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编著的《如果我当教师》内容介绍:叶圣陶从不做“学究式”的概念推演和“书斋式”的坐而论道,而是深入植根中国教育实践的土壤,始终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提出、探索和回答教育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学履历,从教学活动到编辑出版多种深受欢迎的教科书和中学生课外读物,从学校微观教改到关注全局教育问题,70年的教育生涯,使叶圣陶对教育教学获得了一般人难以比拟的丰富实践体验。问题就是课题,挑战就是机遇,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和不断回应,也成就了叶圣陶教育思想可贵的实践性品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如果我当教师 |
分类 | |
作者 | 叶圣陶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叶圣陶编著的《如果我当教师》内容介绍:叶圣陶从不做“学究式”的概念推演和“书斋式”的坐而论道,而是深入植根中国教育实践的土壤,始终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提出、探索和回答教育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学履历,从教学活动到编辑出版多种深受欢迎的教科书和中学生课外读物,从学校微观教改到关注全局教育问题,70年的教育生涯,使叶圣陶对教育教学获得了一般人难以比拟的丰富实践体验。问题就是课题,挑战就是机遇,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和不断回应,也成就了叶圣陶教育思想可贵的实践性品格。 内容推荐 叶圣陶编著的《如果我当教师》内容介绍:叶圣陶从不做“学究式”的概念推演和“书斋式”的坐而论道,而是深入植根中国教育实践的土壤,始终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提出、探索和回答教育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学履历,从教学活动到编辑出版多种深受欢迎的教科书和中学生课外读物,从学校微观教改到关注全局教育问题,70年的教育生涯,使叶圣陶对教育教学获得了一般人难以比拟的丰富实践体验。问题就是课题,挑战就是机遇,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和不断回应,也成就了叶圣陶教育思想可贵的实践性品格。一起来翻阅《如果我当教师》吧! 目录 导读:重新“发现” 辑一 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如果我当教师 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节选) 小学教育的改造(节选) 教育与人生 读《教育杂志·读经问题专号》 给与学生阅读的自由 革除传统的教育精神 主人翁的教育 教育改造的目标 根本的改革 “生活教育”——怀念陶行知先生 如果教育工作者发表《精神独立宣言》 辑二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受教育跟处理生活 读教科书不是最后目的 改善生活方式(节选) 德目与实践 习惯成自然 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新精神 辑三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学习”不只是“记诵”(节选) 受教育的与改革教育 自力二十二韵——为《人民教育》月刊作 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讲和教(《晴窗随笔》之四) 读书和受教育 教育杂谈——在民进外地来京参观教师茶话会上的讲话 辑四 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 成功的喜悦 关于禁止读小说(《给教师的信》之四) 改革艺术教育 排除“空瓶子观点” “瓶子观点” 培养青少年的创造精神 给少年儿童更多的课外读物(节选) 读书二首(应祖璋嘱,题赠闽省之科普刊物) 吕叔湘先生说的比喻 辑五 德育总跟智育、体育结合在一起 “教育的目标”的问题 专供学生应试用的书籍 新的学年(节选) 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德智体三育(《晴窗随笔》之一) “非重点”(‘晴窗随笔》之十一) 体育·品德·美(《晴窗随笔》之十三) 我呼吁 辑六 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节选) 诚实的自己的话(《作文论》之二) 源头(《作文论》之三) 驱遣我们的想象[《文艺作品的鉴赏)之二(节选)] 训练语感(《文艺作品的鉴赏》之三)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读些什么书 认识国文教学——《国文杂志》发刊词 读《经典常谈》 论写作教学(节选) 辑七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教师问题(节选) 教师的修养(节选)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小学教师的工作 多刺目的两个字呀(《给教师的信》之一) 关于师范教育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试读章节 我现在不当教师。如果我当教师的话,在“教师节”的今日,我想把以下的话告诉自己,策励自己,这无非“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意思。以前种种是过去了,追不回来了,惭愧是徒然,悔恨也无补于事·让它过去吧,像一个不愉快的噩梦一个样。 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的喊一声,而是出于衷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赢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做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 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将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人手,但硬是要养成,决不马虎了事。譬如门窗的开关,我要教他们轻轻的,“砰”的一声固然要不得,足以扰动人家的心思的“咿呀”声也不宜发出;直到他们随时随地开关门窗总是轻轻的,才认为一种好习惯养成了。又如菜蔬的种植,我要教他们经心着意的做,根入土要多少深,两本之间的距离要多少宽,灌溉该怎样调节,害虫该怎样防治,这些都得由知识化为实践;直到他们随时随地种植植物,总是这样经心着意,才认为又养成了一种好习惯。这样的好习惯不仅对于某事物本身是好习惯,更可以推到其他事物方面去。对于开门关窗那样细微的事,尚且不愿意扰动人家的心思,还肯作奸犯科,干那些扰动社会安宁的事吗?对于种植蔬菜那样切近的事,既因工夫到家,收到成效,对于其他切近生活的事,抽象的如自然原理的认识,具体的如社会现象的剖析,还肯节省工夫,贪图省事,让它马虎过去吗? 我当然要教小朋友识字读书,可是我不把教识字教读书认作终极的目的。我要从这方面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有一派心理学者说,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所以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一个词儿,不但使他们知道怎么念,怎么写,更要使他们知道它的含义和限度,该怎样使用它才得当。一句句子,不但使他们知道怎么说,怎么讲,更要使他们知道它的语气和情调,该用在什么场合才合式。一篇故事,不但使他们明白说的什么,更要借此发展他们的意识。一首诗歌,不但使他们明白咏的什么,更要借此培养他们的情绪。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 我决不教小朋友像和尚念经一样,把各科课文齐声合唱。这样唱的时候,完全失掉语言之自然,只成为发声部分的机械运动,与理解和感受很少关系。既然与理解和感受很少关系,那末,随口唱熟一些文句又有什么意义?P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