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书,传播久远,注家亦多。举其要者,如晋代郭象注庄(《郭子翼庄》)、唐代成玄英《庄子注疏》、陆德明《庄子音义》、清代王夫之《庄子解》、王先谦《庄子注》以及郭庆藩的《庄子集释》,多为当今读庄习庄者引述。由于郭庆藩本最为详明,所以本书选文以此为底本(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版),引述他本异文,则于注中说明。本书选文,偏重内七篇,其中前三篇全文收录,后四篇去除少量疏散或疑为衍文、注文的文字。外篇与杂篇均为选录,惟杂篇中的《渔父》篇为一完整故事,《天下》篇堪称先秦学术小史,所以也全录其文字。
前言/1
内篇
逍遥游/1
北冥有鱼/1 小大之辩/3 尧让天下/6 肩吾问于连叔/7
用大与无用/9
齐物论/12
南郭子綦/12 大知闲闲/15 莫若以明/18 道通为一/21
万物与我为一/25 尧问于舜/28 暂缺问乎王倪/29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30 罔两问景/34 庄周梦蝶/34
养生主/35
缘督以为经/35 庖丁解牛/36 右师与泽雉/38 秦失吊老聃/39
人间世/41
颜回见仲尼/41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46 栎社树/50 支离疏/52
楚狂接舆/52
德充符/54
兀者王骀/54 兀者申徒嘉/57 兀者叔山无趾/59
卫人哀骀它/60
大宗师/64
古之真人/64 死生命也/66 南伯子葵问乎女偶/69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相与语/71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相与友/72
坐忘/75
应帝王/77
蒲衣子对智缺言/77 肩吾见狂接舆/77 无名人答天根问/79
阳子居见老聃/80 郑巫季咸/81 混沌之死/84
外篇
骈拇/86
骈拇枝指出乎性/86 大惑乱性/89
马蹄/91
伯乐治马/91
胠箧/93
胠箧与窃国/93 至德之世/96
在宥/98
老聃答崔瞿问/98 广成子/100 云将东游/103
天地/105
夫子论道/105 玄珠/108 许由戒尧/109 华封人喻尧/110
汉阴丈人/111 谆芒东之大壑/114
天道/116
天道/116 天乐/117 舜问于尧/118 士成绮见老子/119
世贵道者书/121 轮扁答桓公问/122
天运/123
大宰荡问仁于庄子/123 黄帝论乐/125 师金言礼/129
孔子见老聃/132
秋水/138
秋水时至/138 掐井之耄/145 钓于濮水/147 惠子相梁/148
游于濠梁/149
至乐/150
庄子妻死/150 观化/151 髑髅/152 鲁侯养鸟/154
达生/155
疴偻承蜩/155 没人操舟/156 田开之对周威公问/158
祝宗人说彘/159 纪治子养斗鸡/159 梓庆削木为镰/161
东野稷见庄公/161 工任旋/162
田子方/163
田子方侍坐/163 温伯雪子适齐/165 宋元君/166
文王观于臧/167 伯昏无人/169 肩吾问于孙叔敖/170
知北游/171
知北游于玄水/171 老聃言至道/174 庄子论道/176
老龙吉/179 泰清问道/180
杂篇
徐无鬼/182
徐无鬼见魏武侯/182 黄帝问途于童子/185 庄子与惠子论射/186
匠石运斤/189 管仲答齐桓问/190 吴王射狙/190
南伯子綦隐几而坐/192 仲尼之楚/192 九方欧相面/194
外物/196
外物/196 庄周家贫/198 任公子钓/198 儒以诗礼发冢/200
老莱子说仲尼/200 宋元君梦神龟/202
寓言/203
三言/203 曾子再仕/205 颜成子游/206 罔两问景/207
阳子居遇老子/208
渔父/210
渔父/210
天下/215
天下之方与道术之本/215 墨翟、禽滑嫠/217 宋钎、尹文/219
彭蒙、田骈、慎到/220 关尹、老聃/222 庄周道术/223
惠施多方/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