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走基层典型报道纪实:新闻架起连心桥》自2011年8月推出“走基层”系列报道以来,中央电视台在4个多月时间内派出近400多路报道团队、1000多人次记者,足迹踏遍全国31个省市区的上百个县市乡村,共播发新闻报道2000余条,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
胡占风编著的《CCTV走基层典型报道纪实:新闻架起连心桥》收录了典型报道作品15篇,央视9位主持人、记者和编辑“走基层”体会文章26篇,深入阐释了“走基层”活动的意义、作用,介绍了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可供广大新闻工作者和社科理论、文艺出版等战线的工作者学习借鉴。
前面提到的灶台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砖窑”,有一人多高,需要踩着石头,脑袋探进窑里,把装了水和大米的铝制饭盒像码砖头一样堆放进去,很有一些危险。我借助身高的优势,帮他们蒸饭,但由于“手艺”生疏,不小心把一个饭盒里的水碰翻了一些,我后面的小姑娘很心疼地探进身去,小心翼翼地把饭盒扶正,然后把我手中的饭盒接过去,很熟练地码放整齐。因为她知道如果水洒了,那盒饭就蒸不熟了,就会有小伙伴要饿肚子了,不管那是不是自己的饭盒。
举手之劳、帮助别人在他们看来是不用论证的事情。有一个小孩子不小心跌倒了,马上就会有大一些的孩子把他扶起来。女生们的洗头水取自一个存了雨水的池子,池子上加了一个简易的水泥盖子,就像是在馒头顶上开了一个小洞,需要用桶探进去往外打水。平时只要看到女生来打水,就近的男孩们就会伏在“馒头”顶上,趴下身子替她们做。就像哥哥对待妹妹一样自然,施受之间没有任何的功利成分。我依然仗着身长替她们打水,她们依然无宠无惊,让城市人的客套虚情无地自容。
经过4个小时,饭蒸熟了,孩子们很急切地跑到“砖窑”前准备开饭,因为这是他们从上午到晚上睡觉前唯一的一顿饭。虽然很期待,但是他们并不争抢,而是很有秩序,先到的孩子依然把头伸进“砖窑”,一盒一盒地把饭取出来,后面的孩子就自发地往外传递,一一摆放到一张青石板上等着大家来领取。
这个过程中,没有孩子急赤白脸地只顾翻找自己的那个饭盒,取饭盒、传递饭盒的孩子都很快乐,似乎任劳任怨地为大家服务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有的孩子玩篮球玩得高兴,直到大家都把饭取出来才过来“坐享其成”,但是也没有人指责他,因为他们知道,在不玩球的时候,他也会过来帮着取饭。
这其中,有一个和我很熟识的孩子小柳尼,个子小得像一只蚂蚁,当我看到她捧着一盒饭从人堆里挤出小脑袋时,我以为她要开始吃饭了,正准备上前搭话拍摄,没想到她把饭盒放在青石板上又返身钻回了人堆里,原来她也在帮着取饭。即使她是个子最小、年龄最小的一个,也不破坏这里天然的秩序,也不愿享受被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