷吧。
作为后兴起的古希腊文明,它的医学从古埃及汲取了多少营养,恐怕无人知晓。即使以今天眼光来看,古埃及人在木乃伊的制作,还有写在莎草上的医学手稿里所展现的医学素养,起码在解剖学方面不是一般地强。有些关于人体结构的知识,恐怕到阿拉伯帝国的时代,才被彻底超越。只是古埃及人没有夯实他们医学知识的理论基石,或者说没有把他们的理论体系流传下来,这或许是现代医学认祖归宗于古希腊而不是古埃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埃及文明兴起的同时,两河流域的文明拉开了其繁荣期的大幕。两河流域的神话中似乎没有很精彩的医药故事,倒是著名的汉末拉比法典里,有很多条关于医患纠纷的记载。大多是关于治好了病该给多少钱之类的经济纠纷。
挑一条恐怖的:“奴隶因医生手术而死亡或致盲,医生须赔偿奴隶主全部或一半的奴隶身价,如果眼盲或死亡者为绅士,则将医生两手切落作为处罚。”
天啊!做两河流域的医生够危险的,这要是出了医疗事故还活不活啊。恐怕医生只敢给奴隶看病了。考虑到古代奴隶的地位,医生们业余爱好可能还要给各家各户的大牲口瞧个口蹄疫、望个牙口什么的。
两河流域直接描述医药的神话故事少,也没有惊人的医学考古发现。所以,真实的医疗水平我们也不清楚。非但如此,在流传下来其他传说、故事、神话中,也没有透露当时医学发展的蛛丝马迹。以至于后来希腊特产——哲学家之一的希罗多德干脆挤兑他们:“因为没有固定的医生,巴比伦人把病人领到街上,询问每个路人可有方法医疗病人。”一副病急乱投医的模样!
不过他们对药物的认识似乎还算不错。据说古巴比伦的亚述碑文曾经记载了300味以上的天然药物。有机会去伊拉克的话,我就去找找那块碑,看看到底写了哪些药物。
印度神话里,管医药的神仙为医神阿湿毗尼。在印度教神话里,医学大神——阿湿毗尼的故事也很跌宕起伏。
阿湿毗尼是万物始祖——大梵天的曾孙,太阳之神苏里耶的儿子(咋这么巧,又是太阳神的儿子)。在高傲的天神萨拉尼尤迫于父命嫁给太阳之神苏里耶时,苏里耶还是一位凡人。所以即使生米煮成熟饭,在萨拉尼尤为苏里耶生了一对双胞胎后,她还是对这桩婚事心怀不满。终于有一天,萨拉尼尤“克隆”出了另一位面貌与她一模一样的女人,萨拉尼尤要这位替身留在苏里耶身边,自己逃走。然而,娘家却拒绝收留。萨拉尼尤走投无路之下,变成一匹大嘴母马。苏里耶获悉萨拉尼尤已变成一匹牝马逃走后,思妻心切的苏里耶为了尽快找到萨拉尼尤,毅然变成一匹公马,终于在北方一个偏僻的小国找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妻子——真正的萨拉尼尤。
这时的苏里耶和萨拉尼尤都已成为四足行走的骏马。苏里耶无怨无悔,对萨拉尼尤依然痴情,他恳切地请求妻子萨拉尼尤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萨拉尼尤终于和苏里耶重归于好。这样,他们二人又以马的形象“重新结合”为夫妻。
吴健君,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系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系教师,从事《中药学》教学多年。由于多年讲授中药,从而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故其在教学之余,不断涉猎中医方面的典籍,尤其中医发展史的典籍,如《中国医学通史》,并旁及《史记》《汉书》《三国志》《晋书》中的有关中医史实。经过数年的参详,颇多收获,而后将其心得与体会,奋笔疾书,再经反复修改,寒暑几度,终于写成了一部洋洋15万字左右的书稿,名为《说说中医这些人儿》。在其即将付梓之际,余得以先睹。全书共分6章,详细介绍了中医中药的起源及发展过程中的中医学术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作者博览了大量的医籍、药典、史诗……在写作中广征博引,索奇解秘,阐微标新,发前人之所秘,补今人之所叹,融医学、药学、史学于一炉,集学术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文字通俗易懂,语言诙谐风趣,引人入胜,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
预计该书问世后,定能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成为值得广大读者收藏的一本中医文化精品图书。本书不仅能使读者获得中医药知识,还能起到宣传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作用。厥功甚伟,故乐为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