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咸宁编著的这本《二战秘史之巴巴罗萨计划》为我们讲述的是有别于教科书和老师讲述的二战历史,透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军事机密。舍不得一品气读完的二战史,老师不肯教,历史书上看不到,读一页解惑,读两页上瘾。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二战秘史之巴巴罗萨计划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陈咸宁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咸宁编著的这本《二战秘史之巴巴罗萨计划》为我们讲述的是有别于教科书和老师讲述的二战历史,透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军事机密。舍不得一品气读完的二战史,老师不肯教,历史书上看不到,读一页解惑,读两页上瘾。 内容推荐 陈咸宁犹如一位标新立异而又尽显乖张才华的导演,他仿佛洞察读者每一个隐秘的心理需求,趣味盎然、爆料不断又险象环生的历史大戏吊足读者胃口,充分满足读者求真窥隐的欲望。在他的“导演”之下,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千古留名的巨人褪去了令人敬畏的神圣或恶魔光环,还其本来面目:一个奥地利的小下士(希特勒),一个幻想重建罗马帝国的记者(墨索里尼)。一个半生失意的烟鬼政客(丘吉尔),一个格鲁吉亚鞋匠的儿子(斯大林),一个“上厕所都需要人搀扶的国王”(罗斯福)…… 曝露最全面,剖析最深刻,讲述最勾人,你能读到的最佳二战读本——《二战秘史之巴巴罗萨计划》,深度撩拨你的兴奋点,邀你一起与真相贴身肉搏。 《二战秘史之巴巴罗萨计划》由陈咸宁编写。 目录 希腊之役1 代号“玛丽塔”1 剑走偏锋4 退却还是固守7 有条件投降8 总退却10 “小小的敦刻尔克”12 一封丘吉尔的来信14 代号“水星”——克里特岛征战记17 七拼八凑出来的军队19 弗赖伯格将军临危受命21 痛苦的“水星”23 “中央集群”的战斗26 绝望的战斗27 地中海舰队之殇——一等海军与一等空军的较量31 海面上的博弈34 海空交响曲36 转折40 一根电话线引发的血案41 命运攸关的决定43 撤退,实属无奈45 在东方49 战争与后勤49 德国的军工实力51 东方的集结53 最后一秒,战争已无可避免56 被忽视的警告57 丘吉尔是个骗子吗?58 战争明天爆发!62 全世界都将屏住呼吸64 十字军东征68 苏联航空兵覆灭记71 外科手术刀式打击74 背水一战78 苏联空军的逆袭80 关于东线空战的总结83 国境麈兵(中央集团军群的战斗)85 激战!中央集团军群93 率部突围95 口袋内与口袋外97 垮掉的斯大林98 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大捷100 还是反击……103 决战第聂伯河105 兵临城下110 斯摩棱斯克会战111 古德里安的野心115 铁木辛哥攻势117 叶利尼亚反击战119 元首的“高论”122 生存还是毁灭124 “常胜元帅”罗科索夫斯基126 “罗科索夫斯基战术集群”131 过分自信的恶果132 元首举棋不定135 致命的直角I136 致命的直角II138 南方集团军群的战斗141 南方集团军群传奇141 “6·22”145 边境交战147 挺进,前方就是乌克兰1152 保卫乌克兰首府154 乌曼围歼战始末157 基辅会战162 南下乌克兰162 苏联最高统帅部的争论164 受阻杰斯纳河168 强渡杰斯纳河170 向敌人后方挺进!172 悲剧的开始174 封闭合围圈176 钢铁巨钳178 突围182 船长与船一同下沉183 幻灭与重生188 参考文献196 试读章节 有条件投降 希腊人很识时务——当第1集团军惨遭包围之后,他们下定决心,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照西方人的观点,一支没有任何取胜希望的军队是可以光荣放下武器,向敌人投降的。譬如希腊第2集团军,他们是获得了希腊国王首肯后,才放下的武器。 4月17日,也就是南斯拉夫政府投降那一天,希腊第1集团军总司令乔治·措拉格鲁将军也这样做了。他发出了一封措辞坚决的电报,大意是说:“我们完蛋了,英国人也丢下我们不管了,因此国王殿下应当允许我们向敌人投降——因为眼下已看不到继续战斗下去的任何出路。” 可是,希腊国王乔治二世迫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拒绝了这一请求。措拉格鲁将军为了避免更大牺牲,遂决定自行投降。他把16个师,差不多14万人的军队聚集在约阿尼纳地区(阿尔巴尼亚与希腊交界处)。随后,带领几名打着白旗的军官,向德军提出了投降条件。 换句话说,他们是有条件投降。 希腊人提出的投降条件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并且非常独特。他们表示,可以马上缴械投降。但只向德国单方面投降,而不向意大利人投降,因为措拉格鲁将军瞧不起自己的手下败将。 与措拉格鲁将军进行谈判的是约瑟夫·迪特里希——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师师长。他是一位头脑简单,缺乏文化的军人。据说他曾经做过屠夫,能当上师长全凭与希特勒特殊的裙带关系。他固然不知道这个条件所带来的严重政治后果(事实上,他已高兴得心花怒放了)。 谈判很顺利,双方态度也很热情,像是一场简单的外交协商。由于没有桌子和电灯,措拉格鲁和迪特里希两人打着手电筒,在荒郊的一棵大树旁各自蹲下,把条约放在膝盖上,各自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其实,糊涂的岂止是迪特里希,第12集团军总司令李斯特甚至希特勒本人也很糊涂,他们居然承认了希腊人的投降要求,而没去考虑政治后果。出于对希腊军人的敬重,希特勒指示最高统帅部,要求他们释放希腊战俘,解除武装后便可以返回家园,希腊军官则容许保留自己的武器和佩剑。 希特勒显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竟然不去考虑一下墨索里尼的感受。当墨索里尼得知希腊只向德国投降,而不是向意大利投降时,简直被气疯了。他狂怒地对自己的女婿喊道:“我们意大利用兵50万、50万!同希腊打了6个月,牺牲了6.3万名将士!而一个小小的德国党卫师竞能在几天之内取得成功。”他发誓,如果希腊不向他乞求停战,他就要接着打下去。 因此,墨索里尼授权军队继续进攻,不用去理会德国人。他甚至命令军队向放下武器的希腊第l集团军发起猛攻。 但意大利士兵总是令他们的领袖失望,实在太可爱了,怎么当年就忘了给他们颁发个诺贝尔和平奖呢……希腊人不仅拿起武器继续战斗,甚至还重创了前来进攻的意军。墨索里尼后来对齐亚诺发起了牢骚:“我真忍不住想要跨出车门,去把军队里的那帮家伙抽打一顿——他们根本不配穿军装。” 但有什么办法呢,意大利军人就这个水平了,烂泥巴糊不上墙呗。 很快,墨索里尼的不满飘到了希特勒耳朵里。他批评说:“李斯特接受投降是不对的,应该打得希腊也向意大利投降才对嘛。” 这位纳粹统帅似乎忘了,希腊投降是经过他授权才接受的。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个问题被搞复杂化了。墨索里尼脾气暴躁,七窍冒烟,他发表声明,没有希特勒的帮忙,他也能收拾希腊——如果50万意大利人不够,那么就派100万。无论如何,希腊人不向他乞和,他就不去参加德国人主持的任何谈判仪式。 希特勒感到无所适从,据英国学者戴维·欧文记载,有一段时间,希特勒曾有过让德军封锁住某条战线,让希腊与意大利人一决雌雄的想法。因为他也很愤怒,包围希腊第1集团军时,意大利人拖泥带水,不肯行动。如今胜利了,他们又迫不及待地想要分赃来了。 当然,这个念头不过是稍纵即逝,希特勒最终还是屈服了。他突然宣布,由12集团军签署的协议无效,希腊必须同时向意大利军队投降(为了避免和墨索里尼疏远,希特勒必须这样做)。最高统帅部匆忙草拟了一份新的投降条件,由约德尔亲自送去。这一次,意大利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4月23日,在希腊人的抗议声中,措拉格鲁将军硬着头皮向意大利人投降了。此外,希特勒还盲目地接受了意大利提出的所有要求,譬如,希腊与南斯拉夫海军被承认是意大利的财产。得知这一消息,雷德尔海军元帅几乎被气晕过去——真悲剧,打赢法国的时候,他一点儿也没捞着,现在打赢了希腊和南斯拉夫,他还是什么也没捞到。希特勒慷慨得如同一个财主,什么东西都往盟友那里送,而且还是如此不靠谱的盟友。 就这样,这场外交闹剧落下了帷幕。墨索里尼最后还耍了一个花招。由于希特勒禁止过早发表希腊投降的消息,意大利人抓住机会,抢在了前头。4月24日,罗马电台突然向全世界宣布:“希腊第1集团军已放下武器,投降是希腊代表向意大利11集团军司令提出的……” 这通广播,只字不提德国,给人的印象仿佛是意大利人独自打赢了这场战争。墨索里尼沾沾自喜,据《齐亚诺日记》记载,那几天领袖显得很兴奋,如同打了一场大胜仗。他有理由相信,自己足以把希特勒玩弄于股掌之中。 P8-1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