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当代中国婚姻家庭习惯法》由高其才主编,我们探讨的是当代中国“婚姻家庭”习惯法。我们关注当代中国的物权习惯法、债权习惯法、纠纷解决习惯法等,但这些只作为我们思考当代中国婚姻家庭习惯法的相关材料,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当代中国的婚姻家庭习惯法。我们探讨当代中国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内容、功能和实际效力,描述当代中国的订婚习惯法、结婚习惯法、离婚习惯法、家庭习惯法、分家析产习惯法、宗族习惯法等,分析当代中国婚姻家庭习惯法的规范特性,揭示当代中国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学科特征,全面展现婚姻家庭现象的当代风貌和中国魅力。
导言
一、从相识到订婚
——我的真实经历及思考
二、传统与自由:当代青年的择偶规范
——以两位青年女性的择偶为考察对象
三、现代媒人的行媒规范探析
——一个习惯法角度的思考
四、传承与变异:浙江慈溪蒋村的订婚习惯法
——以2010年农历十月初八戚周二人订婚为例
五、当代中国婚约初探
六、现代中国的彩礼及其返还制度
七、“亲上加亲”可以重现
——血亲通婚禁令的解除之争
八、走婚寄情,爱在灵魂
——当代云南摩梭走婚制探析
九、当代西藏康区、后藏地区个别存在的多偶制婚
——我2011年的访问调查
十、西藏地区一妻多夫制的现代遗承
十一、想说爱你不容易
——同性恋现象思考
十二、当代中国视角下的拉拉婚姻选择规范
十三、当今城市隐婚规范初探
十四、独身制与无婚姻形态的“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面临的挑战
十五、今日中国非主流的婚姻形态初探
——以开放婚与换偶婚为例
十六、“试婚”思考
——从同龄人的角度
十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2010年“五一”期间我们的三场婚礼(新郎版)
十八、在传统与现代之间:2010年“五一”期间我们的三场婚礼(新娘版)
十九、西安的现代结婚习惯法
——记2010年我的一次伴郎经历
二十、2008年,我协办婚礼
——河南周口的婚礼规范
二十一、为什么遵守社会婚礼规范
——以我参加的2009年、2010年两场婚礼为例
二十二、“换手绢”、迎亲与结婚仪礼:现今山东东营地区婚姻习惯法
二十三、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地区的婚制规范
——以2000年我的小舅结婚为例
二十四、“行定”、“归门”:赣南信丰客家人的婚姻成立规范
二十五、今日湖南隆回高坪镇的婚姻习惯规范
二十六、现代都市蒙古族的婚嫁仪礼
——以土默特蒙古族为例
二十七、当今瑶族的婚姻习惯法
——广西金秀六巷古陈屯三代四人自身婚姻经历的讲述
二十八、历久弥新的闹洞房规范
二十九、中国社会性爱、贞操规范的变迁与现实
三十、童子婚*童养媳*新姑娘*改嫁字*子女姓:湖南临湘聂市地区七十载婚姻规范之变迁
——我爷爷的经历和见闻
三十一、入赘*杀婴*分家*养老
——回忆我的祖父
三十二、乡土间的分家制度
——以2005年河北围场王村的一次分家为例
三十三、以习惯法视角反思《继承法》中“遗产”范围之界定
——从当前北京地区民众继承习惯实证研究说起
三十四、家谱取名的前世今生
三十五、存续至今的湘西自治州土家族族长制度
——以湖南永顺高坪土坝彭氏家族为例
三十六、宗亲结会习惯法的现实思考
——以四川省泸县立石镇林氏宗亲会为考察对象
三十七、当代中国宗族习惯法的复苏更生
——以湖南临湘地区建祠修谱为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