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没有人会去琢磨怎么开始进行“早期教育”,妈妈们只顾着吃吃睡睡,爸爸们则刚开始学习抱婴儿。他们诚惶诚恐地将婴儿托举着,手臂僵硬,姿势怪异。如果你让这些爸爸们抱一会儿婴儿,他们会连呼吸都不敢大声,就像被人点了穴一样僵直在那里。
尤其是在第一个月,这是一个完全改变家庭轨道的月份,尽管你在宝宝出生前做了很多准备,热烈欢迎这个家庭新成员大驾光临,但真到了这一天还是会手忙脚乱,很不适应。
我的女儿淇淇出生已经快两个月了,这位“涉世未深”的小家伙头脑简单,没有任何烦心的事情,吃饱喝足倒头就睡,她并没有意识到人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从一出生就开始,而这个“教宝宝学习”的光荣任务最好是落在爸爸的肩上,因为我要做的就是吃好喝好睡好心情好,以保证奶源供应充足,宝宝健康成长!
爸爸多闲啊,每天不用喂奶,也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不用想将来怎么减肥。在这么闲的情况下,应该学习如何陪宝宝玩,对宝宝进行有益的智能开发。
那么,宝宝都是通过什么来学习的呢?
感官。
人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有:触觉,在学习通道中占37%的比重;其次是听觉,占34%;最后是视觉,占29%。
对于婴幼儿而言,触觉是最重要最敏感的,遍及全身。毫无疑问,婴儿抚触是必不可少的,是父母们必须学习的。除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游戏1 柔软海洋球(触觉游戏)
我们让两个月大的小淇淇安静下来,仰躺在床上,并且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或者歌谣,轻声呼唤小淇淇的名字:“淇淇,拍,拍;爸爸,爱,爱。”我用海洋球轻拍小淇淇的手背,每次3下,每两次为一组,左右手各6次。(图1)
刚开始,小淇淇的反应很细微,甚至没有反应。我需要很费劲地观察,看淇淇是否在你轻拍她手背时,改变了她原有的身体活动,或者将身体微微转向被轻拍的一边。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相似的反应,如果你的宝宝对刺激物产生了抗拒,或者你能感觉到孩子肌肉痉挛、张力增强,就应该马上向医生咨询。
游戏2 吹吹小哨子(听觉游戏)
很多人会认为,妈妈的声音更加温柔,会更适宜唱歌谣给宝宝听。事实上,妈妈的音频更高,声音更尖锐一些,宝宝则更乐于听到低沉而富有磁性的爸爸的声音。低音让婴儿们有安全感,他们的听力非常好,通过音调的高低能够辨别是谁在他们身边,通过声音的缓急能感应到身边人的情绪。
在喂宝宝喝奶或者帮宝宝洗澡的时候,都可以用不同的声调和宝宝说话。在这个时期,婴儿更加关注的是音调的变化,而不是说话的内容,因为他们听不懂。为了进一步刺激婴儿听觉的专注力,我们买了一个小哨子。
我们跪在宝宝头后,轻吹哨子的低音约3~5秒,静止10秒后再吹,一共吹3次。
吹完3次低音后,我们轻吹哨子的高音约3~5秒,静止10秒后再吹,一共吹3次。(图2)
如果你自己不能辨别哨子的高低音,或者买不到哨子,那么,你可以到乐器店买一个“双响筒”,敲击双响简的两侧会有明显的音高差别,它们是小六度音拘关系,对于婴儿很适合。
游戏3 玩具去哪儿了(视觉游戏)
我们让宝宝仰躺着,在她头部上方系一条红绸带,绸带上悬挂一个小玩具,距离宝宝40~60厘米。我呢,俯身面对宝宝,我和宝宝的距离,在15~20厘米,因为婴儿们的视力还没发育完全,太远的东西他们看不清楚。
我先用说话形容玩具,引起宝宝注意,并缓慢地左右移动玩具,观察小淇淇是否能够“眼跟玩具过中线”。如果在3分钟内,宝宝能够偶尔注视玩具或者人,就算成功了!如果宝宝的眼睛跟随玩具移动,那简直是太成功了!(图3)
小淇淇十分配合,这让我们特别高兴:“你看,你看!我们的淇淇不傻嘿!”
●延伸游戏
1. 会跑的圆环
可以买一些圆环,在距离宝宝头部20厘米左右的位置上下移动15秒,一边移动一边说:“宝宝。看圆环!”
2. 熟悉的声音
用手机或者录音机录下爸爸或者妈妈说话的声音,播放给宝宝听,观察宝宝面部表情是否改变,是否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而注意倾听。
3. 婴儿抚触操
坚持“婴儿抚触”。
温馨提示:
1. 在同宝宝玩视觉游戏时,如果宝宝对悬挂的玩具不予理睬,爸爸可以用玩具轻触宝宝鼻尖或者面部,吸引宝宝注意到玩具,再将玩具吊往20厘米的高处进行游戏。为了鼓励宝宝,爸爸还可以适时让宝宝触碰玩具,作为宝宝能够关注到玩具的奖赏。
2. 宝宝出生两个月内,妈妈们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表现,以判断宝宝每个领域的智能发育水平,例如:轻拉宝宝手腕,他的头能够竖直2~5秒;俯卧时头能够抬离床面;有“抓握反射”,两个月时,拨浪鼓能够留握手中2~3秒等。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