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从1931年进入武汉大学,执教18年,与凌叔华、袁昌英一起被称为“珞珈三女杰”。1949年到台湾后,她在成功大学中文系也执教18年。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与成功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2010年海峡两岸苏雪林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1日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这次研讨会吸引了海峡两岸苏雪林研究专家七十余人,收到论文近四十篇,三十余人在研讨会上发言。这本论文集《苏雪林面面观——2010年海峡两岸苏雪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就是在提交这次研讨会的论文基础上选编的。本书由陈国恩主编。
谈苏雪林的《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
苏雪林治学述论
传统的潜伏——苏雪林的文笔论和道德观
五四人、无党派、爱国者——苏雪林的政治身份
救渡的契机:苏雪林皈依天主教的心灵轨迹
苏雪林小说中的主体性书写
作为“镜子”的苏雪林:两岸知识分子思维结构的面相
苏雪林文学批评的史识与文心
苏雪林的现代散文批评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苏雪林散文
苏雪林散文中童话色彩的构建
苏雪林前期创作在中国内地的接受
1929—2009年《棘心》的传播与接受
《棘心》的版(文)本考释
皈依·守成·超越——论苏雪林的小说《棘心》
苏雪林《棘心》的伤感主义
《益世报·女子周刊》与作为五四女作家的苏雪林
《楚辞》研究的新视野——苏雪林《屈赋新探》评议
以《唐诗概论》谈苏雪林古典诗学观念
苏雪林与文学史的百年书写
评苏雪林的《中国文学史略》
略说苏雪林楚辞研究的比较意识
从《鸠那罗的眼睛》看苏雪林对唯美一颓废思潮的接受
人生如梦未必如歌——苏雪林与凌叔华
苏雪林1930年代的反鲁——以苏雪林致蔡元培、胡适信为例
两种背道而驰的极端自虐与外向性攻击:苏雪林与鲁迅比较论
苏雪林的封建性及其孤寂人生
“新中华第一女奇人”苏雪林
苏雪林东吴大学故居的一个报告
苏雪林与武汉大学
成功大学苏雪林文物及作品整理与研究计划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