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讹误甚至比历史的失误更加令人恐怖。在这个勿需启蒙的多元时代,探求的目光往往带着“问题的眼镜”,这是不可责罪的进步特征。诚然,穿越历史的迷雾,陷阱密布,险象环生,但求索的潮流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我们宁愿在追求的征途跌入万丈深渊,也绝不会在中庸的花丛苟且偷生!
历史的魔力就在于它的谬误!孟婧、苏建新编著的《容易误解的100个历史问题》拨开层层迷雾,追逐历史彩虹,揭露古今中外“伪历史”,还原世问万象“真面目”,上下五千年探索,纵横九万里挖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容易误解的100个历史问题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孟婧//苏建新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历史的讹误甚至比历史的失误更加令人恐怖。在这个勿需启蒙的多元时代,探求的目光往往带着“问题的眼镜”,这是不可责罪的进步特征。诚然,穿越历史的迷雾,陷阱密布,险象环生,但求索的潮流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我们宁愿在追求的征途跌入万丈深渊,也绝不会在中庸的花丛苟且偷生! 历史的魔力就在于它的谬误!孟婧、苏建新编著的《容易误解的100个历史问题》拨开层层迷雾,追逐历史彩虹,揭露古今中外“伪历史”,还原世问万象“真面目”,上下五千年探索,纵横九万里挖掘! 内容推荐 《容易误解的100个历史问题》由孟婧、苏建新编著。 《容易误解的100个历史问题》这本小册子,始自夏商,延至当代,国内为主,国际相辅,所述一百例,既涉帝王将相、圣贤先哲和贩夫皂隶,又涉文治武力、诸子百家和法天象地,肆意纠偏,既无匡正纲纪之心,亦无济安元元之意,仅仅兴趣使然也。历史好玩,其意不在本身,而在于万花筒般的魔力,随心旋转,姿态万千,各为所取,这也就引发了匪夷所思的千古事变;醉心史海,其乐无穷。所列各例,多为读书札记,亦有实地考证。诸如:“纣王非昏君”、“墨家神秘消失新说”、“‘草船借箭’与‘张冠李戴’”、“李自成不单单败在骄傲”、“杜月笙的另一副面孔”,等等;考证得来之篇,不乏其中:“晚清也有‘清水衙门”’、“胡雪岩荒淫的一面”、“阎锡山为窄铁轨背了‘黑锅”’、“香港并非不设防城市”、“关东军主力并非被苏联红军消灭”,等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夏商周 1.纣王并非昏君 2.“防民之口”的误读 3.孔甲养龙是神话吗? 第二章 春秋战国 4.“四大美人”不如一个寡妇 5.“卧薪尝胆”确有其事吗? 6.春秋霸主齐桓公的“小肚鸡肠” 7.史上最牛的小人——管仲 8.荆轲刺秦是败在“剑术不精”吗 9.被冤枉的“纸上谈兵” 10.墨家神秘消失新说 11.“完璧归赵”的历史真相 第三章 秦汉 12.“汗血宝马”的历史邪说 13.美丽导致赵飞燕终身不孕 14.成为中兴之主的“小萝卜头” 15.“文景之治”并非由于皇帝圣明 16.虞姬到底姓什么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17.“草船借箭”与“张冠李戴” 18.“要色不要命”的曹操 19.曹植并非那么可爱 20.卑鄙的传世名画 21.“温酒斩华雄”的误解 22.娶丑妻的无奈 23.晋武帝并非昏昏然 24.梁武帝不近女色另有起因 25.刘阿斗并非庸才 26.吕布何曾戏貂蝉 27.神医华佗并非死于曹操的疑心病 28.孙权派人“远征台湾”的背后 29.陶渊明归隐没那么简单 30.官渡之战与以讹传讹 31.张飞的脸谱之谬 32.诸葛亮不是个好领导 33.子虚乌有的“七擒孟获” 34.不妒不成妻 35.关羽谥号的潜台词 36.谁谋杀了费神 第五章 隋唐五代 37.大唐并非那么放纵 38.狄仁杰也不厚道 39.“痴情种子”元稹的真面目 40.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真相 41.原来真有个“女儿国” 42.隋炀帝其实没那么坏 43.唐朝女子真的性开放吗 44.唐太宗竟是“名帖强盗” 45.武则天并未推行“酷吏政治” 46.玄武门之变被漏掉的真相 第六章 宋元辽金 47.“不守妇道”的李清照 48.“城下之盟”竟带来了国富民丰 49.“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最大的政治败笔 50.宋代也有“廉租房” 51.宋太宗是个“性变态” 52.罕见的元朝与高丽“和亲” 53.苏东坡用“二奶”换马的真相 54.宋太祖原来是影帝 55.超牛逼的元代科技 56.元朝没有文字狱的真相 57.元代最先进的“民事赔偿法” 58.岳飞原是个有钱人 59.宋仁宗认母与“狸猫换太子” 第七章 明清 60.李自成不单单败在骄傲 61.并不驼背的刘罗锅 62.明成祖捉拿万名尼姑之谜 63.是谁谋害了同治帝夫妇 64.晚清也有“清水衙门” 65.胡雪岩荒淫的一面 66.英军焚毁圆明园并不是为了报复 67.篡位的暴君,还是一代英主 68.脚比脸蛋重要的明清美女 69.被误解百年的袁世凯 第八章 现当代 70.“划江而治”成了一堆泡影 71.阎锡山为窄铁轨背了“黑锅” 72.香港并非不设防的城市 73.冯玉祥真那么敌视蒋介石吗 74.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真相 75.日军的“空中刺杀”与蒋介石的“命大” 76.鲁迅原是爱情的懦夫 77.杜月笙的另外一副面孔 78.美国总统为何下令刺杀蒋介石 79.第五次“围剿”计划泄密真相 80.日本女谍真的宁死不屈吗 81.戴笠不仅仅是“混世魔王” 82.大汉奸周佛海原来是军统卧底 83.“九一八”事变与蒋介石之冤 84.特工将军李克农是病死还是冤死 85.美国核潜艇的“虚名” 86.还原真实的宋子文 87.苏联竞鼓动台湾反攻大陆 第九章 其他 88.“灰姑娘”本是中国女孩 89.差点被苏联卖掉的东德 90.关东军主力并非被苏联红军消灭 91.美军中的“日本兵” 92.海明威自杀的真实原因 93.汉武帝灭了西罗马帝国 94.希特勒的中国情结 95.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吗 96.美国为何差一点对英国宣战 97.丘吉尔的“伪地图”促美国放弃中立 98.希特勒助手叛国的隐秘 99.日军不敢“惹”的西方俘虏 100.暧昧的天敌 后记 试读章节 22.娶丑妻的无奈 司马衷,字正度,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痴皇帝。本来历史上像他一样不着四六的皇帝倒也不少,但像他一样娶了个丑女做老婆的却极是稀罕。 给自己儿子选个又丑又恶的老婆,原非晋武帝司马炎的初衷,他也是迫不得已。 想当年,司马衷还是太子时,就连他的父亲司马炎,也对这个儿子能否继位心存疑心。 据《晋书惠帝本纪》记载,司马衷曾经有两件事成为千古笑柄。一次是司马衷在华林园听到池塘中蛙鸣阵阵,不由得突发奇想,左思右想不得要领,于是这位老大问身边的大臣:这青蛙是为俺们官家叫呢?还是为了百姓们叫?把大臣问得张口结舌,只好胡乱应对:蛤蟆在哪儿叫,便是为哪儿鸣。在官府的,即为官府叫;在百姓家的,即为百姓叫。 另一次,百官在朝堂上汇报天下闹了灾荒,百姓没了吃的,很多人都饿死了。结果人家这位晋惠帝很天真地眨着眼睛问:没有饭吃,为何不去吃肉粥呀?(帝又尝在华林园,闻蛤蟆声,谓左右日:“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日:“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日:“何不食肉糜?”) 平心而论,晋惠帝虽然脑子有点不跟趟,但是人却不坏,历史上也未见有何显著劣迹,比起五代十国那些残暴昏聩得不成体统的一国之君,他也算是不错的了。估计司马炎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就打算给这个白痴儿子选个好皇后,将来能好好辅佐他一把。 起初,司马炎为自己的白痴儿子选妃时,看中的是大臣卫璀的女儿。司马炎曾经对皇后杨艳说:“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意思是卫氏之女与贾氏之女,实在是泾渭有别。贾家夫人好妒又不会生儿子,生下的女儿个个长得又黑又丑不说,且个个身材短小,若是娶来会影响我司马家的后代;而卫家夫人天性贤惠而又儿孙满堂,卫家姑娘长得白皙漂亮不说,个个身材修长,多充咱们司马家的门面呀。 然而此时杨皇后早就被贾充和郭槐的迷魂汤灌得五迷三道的,一口认定贾家之女是如何如何的贤德,再加上大臣荀勖等人敲边鼓,司马炎无奈,只好立贾充之女为太子妃。 贾家之女后来做了皇后,由于她拥有一颗恶毒心肠,以至于后来的八王之乱皆因她而起,白痴皇帝司马衷也间接死于她手。司马炎若地下有知,不知会后悔成什么样子呢。 23.晋武帝并非昏昏然 西晋是个以奢侈成风闻名的朝代,彼时社会虽贫富悬殊,但享乐主义至上。整个社会弥漫着“我堕落我快乐”的气息。而晋武帝司马炎,不只自己追求奢侈淫欲,而且还鼓励群臣争豪竞奢,他真的是本性如此,还是另有深意呢? 据史载,西晋皇帝司马炎一人独占后宫美女一万人,而且还几度选妃。选妃期间,天下人一律不准结婚。早在泰始九年(273)和十年,司马炎两度下诏大选嫔妃,仅第二次就多达五千人。其时天下人一律不准婚嫁,也不得藏匿女儿,否则就是犯罪。平定东吴后,他又把孙皓后宫的数千美女占为己有。后宫的美女一下子激增近万人。 如此多的美女,使司马炎每晚都为到哪儿睡觉而头疼。最后,他干脆乘坐羊拉的辇车随意在宫中行走,每到一处就开设酒宴,住上一夜。宫女们为了争宠,往往在宫门口插上竹叶,用盐洒地,以引诱羊车前来。 皇帝如此享乐,他手下的大臣也毫不示弱。大贵族王济生活奢侈,挥金如土。有一次,他在家中宴请晋武帝,席上山珍海味,极为丰盛,菜肴都盛放在贵重的琉璃器中,晋武帝吃到一种蒸猪肉特别味美,王济介绍说是用人乳饲养的猪做成的,晋武帝听后都觉得太过于奢侈了。 宰相何曾不仅衣服车马穷极绮丽,还尤其讲究吃喝,乃至连皇帝的御宴也感到难以下口,此公一天的伙食费要用一万钱,还夸口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何曾的儿子每天伙食费更是多达两万钱,各地的珍异美味应有尽有。另一位在当时以奢侈豪华而著名的大官僚石崇,家中的侍女有数百人之多,也个个都是衣服锦绣、妆饰金翠。石崇家的厕所常有十几位穿戴华丽的侍女服侍,还备有沉香水和新衣服,这厮每上一次厕所就要换一套新衣服。 贵族官僚们以奢侈淫靡的生活竞相攀比,争奇斗富。在石崇与皇帝的舅舅王恺斗富的时代闹剧中,作为一国之君的司马炎,不仅不加以劝诫约束、以正世风,反而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甚至参人其中,拿出皇宫的宝物——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王恺,支持其“参赛”。 一国之君鼓励群臣斗富,毫不掩饰财主嗜好,明目张胆以奢靡为荣,西晋骄奢淫逸之风,从哪而来,岂不一目了然?!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高调斗富的石崇,活脱脱迎合了主子的嗜好。表面上石崇“显摆”的是自己之富,本质里石崇“显摆”的是主子司马炎之宠。 玩女人争女人也是西晋贵族们的强项,为了一个叫绿珠的小妾,石崇惹怒了更大的权贵赵王司马伦相忌,落得个开刀问斩的下场。因为司马炎死后,没人罩着石崇“显摆”了,所以石崇只能是死路一条。 石崇死后,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疑问。那就是他的主子晋武帝司马炎为何不再像老爹司马昭那样重视人才、而是偏爱石崇这样的“废料”呢?难道他是一个发昏的皇帝吗? 问题也许不那么简单。晋武帝司马炎虽然奢侈成性,但毕竟不是个糊涂虫。他偏爱石崇、鼓励臣僚斗富,恐怕不是出于一时糊涂,除了纵欲的本性,不能排除有更深的政治统治意图。 三国归晋后,天下政局基本稳定,晋武帝司马炎一时处于“志得意满”的最佳状态,于是开始玩物丧志。但一个皇帝要想“高枕无忧”,自己玩物丧志显然不够,要满朝文武都玩物丧志才行。鼓励群臣斗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乱七八糟”的奢靡世风,大概也是这位暴发的皇帝“废掉群臣野心”的“御臣之术”。 由此可见,晋武帝鼓励群臣斗富,是有意为之的毁人游戏。在这场游戏中,他无非是拉国人同他一起“下水”,当社会精英都流氓化之后,玩物丧志的他们还有什么贰臣贼子的野心吗? P53-56 序言 我们爱历史却又恨历史,因为历史经常戏弄我们;矫正史谬,是我们的不懈追求,也是我们的痴心妄想,正是带着这种天真和狂妄的企图,我们上路了。 纵身浩瀚的史海,我们才蓦然发觉,真正的无知无畏是何等的模样,又是何等的可笑。茫茫史海,疾风千里,浊浪万丈,漂泊其中,沉沉浮浮,昏昏蒙蒙,辨不清方向,分不清黑白,往往自身难保,况且要辨明是非,真有点儿不自量力。 或许可笑,技不如人,竟敢五洋捉鳖,自寻烦恼,自绝非命,可我们依然如故,矢志不舍。 这本小册子,始自夏商,延至当代,国内为主,国际相辅,所述一百例,既涉帝王将相、圣贤先哲和贩夫皂隶,又涉文治武力、诸子百家和法天象地,肆意纠偏,既无匡正纲纪之心,亦无济安元元之意,仅仅兴趣使然也。历史好玩,其意不在本身,而在于万花筒般的魔力,随心旋转,姿态万千,各为所取,这也就引发了匪夷所思的千古事变;醉心史海,其乐无穷。所列各例,多为读书札记,亦有实地考证。诸如:“纣王非昏君”、“墨家神秘消失新说”、“‘草船借箭’与‘张冠李戴’”、“李自成不单单败在骄傲”、“杜月笙的另一副面孔”,等等;考证得来之篇,不乏其中:“晚清也有‘清水衙门”’、“胡雪岩荒淫的一面”、“阎锡山为窄铁轨背了‘黑锅”’、“香港并非不设防城市”、“关东军主力并非被苏联红军消灭”,等等。当然,历史这玩意,就其现状而言,见仁见智,虽是鬼话,却也实在。 我们的视野,我们的功力,恐怕难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故而,这本小册子,或明日黄花,或矫枉过正,厚颜散布,只是缘于一种初生牛犊、胆大妄为的蛮劲。但愿我们这些瓦砾,能够唤来“冰晶玉肌飘清韵,暴雨洗礼驻彩虹”的美玉。期待! 作 者 2011年11月7日 后记 后记总是有些套话,我们也不例外: 感谢青岛出版社的赵文生编辑对我们的信任,将这本匡正历史谬误的小姆子的重任交给了我们;感谢青岛远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隋树远先生,他为本书写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套话之外,另有感慨: 为什么,一些简简单单的历史问题会被人为地扭曲? 为什么,一些不简简单单的人喜欢作历史的文章? 为什么,文明到了今天,我们还经常一头雾水?难道历史真会捉弄人吗? 我们不需要答案。 作者 2011年11月7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