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曹昇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秦政坛二号首长奔腾跌宕的仕途传奇。

2007年中国书业年度评选“最受读者欢迎的历史小说”!

以心证史,亲历两千年来中国仕途的终极诡秘!

比《德川家康》更适合中国人吸收运用的政治权谋与人生哲学。

21世纪年轻人为官、从商、自我成功必读必鉴史书。

《流血的仕途》分上下两册,《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作者曹昇)为上册,起于李斯离开上蔡,终于吕不韦被逐出咸阳,时间跨度为十八年。

内容推荐

对千古一相李斯的解读,至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超越《流血的仕途》。

《流血的仕途》将战国末年群雄逐鹿的历史盛卷亦庄亦谐铺展开来,刻画出千古第一丞相李斯,在大秦政坛曲折、传奇的一生。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李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成就仕途理想,谨慎低调却又次次冒着杀头危险。他与史上最强悍的大老板秦始皇纠缠,与权倾天下的竞争对手吕不韦、嫪毐这样的危险政客周旋,隐忍蓄势多年,最终崛起为大秦男二号书中密布的智慧与谋略、杀伐与权术、心法与玄机,令人心惊。《流血的仕途》,不仅是一部李斯的独家仕途笔记,也是一部为官、从商、自我成功不可错失的技术集成秘籍。

读一遍参透历史,读两遍醒悟人生。看李斯在大转折期的官场生存智慧,发现两千年来中国仕途的终极诡秘!

本书分上下两册,《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为上册,起于李斯离开上蔡,终于吕不韦被逐出咸阳,时间跨度为十八年。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的作者是曹昇。

目录

第一章 一个普通青年的觉醒

第二章 谁的咸阳?

第三章 吕不韦的前世今生

第四章 强者,更强者!

第五章 相府突围

第六章 李斯的精心布局

第七章 王者现身

第八章 最漫长的一天

第九章 李斯的重大转折

第十章 合计同谋

第十一章 一场夺权实验

第十二章 军权之争

第十三章 神秘来客

第十四章 英俊王子

第十五章 王室惊变

第十六章 危机中的咸阳

第十七章 成蟜之败

第十八章 权力蛋糕再分配

第十九章 嫪毐之叛

第二十章 王者立威

第二十一章 嫪毐之死

第二十二章 母子决裂

第二十三章 归去来兮

第二十四章 吕不韦的背影

试读章节

有些人上厕所只是为了清空肚腹,有些人却可以在清空肚腹之余,悟出来一番道理。这不,李斯在畅快淋漓地解决了内急问题之后,一边系着裤带往回走,一边悲叹起厕所里那几只惊恐的老鼠来:它们“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推此及彼,自己所管粮仓里的老鼠,却可以“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同样都是老鼠,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李斯是一个极其认真的人,他决定将厕鼠和仓鼠的贫富差距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为此,他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很简单:他把仓鼠抓住,关在厕所里,再把厕鼠抓住,关在粮仓里。三天之后,他来检查实验成果。结果如下:曾经的仓鼠现在也开始“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曾经的厕鼠现在则“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见到此情此景,李斯不由百感交集,说出了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第一句台词:“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通过这次实验,李斯明白了一个道理: “鼠在所居,人固择地。”他开始反省自己迄今为止的一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活了二十多年,都活了些什么?看看自己身边,尽是庸庸碌碌之徒,难道我也要和他们一样,朝生暮死,无声无息?一想到此,李斯浑身泛起一阵神圣的战栗。他趴到地上,一阵干呕。

大丈夫于人世间,有两个问题必须问问自己:活着时怎样站着?死去时怎样躺着?留在上蔡郡,他注定将一事无成。他将被胡乱埋葬在某个乱坟堆里,他的名字只会被他的儿女们偶尔提起,而等到他的儿女们也死去了,他的肉体也早已在棺椁里腐朽烂透,他的名字也将不会被世间任何一个人所记起。到那时,上天入地,也找不到半点李斯曾存在过的痕迹。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一股熊熊的野心之火燃烧在李斯死寂了二十余年的心中。他感觉到,名利的野兽正在他的体内苏醒,并向他发号施令。而他,也将乐意遵从。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于是,李斯作出了一个决定:离开偏僻贫瘠的上蔡郡,到能让他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地方去。

果断和决绝是李斯一贯的作风。他在同事们的一片惋惜声中,辞去了为众多乡亲羡慕的公务员一职。他要到兰陵去,他听人说过,兰陵有一位当代的圣人——荀卿荀老夫子。他要去投奔他,学习帝王之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的头脑和智慧,便是他仗以扬名立万的武器。

李斯辞职之后,才将他的决定告诉他那可怜的妻子。可怜的妻子吓坏了,然而丈夫的意愿又怎能违背?她一边为丈夫收拾包袱,一边流着眼泪。两个年幼的儿子问:“阿妈你在做什么?”她说道:“阿父要出远门去了,要很久才能回来。”妻子将收拾好的包袱递到李斯手里,小声问道:“万一事情不成呢?,,

李斯歉疚地望着妻子,说:“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去试一试,就算我不能证明我可以,那也要证明我不可以。”

李斯摸了摸儿子的脑袋,以为告别。最小的儿子刚学会说话不久,他仰望着自己的父亲,脆声说道:“阿父,等你回来了,我们再到城外逮兔子去。”

李斯眼眶一热。他不许自己犹豫,背上包袱,夺门而去。

第一次出门远行的李斯,心里忐忑不安。妻子为他新做的草鞋在崎岖坎坷的道路上留下浅浅的脚印,他正在一步步离开娇妻和稚子,一步步离开故里和亲朋。他已无法回头。这是一次冒险,这是一次赌博。

涉过了三千道水,问过了十万回路,李斯日夜兼程,终于在大半个月之后,到了兰陵。进城之前,他就着溪水洗了一把脸,只见水中的人儿,脸色憔悴,满眼红丝,面容平静,无悲无喜。

兰陵的繁华富丽,远非上蔡郡所能比拟。马可·波罗惊羡于我中华天朝的锦绣河山和风流人物时的心情,想来和此时的李斯相差无几。李斯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和前后左右那些衣冠华丽、外貌潇洒的兰陵市民比较起来,他是那么寒酸和不起眼。然而,每当有人对他这个乡下人投来惊异的一瞥时,李斯都会以强硬的目光和他们对视,同时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这些人也不过尔尔,只如粮仓里的老鼠,寄生在一个好地方而已。倘把他们置于茅厕之中,也就是食不洁的厕鼠罢了。”如此一想,李斯的头颅便在光天化日之下骄傲地昂了起来。

李斯找人打听荀卿的住处。那荀卿乃是一代学术宗师,全兰陵城的荣耀,问谁谁知道。有几个好心人见李斯是从外地来的,还硬是把他一直领到苟卿的家门口,弄得李斯非常不好意思。

这个时候,荀卿已经从兰陵令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专一心思,著书育人。他和孔子一样,“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是以,尽管囊中羞涩的李斯交纳的学费少得可怜,荀卿依然将他收为弟子。李斯温暖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万世师表。

跟随荀卿学习的弟子,虽然不及孔子门下的三千之数,但千八百人还是有的。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苟卿将这些弟子按知识水平分成不同的等级,类似于今天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李斯安顿好了之后,荀卿对他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看看到底该将他分到哪个等级。然而,李斯并不是一个考试型的学生,出来的成绩甚是糟糕。尽管他那一手妙绝人寰的小篆书法看得苟卿三月不知肉味,但是荀卿还是将李斯分到了最低级别的专科班。

至此,李斯遇到了他出门远行以来的第一次挫折。

其实,论智慧和武功呢,李斯一直都比荀卿门下的那些弟子高那么一点点,无奈一次考试考砸了,便沦落到最受歧视的专科班去了。更要命的是,由于苟卿先生的精力所限,专科班的任课老师并不是苟卿先生本人,而是他带的那几个博士生。

李斯灰心丧气,几次想回上蔡郡拉倒。然而,他觉得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走了,实在太没有志气。他酝酿着滔天的怒火,寻觅着泛滥的发泄。

这一天,机会来了。荀卿先生开大课,所有的弟子聚集一堂,聆听教诲。

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一个大院子,黑压压地坐满了人,阳光在头顶明媚着。为了让荀卿先生的话传遍院子的每个角落,弟子们早提前把树上的知了捉了个干净,屋檐上的鸟窝也给捅了,偌大的院子,像一台被按过静音键的万丈彩电,阒然无声。

荀卿先生清清喉咙,登台开讲道:“人之初,性本恶。”话音甫落,一人长身而起,朗声接道: “人之初,性本善。”荀卿先生循声望去,哦,原来是那个小篆写得极好的李斯。

荀卿先生又道:“先有鸡。”

李斯道:“先有蛋。”P2-4

序言

动笔写作《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是在2006年初。

当时的想法十分简单,仅想围绕秦帝国丞相李斯的一生,写一则中篇随笔而已。当文章前几部分连载于天涯“煮酒论史”时,读者们的热情远远超乎我的预期,更给予了许多我本不配拥有的赞誉,从而让我平添了膨胀的野心和虚妄的勇气,于是越写越庞大,越写越不可收拾,终至竟成此书。

李斯出身于社会底层,年轻时只是楚国一个看守粮仓的小吏。出于对人生价值的敏感,对个体存在的焦虑,他义无反顾地走出了故乡上蔡,来到秦国的都城咸阳,开始为梦想而冒险,为命运而抗争,最终从一介贫贱布衣,跃升为秦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并影响了中国未来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这当中,李斯经历了怎样的奋斗历程,他又是如何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在史书里,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有诸多未尽之处,让人难以满足。本书试图采用镜像法则,站在李斯的角度,以正史记载为基准,正史不到之处,则辅以合理的推断和揣摩,接续空白,贯串前后,对李斯的一生进行详尽还原,使之丰满而完整。

李斯的一生,从战国末年延续至秦帝国。这一时代,上接春秋,下开汉唐,为中国历史之关键转折。而要游历这一辉煌的时代,再没有比李斯更为合适的导游了!其时的重要人物,如赢政、吕不韦、韩非、蒙恬、赵高等等,或和李斯利害纠缠,或和李斯恩怨不休;其时的重大事件,如吕不韦专政、姆毒谋反、赢政收权、谏逐客书、统一战争、废除封建、焚书、坑儒、二世之立等等,李斯或亲身经历,或一手促成。可以说,了解了李斯,也就在相当程度上了解了那个传奇的时代。

本书的写法,和通常的历史小说不同。我无意将历史简化为一桩桩斑驳往事的罗列。古人已远,但他们曾和今天的我们一样,也会体验到压力、愤怒、绝望,也会感受愉悦、幸福、狂喜。不仅李斯,也包括赢政、吕不韦、韩非、蒙恬等人,正因为他们那颗曾经火热跳动的心,这才跳跃出那个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而我写作的目标,便是临摹他们的思绪,重温他们的心迹,和读者一起“以心证史”,仿佛亲历,而不是只站在遥远的地方冷眼旁观。

本书之写作,并不囿于历史,而是时常跳出,生发开去。古今中外,多有征引,连类属比,求深求趣。而这也可勉强算是本书的风格吧!

本书分上下两册,此为上册,起于李斯离开上蔡,终于吕不韦被逐出咸阳,时间跨度为十八年。

由于水平所限,谬误难免,还望读者不吝指正。

曹舁

2007年4月26日于杭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