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近乎昙花一现的创作活动持续了不足20年,即从1863年的落选者沙龙到1883年马奈辞世的那段时期。
今天的人们看到印象派作品居然价值连城时,热衷道听途说就往往会使人们过分夸大印象派画家在其事业初期所经历的各个方面的困难。本书既不讲述印象派的历史,亦非印象派画家的传记集,其宗旨在于再现那些以落选者沙龙为起点、开始向始终受到官方保护的没落学院派发起进攻的画家的生活和创作状态。
印象派画家的历史往往被蒙上传奇的面纱,致使真实扭曲变形。将印象派画家从传说中脱离出来、还他们于真实的日常生活之中,使读者能够以全新的角度评价和欣赏法国艺术史上那个独特的时期,这就是本书的目的。
人们可能认为,关于印象派及印象派的始创画家,我们已经无所不知了。但当涉及印象派画家的生活、涉及他们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的精神和心理活动时,我们却惊讶对于他们的了解是支离破碎的。有关印象派的故事数以百计,有关印级派画家的专著数量更多,但对于他们的生存环境以及他们最平常的生活的研究却非常罕见。我们只能靠收罗零散信息以求得到一个整体印象。于是,我们吃惊地发现,这些画家身上明显带有某种东西,它们持久地存在着,却一直隐而不现,直到有一天突然进发出来。这些东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判他们的创作活动。
印象派近乎县花一现的创作活动持续了不足20年,即从1863年的落选者沙龙到1883年马奈辞世的那段时期。如果说在这以后,印象派仍然在更广泛的范围里起伏持续的话,马奈、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德加、塞尚、西斯莱和英里索却早在他们当中的多数人离世前很久就销声匿迹了。有一个例子足以说明这种情况:1926年高龄去世的克洛德·莫奈就亲眼目睹了与其写实主义氛围向悖的种种绘画运动的兴起:法国的独立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观实主义……等等画派的画家甚至将莫奈的观点当成嘲笑对象。
本书既不讲述印象派的历史,亦非印象派画家的传记集,其宗旨在于再现那些以落选者沙龙为起点、开始向始终受到官方保护的没落学院派发起进攻的画家的生活和创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