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写的《岁月书香——百年中华的书人书事(4集)》收入了中华书局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出版物的相关人员(员工、作者)在从业生涯中或图书出版过程中的经历、轶事、趣闻、掌故,如:李一氓、李侃、黄永年、容庚、任继愈等。一编在手,既是增广见闻、开拓视野的有益读物,又是反映中华书局百年历程中中坚力量、优秀图书的珍贵史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岁月书香(百年中华的书人书事4集)(精)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中华书局编辑部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写的《岁月书香——百年中华的书人书事(4集)》收入了中华书局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出版物的相关人员(员工、作者)在从业生涯中或图书出版过程中的经历、轶事、趣闻、掌故,如:李一氓、李侃、黄永年、容庚、任继愈等。一编在手,既是增广见闻、开拓视野的有益读物,又是反映中华书局百年历程中中坚力量、优秀图书的珍贵史料。 内容推荐 2012年,中华书局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一百年历程,数万种图书,构筑起中华学术文化的共同家园,而根植其间的,正是那些世代相传的书人与书事、精神和情怀。为此,中华书局编辑部特别编选了《岁月书香——百年中华的书人书事》这部系列文集,跟大家一起回望时光的斑斓,追怀先辈的风雅。 这部系列文集分为四集,所选文章大体以人物和事件的时代为序,以开创基业、建国之初、“文革”期间和改革开放四个历史阶段划分。选文的标准,侧重内容的可读性,增广见闻,以备故实,涉及书局变迁、转型等重大事件,以及那些跟书局休戚与共的作者、编辑,那些图书、刊物背后的故事。 本书是《岁月书香——百年中华的书人书事(4集)》,涉及人物有:李一氓、李侃、黄永年、容庚、任继愈等。 《岁月书香——百年中华的书人书事(4集)》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目录 李一氓同志与《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 存亡续绝 嘉惠后学——李一氓同志与《古逸丛书三编》 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回归记——我与中华书局的一段因缘 感念振甫师——兼怀钱锺书先生 春雨润物细无声——周振甫先生琐忆 我与中华书局 李侃与中华书局几部书的编辑出版 我与中华书局 智慧澄明愿力宏——深切怀念任继愈先生 我与中华书局的深情厚谊 追忆黄永年先生 我与中华书局的人和事 难忘的往事 一以贯之地培养作者——一面,一指,一种杂志 我与中华书局的友谊和学谊 容庚先生与《金文编》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出版的前前后后 谈《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回忆《李太白全集》的出版前后 我和中华书局因陆游结缘 温馨的回忆,欣慰的纪念——写在《王力古汉语字典》出版之际 不得不说的话——关于“新编诸子集成” 二十六年间——记《大唐西域记校注》的出版兼怀向达先生 影印出版《清实录》的底本选择——兼缅怀赵守俨先生 我与《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文字因缘 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的经历和体会 新编《孙中山全集》出版的前前后后 关于《中华民国史》 黄仁宇、黄苗子和我——记《万历十五年》在中华书局的出版 走进中华——《学林漫录》忆旧及其他 回味是美好的——参与创办《文史知识》纪事 风华正茂的歌声 试读章节 李一氓同志是革命老前辈,名字我早已熟知,工作上的接触是在1964年初。那时胡愈之同志为团长(中尼文化友好代表团),去尼泊尔王国访问,我是成员之一。临行前,一氓同志约我们全体团员见了一面,谈话中,他叮嘱代表团到尼泊尔遇到有关佛教的重要资料可以买一点,钱不够,由使馆解决。当时他在国务院分工主管外事工作,除了注意政治、经济,还关心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去尼泊尔加德满都,逛书店,买了一部意大利藏学专家杜齐(Tucci)的书,这部书在欧洲已不易买到,现在该书充实了我们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图书馆。 “文化大革命”初期,有时在广安门中医研究院针灸科看病时遇到,都在困境,都在患病,打过招呼,未多谈。 游黄山始信峰,有一块二尺见方的石刻,是李一氓同志的作品。我对一氓同志的革命经历、文学修养又加深了一层认识。 1977年以后,我从北京大学搬到三里河南沙沟宿舍,与中央档案馆曾三同志经常过从,曾三同志谈到他与一氓同志在下放时的生活片断,我对一氓同志的严肃认真的作风又多了一分了解。 在1981年,国务院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李一氓同志主持这项工作。我与哲学组的几位同志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我提出了整理、编辑《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的计划。这次会议使人感到振奋、鼓舞。制订计划,不是修修补补,零敲碎打,而是有计划、按学科门类、有系统地进行整理。李一氓在会上正式提出,整理古籍,不限于传统的经史子集,佛藏、道书也是中国古籍,也要一并考虑。像他这样高瞻远瞩的见解与气魄,比清朝《四库全书》的编纂者的见解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四库全书》把佛、道二教典籍摒斥于传统文化圈以外,只在“子部”门类占了很小一部分。《四库全书》轻视佛、道二教的编辑原则并非首创,《隋书》载王俭的《七志》以道佛附见,合为七门。阮孝绪《七录》以佛录第六、道录第七。《隋志》则于四部之末附载道经、佛经总数,《唐志》以下,有经目而不详。这说明儒家传统观念,怀有门户偏见,认为佛、道典籍价值不大。 只有无产阶级具有宏大开阔的胸怀,不带有门户偏见,以继承全人类文化为己任,凡是有价值的文化遗产,都要重视、研究、吸收。佛、儒、道三家在中国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释迦牟尼、孔子、老子并称“三圣”,佛教、道教的影响已深入到千家万户,它渗透到中华民族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研究中国文化,只看到儒家的经史子集,而看不到佛藏、道书就不全面。 在李一氓主持的古籍整理工作,给佛教典籍的整理工作以充分重视,体现了党的文化方针的正确。佛教典籍数量相当多,初步检查,佛书约有2400余种,23000卷以上,数量约当《四库全书》的四分之一。 会议期间,我把酝酿了多年,整理一部新编的大藏经的计划写了出来,交给了大会。我根据现在世界通行的大藏经的情况,认真地考虑,觉得它们有严重缺点,编排有缺点,收录也不完备。像日本大正大藏经出版时,尚未发现山西《赵城金藏》,《房山石经》也未发现。我们新编的大藏经,第一要做到收集齐全,不使遗漏;第二要做到版本精善。我们以《赵城金藏》为底本,再以《房山石经》、《崇宁藏》、《资福藏》、影宋《碛砂藏》、《永乐南藏》、《径山藏》、《清藏》、《高丽藏》八种版本会校。《赵城金藏》与《房山石经》都是稀世珍本,从未向世界全部公开过。这八种会校本大体上反映了从隋唐到清朝一千多年间我国大藏经的面貌。《赵城金藏》为底本的价值在于它是北宋《开宝藏》的复刻本,每版二十三行,每行十四字。在《开宝藏》散失殆尽的情况下,《赵城金藏》在校勘和版本方面都具有无比优越性。我国现存的众多大藏经中,未经传世的还有《房山石经》、《辽藏》、《元官版藏经》、《洪武南藏》、《武林藏》和《万历藏》六种。其中所收典籍均少于《赵城金藏》(《赵城金藏》近七千卷,现存有五千八百余卷)。《赵城金藏》有缺佚,可用《高丽藏》补足,这两种大藏经同是《开宝藏》体系的复刻本,版式相同。有了一部《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等于同时拥有八种善本的大藏经。八种大藏经汇集于一编,这是过去任何公私藏书家都办不到的。 像这样一项浩大工程,整理、普查全部佛藏资料,全部典籍如果编辑完成后,所收典籍当在二万卷以上。这项工作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项壮举。它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整理古籍的新水平。 P1-5 序言 百年岁月 一脉书香 岁月波澜,书香绵延。2012年,中华书局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这是中华同人与广大作者、读者共同的节日。一百年历程,数万种图书,构筑起中华学术文化的共同家园,而根植其间的,正是那些世代相传的书人与书事、精神和情怀。为此,我们特别编选了这部系列文集,跟大家一起回望时光的斑斓,追怀先辈的风雅。 这部系列文集分为四集,所选文章大体以人物和事件的时代为序,以开创基业、建国之初、“文革”期间和改革开放四个历史阶段划分。选文的标准,侧重内容的可读性,增广见闻,以备故实,涉及书局变迁、转型等重大事件,以及那些跟书局休戚与共的作者、编辑,那些图书、刊物背后的故事。限于篇幅,总体而言,选文详远略近;部分文章采用了节选的方式,在不影响文义的前提下做了必要的技术处理。还有一些偏重学术、兼具书评性的文章,此次未能收录,将另外编选刊行。所选文章因为写作或发表于不同年代,叙事或欠完整,语境容有差异,我们尽可能保留了原文写作时问,附注文章出处,供读者参考。 历史的印迹,在我们的脚下延伸。这部小书,只是百年中华一路前行的一个侧影,愿这百年岁月,一脉书香,常驻心间。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2年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