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举足轻重的一张报表,你是“怠慢”不得的。其中蕴涵的数据关系千丝万缕,一不留神就将企业中的“秘密”展示在众人眼底。资产负债表里众多的项目,它们对应的数字背后真正显示了哪些重要的“内情”?在这里略微列举几个重要的项目进行分析说明。
(1)资产类“重点击破”。
首先列举几个资产类的项目,并对这些项目作简要说明。
①有关现金项目。在财务分析中,“现金”有四种概念:现金1=库存现金;现金2=货币资金;现金3=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现金4=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由于应收票据可以贴现,可以背书转让,应收票据实际上就是“现金”。
广义来看,现金项目包含有三个主要项目:“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
“现金分析”主要是结构分析,即将企业“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情况加以比较。当“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显著超过同行业的一般水平,则说明现金过多,企业需要为超额储备的现金找一个出路,以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当“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显著低于同行业的一般水平,则说明企业现金存量不足,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②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该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预收款项”项目内填列。
说得更加确切、直白一些,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应收账款的增加能够扩大企业的销售,增加企业的盈利,但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如坏账成本、收账成本、资金占用成本等)。因此,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的成本之间作出权衡,以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由于只有最终能够转化为现金的应收账款才是有价值的,而那些预期无法转化为现金的部分就是无价值的。因此,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方一个非常大的风险点。倘若企业有过多的应收账款,一方面由于对流动资金的大量占用,企业为了克服现金流量不足的压力,不得不增加有息负债的规模,从而使企业负担的财务费用迅速上升;另一方面其坏账准备的计提将使企业负担的资产减值损失迅速上升,从而给企业业绩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迅猛增长的应收账款往往预示着业绩风险。
那么,以什么为标准判断应收账款是过多还是过少呢?实务中主要是通过比较分析、结构分析、比率分析来判断。
所谓比较分析,就是将应收账款的变化与销售收入的变化加以比较。一般说来,应收账款与销售收人规模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当企业放宽信用限制时,往往会刺激销售,但同时也增加了应收账款;而企业紧缩信用,在减少应收账款时又会影响销售。因此,如果应收账款的增长率明显大于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则说明应收账款过多。
所谓结构分析,就是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即结构)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情况加以比较。一般来说,每一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资产结构。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显著超过同行业的一般水平,则往往说明应收账款过多。
所谓比率分析,就是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情况加以比较。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一段时间内的(信用)销售额,除以同期内流通在外的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显著低于同行业的一般水平,则往往说明应收账款过多,周转过慢。
从上面的分析看来,倘若应收账款过多,这也会成为企业面临的最严重的财务风险之一。
此外,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中,除了采用比较分析、结构分析和比率分析来判断应收账款是否过多之外,还应进行账龄分析和对象分析来进一步判断应收账款的风险。
应收账款的账龄,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从销售实现、产生应收账款之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所经历的时间;简而言之,就是应收账款停留在企业账簿上的时间。在分析应收账款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财务报表附注,了解应收账款的账龄情况。一般来说,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在企业正常信用期限范围内;1~2年的应收账款虽属逾期,但也属正常;2—3年的应收账款风险较大;而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通常回收的可能性极小。
由于交易对象的信用程度是应收账款风险性的根本来源,因此,在分析应收账款时,在对会计数字层面的趋势变化、结构、比率和账龄了解之后,一定还要仔细分析财务报表附注,了解是谁欠了企业的钱。在对应收账款对象进行分析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包括:
a.债务人的区域性。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法制环境以及特定的经济状况等条件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企业信用状况会不同。
b.债务人的财务实力。评价债务人的财务实力,需要了解债务人的财务状况。简单的方法是查阅债务人单位的资本实力和交易记录,用这种方法可以识别出一些皮包公司,或者,根本就是虚构的公司,以发现会计信息的失真之处。
c.债务人的集中度。应收账款的集中度风险表现在由于某一个主要债务人支付困难而导致较大比例的债权面临无法回收的风险。要规避债务人集中风险,就需要采取措施使债务人分散化,这和业务多元化以规避业务单一风险的道理是一样的。
③长期股权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反映企业期末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实际价值。该科目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任何投资活动必然含有风险,虽然投资者都有追求高收益的倾向,但同时一般又都希望避免风险,特别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时,不会只考虑收益率的高低,而会在考虑投资活动期望收益的同时,还考虑其所含有的风险;风险与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风险和收益的基本关系是风险越大,要求的收益率越高。各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是不同的,在投资收益率相同的情况下,人们都会选择风险小的投资,结果竞争使其风险增加,收益率下降。最终,高风险的项目必须有高收益,否则就没有人投资;低收益的项目必须风险很低,否则也没有人投资。风险和收益的这种联系,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因此,理性的企业在投资上,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
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战略的会计表达,对投资目的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深入把握其经济含义。
由于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布局与企业的资源优化整合、发展方向等战略意图密切相关,这要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分析做到长期与短期、战略与策略的两个紧密结合,从长期股权投资的静态分布和动态衍化中去充分挖掘和把握企业的价值。
高质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该表现为:投资的结构与方向体现或者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相符;投资收益的确认导致适量的现金流入量;投资收益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相符;外部投资环境有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P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