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世界海洋文学经典)/蓝海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写于1868年,是凡尔纳的第五部科幻小说,也是他最好的作品。一个多世纪来,成为脍灸人品的传世之作。小说描写游船"邓肯号"船主格里纳瓦爵士得到两年前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员去寻找,英国政府拒绝了他的请求,他毅然决定自行组织旅行队,亲自去完成这一事业。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穿过南美洲的昌原,横贯澳洲与新西兰,球绕了的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换比的勇敢与毅力,吃尽了千辛万苦,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内容推荐

苏格兰贵族格里那凡爵士是“邓肯”号游船的船主。在这艘船首次试航时捕获了一条鲨鱼,水手们在鲨鱼腹中发现了神秘的漂流瓶,得到两年前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在遭到英国政府拒绝派船寻找的前提下,他毅然决定自行组织旅行队,亲自去完成这一事业。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穿过美洲大陆,横贯澳洲大陆和新西兰,无意中在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就这样,旅行历时五个月,沿着南纬37度环绕地球一周,终于胜利地回到了苏格兰。

试读章节

这种寻找进行了整整一天,但,没有罗伯尔,什么也没有,那可怜的孩子像是被残暴的山神整个吞了下去。

2

“邓肯”号以神奇的速度穿越赤道,跨过冬至线,向美洲大陆的南端前进着。

自从巴加内尔加入到“邓肯”号上以来。船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被这个法国人的活力感染着。

一个月里,他用他特有的那种滔滔不绝的讲话方式,给人们介绍着这条航线上所有与地理学有关的东西。

从加那利群岛的特纳里夫山到勒美尔海峡与合恩角,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到吞并骚立斯的联合远征,从著名的探险家们到巴塔戈尼亚的土人,这位可敬的学者几乎无一不知,无一不晓。

 他在地理学上有着常人所不能料想的博学,正因为这样,尽管他有许多连自己都不能宽恕的缺点,但却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不过,有很多时候,这位法国学者也会不无感慨地叹息一阵:“可惜一切的新大陆、新世界都被人家找到了,探测过了,发现过了,我们这些地理学上的迟到者,就像面临着一个被开采尽了的矿山,毫无用武之地呵。如果让我早生三百年,我一定不会失掉这样的机会。”

每当这时,巴加内尔总要发出这样的誓言,而海伦夫人也总要这样劝慰他:

“尊敬的巴加内尔先生,如果您早生三百年,那谁还会来给我们讲这些故事呢?”

现实终归是现实,有些事情是博学的巴加内尔所无可奈何的。

上帝让他登上“邓肯”号,同时也给了他非凡的使命,这些就像格里那凡爵士说的那样。

使巴加内尔觉得欣慰的是,“邓肯”号上的人们是那样虚心好学,特别是罗伯尔·格兰特。

巴加内尔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孩子培养成像自己一样博学的地理学家。

而孟格尔要训练小罗伯尔成为一名好水手,爵士要让他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少校要让他成为一个沉着的人。海伦夫人要培养他做一个仁慈的人。小罗伯尔自己表示不会辜负这船上每一个人。

看来这孩子将来必然要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君子了。

9月下旬。

“邓肯”号顺利通过麦伦哲海峡。绕过皮拉尔角后的第八天,他们进入了塔尔卡瓦诺湾,并停泊在那里。

格里那凡爵士在海关那些人夹杂表情的手势和几个英文字的指引下,很费力地找到了驻在康赛普西翁的英国领事彭托克,虽然这位要人很客气地接待了爵士,但有关格兰特船长的消息仍是一无所获,失事的“不列颠尼亚”号没有在这里留下一丝的痕迹。

人们开始失望了。

格兰特姐弟怀着内心的苦痛待在舱房里。海伦夫人一直在安慰他们。

雅克·巴加内尔把那漂流瓶中的纸条铺在桌上,审视了足足一个小时。

爵士问:“难道我们搞错了?”

巴加内尔道:“也许我们忽略了一点,那瓶子不是在南纬37度的海边抛出的。”

爵士有些不懂:“这怎么会?”

巴加内尔解释说:“有一点恐怕我们一开始就领会错了。这一句……我们译成‘将被俘于’,使我们觉得是格兰特船长在船失事时抛出的瓶子,而事实上这一句应该译成‘已被俘于’,这样就完全不同了,出事地点也许不是,甚至远离南纬37度,但他们被俘后被印第安人带到了南纬37度的巴塔戈尼亚大陆内部,在那里抛下了瓶子……”

人们怔住了。

海伦夫人不解地问:“可瓶子在海里捞起,总也得是抛到海里的呀?”

巴加内尔道:“不,夫人,不一定要抛到海里,抛进任何一条内河,它都可以顺流漂入大海,不是吗?”

一阵惊诧的沉默。人们从这个万想不到的回答中忽然抓住了新的希望。

“这想法太绝妙了。”海伦夫人叫起来。

格兰特姐弟的眼里射出了兴奋的光芒。

“的确是个绝妙的想法,夫人。”巴加内尔说,“所以我们只有沿着南纬37度线从太平洋海岸一直找到大西洋海岸,不能错开半度,也许我们会在这条线上找到格兰特船长。”

“这希望恐怕不会太大吧?”少校似乎有些信心不足。

“不论希望多小,我们也不该忽视他。”巴加内尔说,“也许那些可怜的人正在这条线上的某一个地方等着我们这些上帝派来的人去营救呢。我们能叫他们失望吗?就算万一我们的预料又错了,我们不也有责任沿着南纬37度线继续找下去,甚至沿这条线环绕地球一周吗?”

P21-24

序言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是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1828—1905)海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这部小说保留了凡尔纳小说的一贯风格,语言平实易懂,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和丰富的科学知识,一直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喜爱。

一、海洋文学——了解西方世界的窗口

在西方古典和近现代文学中,海洋一直是永恒的题材。作为生命摇篮的海洋孕育了人类,使之得以繁衍生息,它就像一面反映人类成长的镜子,使我们不断地对生命和历史进行思考。它的辽阔、壮美以及人类对其认知、探索的过程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而海洋文学也不断向人们传达着伟大而不朽的海洋精神。

东西方地理环境的差异造就了截然不同的“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

在人与大自然的双向交流中,作家们依照自己的生存环境书写着各自的生命体验和价值,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学走向。

由于我国国土大部分在陆地,古代文人主要抒怀的对象往往是山川、河流,因此诞生了诸如山水文学、田园文学和边塞文学等文学体裁,而有关海洋题材的文学作品却少之又少,海洋文学一直没有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而西方的一些国家海域辽阔,岛屿众多,依海而居的人们经常会受到海边恶劣天气的影响,他们不得不与天、与海做斗争,从而形成了顽强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慢慢具备了极其强大的生存本领,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了歌颂这种不朽精神和信念的海洋文学作品。因此,对于国内的青少年读者来说,尽早地接触西方海洋文学,有助于他们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领会人类顽强的生命意志和生存能力,从而更加懂得珍惜和热爱今天的生活。

二、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传奇人生

说起《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这部小说的作者儒勒·凡尔纳,人们往往会冠之以“科幻小说之父”的头衔,并对他的作品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津津乐道,进而猜想作者本人也一定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1828年2月8日,凡尔纳出生在法国西部海港城市南特,父亲是位律师。据说在这个小公民的出生证明文件上,1828被误写成了1928——整整相差100年!也许正因为这个失误,注定了这个孩子长大后具备了非凡的预见力。

出身于海港城市的凡尔纳从小就热爱海洋,对航海抱有浓厚的兴趣。辽阔的海域、扬起的风帆和鸣响的汽笛使他萌生了对大自然的无限遐想。11岁那年,凡尔纳曾背着家人偷偷跑到一艘远洋船上报名做见习水手,准备远航印度,可还不到一天就被家人发现,是父亲赶到下一个港口把他接了回来。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揍,他躺在床上流着泪向母亲保证,从今以后他只在梦幻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童年时的这个经历,促使凡尔纳长大后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一部部优秀的科幻作品。

凡尔纳19岁时,家里把他送到巴黎学习法律,作为律师的父亲当然希望,儿子能够子承父业。求学期间,凡尔纳幸运地结识了探险家雅克·阿拉戈,并和经常在他家出入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地理学家等科学家交往颇深,在他们的影响下,他刻苦钻研数学、物理、化学和地理等自然科学,借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写作技巧。尽管凡尔纳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却一直对戏剧和诗歌抱有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凡尔纳与法国一流作家大仲马相识,并同他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视野和文学技巧方面受益匪浅,这为凡尔纳走上写作的道路提供了有利条件。

毕业后,凡尔纳更是一门心思投入到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中。从1848年到1862年这十多年间,这个敬仰雨果和大仲马的文学青年在巴黎经历了政治理想的破灭、贫困生活的煎熬、情场失意的痛苦以及疾病的折磨,不得不以读书为乐,笔耕不辍,与贫困做斗争。在巴黎,他创作了20个剧本和一些充满浪漫激情的诗歌,却没有被引起足够的关注。在继续创作的过程中,凡尔纳感到,纯文学创作似乎缺乏出路,要想有所作为就得另辟蹊径,把其他领域的知识融进戏剧。比如,大仲马将历史学融进文学,巴尔扎克把社会学和伦理学融进文学……凡尔纳发现,只有地理学还没有被开发。这期间,他常常光顾国家图书馆,翻阅各种科学杂志、图书和报纸。了解各种新发明和新发现;同时开始系统地研究地理、数学、物理和化学,并做了大量的笔记,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他辞世后,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一字一句摘抄下来的读书笔记竞多达25 000多本!)渐渐地,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可以把技术资料和小说结合起来,把幻想与现实、冒险与科学融汇在一起。于是1862年,34岁的凡尔纳创作了第一部“科学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并有幸结识了与他结下终生友谊、并在今后几十年来一直为他提供帮助的好友——出版商赫泽尔。事业上终于有了转机,凡尔纳卓越的才华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于是两人开始了长达30余年的合作,他们签订了合同,一年出版两本科幻小说。

创作过程中,凡尔纳自觉地补充科学知识,他一直与法国甚至欧洲的一流科学家保持联系。一旦有了什么新的科学构想,总要和他们相互交流。就这样,这位科幻大师几乎预见了20世纪的所有奇迹:潜水艇、飞机、霓虹灯、导弹、坦克……

凡尔纳写作时非常投入,以至于会把自己当成小说中的主人公,为此还发生了好多趣事。

1863年夏天,凡尔纳沉浸在《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的创作中,整个身心都处于极度的亢奋状态。他时不时地大叫:“我的手冻僵了,握不住桨了,谁能帮帮我!”妻子急忙赶到书房,发现丈夫额头滚烫,吓了一跳,“亲爱的,你发烧了,是不是受凉了?快吃点药吧!”但凡尔纳依旧奋笔疾书,似乎没有感觉到妻子的存在。

还有一次,凡尔纳连续写作了十多个小时,感到腰酸背痛、手指发麻,但却无意停笔。妻子喊他吃午饭,他却说:“我已经吃过了,船长为我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他刚才下命令让全体船员休息了,我必须服从。”说完就倒在那张简易行军床上呼呼大睡了。几天下来,妻子为他废寝忘食的创作状态感到揪心,便向凡尔纳的好友赫泽尔求救。赫泽尔来到凡尔纳的书房,发现他像变了个人似的。头发蓬乱,面容憔悴,衣衫不整,胡子也好久没有修剪了。更让人奇怪的是,书桌下面竟然放着一个盛满水的大水盆,凡尔纳的脚在水中不停地搅动着,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稿纸上书写着。凡尔纳的妻子告诉赫泽尔:“他说把脚放在水盆里才能找到在船上的感觉,才会有创作灵感。他是不是精神上出了问题?”赫泽尔把头转向凡尔纳,“嘿,儒勒,休息一下吧!”可凡尔纳却无动于衰。于是赫泽尔灵机一动,说道:“我是哈特拉斯船长,我命令凡尔纳先生立即停桨,回舱休息。”这一招果然见效,凡尔纳立即停下笔离开书桌,一头倒在行军床上,一睡就睡到了第二天中午。

三、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用文字带你周游世界

凡尔纳的作品从地质、地理到航海、航天,无所不包,把现实和幻想结合得天衣无缝,因此他的作品启发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和探险家。他将日后出现的发明描述得如此精确,还引发了许多学术团体对他所提出的设想进行讨论。当时他那本关于登月的书籍出版时,有500人自愿要求参加下一次的远征。他创作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还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这些作品大多洋溢着乐观向上的主题,并且总是充满丰富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许多语言和假想。他的作品在道德观上大多非常单纯,曾被教皇夸为“纯净无瑕,朴实无华”,因此在20世纪那些意识形态针锋相对的不同国度里,凡尔纳的作品都被视为无害的儿童科学启蒙读物而被引进。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凡尔纳开创了科幻小说描写冒险探秘的传统。他虽然不是科学家,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科学训练,但他却是当时法国最有学问的人;他的作品主人公大多是男性,情节也没有爱情的佐料,但历经一个多世纪漫长的岁月却依然广泛流传,深受各国读者所喜爱。凡尔纳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善于营造这样一种氛围,使我们将纯粹虚构的事件当成真实情形,并带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力在未知世界的探险中融入当时人们闻所未闻的科技新知识、新发明以及各种奇妙的事物。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凡尔纳和他的作品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今天,凡尔纳的名字早已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他在书中刻画的海洋世界也早已深入读者的内心和想象;他书中描述的险境、阴谋和各式各样离奇的事件将会一次又一次地给读者带来紧张与兴奋。那波澜壮阔的海洋风貌、绚烂神奇的水下世界以及丰富多彩的博物知识,都将激发读者了解海洋、了解世界、了解宇宙的无穷欲望。

四、一个漂流瓶引发的故事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的故事发生在1864年。苏格兰贵族格里那凡爵士是“邓肯”号游船的船主。在这艘船首次试航时捕获了一条巨大的鲨鱼,水手们在鲨鱼腹中发现了神秘的漂流瓶,故事便从此展开……

漂流瓶里有三张已被海水浸得残缺不全的纸片,上面分别用英语、德语和法语书写着支离破碎的信息。他们通过拼凑,猜测信息大意为“两年前在海上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和两名水手尚在南纬37度某地等待救援”,断定这是一封求救信!于是,格里那凡爵士在《泰晤士报》和《每日纪事报》上刊登了一则寻找格兰特船长的启示,随后马上携一行人毅然驾驶着游船“邓肯”号开始了搜救格兰特的冒险征程。

他们到达南美后横穿美洲大陆,却从英国领事馆得知,最近这里不曾接到过失事船只的报告。于是巴加内尔对纸片上的信息进行第二次解读,断定船长遇难的地点应该在澳大利亚海岸。因此一行人便乘船到澳大利亚,他们横穿澳洲大陆,不想却被印第安土著人俘获,几乎陷入绝境。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这一行人得以逃脱,重新回到了“邓肯”号,可游船的发动机却在一次台风中被损坏了。正在这时,他们遇见了格兰特原来船上的名叫艾尔通的水手,艾尔通建议大副把船开到墨尔本修理,而他带领格里那凡一行人深入澳洲大陆腹地寻找格兰特船长。于是他们在一位自愿提供牛马的农庄主人的支援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可自从遏上艾尔通这个人以来,奇怪的事一桩接一桩地发生:他们遇上了火车坠桥的惨案,同行的牛和马要么突然相继死去,要么莫名其妙失踪。幸好随行的麦克那布斯少校很警觉,识破了艾尔通的阴谋,揭穿了他想通过假惺惺地帮忙寻找格兰特而骗取他们游船的企图。原来艾尔通正是参与那场火车坠桥的海盗头目,艾尔通协同一伙匪徒妄图将“邓肯”号掠为海盗船。阴谋被识破后,艾尔通开枪击伤格里那凡爵士后,和其他匪徒逃跑了。为了避免“邓肯”号落入艾尔通之手,格里那凡爵士让巴加内尔写信和“邓肯”号取得联系。可当他们到达约定地点准备接收“邓肯”号的时候,船却不见了踪影。

一行人只好搭乘前往新西兰首府奥克兰的游轮,途中稀里糊涂地钻进了毛利人的窝里宿营,差点被全部处死。这次又是巴加内尔灵机一动,利用毛利人迷信的特点使大家成功脱险。在逃亡的途中,意外遇到驶来的“邓肯”号,丢失的游船失而复得,上面还关押着那个海盗头子艾尔通。格里那凡爵士与他协商,只要他说出事实就不把他交给警方,而把他丢弃在太平洋里荒凉的塔博尔岛上。两天后,船长孟格尔远远望见孤岛上升起的青烟,竞意外地发现那就是遇难的格兰特船长,同船寻找父亲的格兰特的儿女父子三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就这样,格里那凡的旅行历时五个月,沿着南纬37度环绕地球一周,终于胜利地回到了苏格兰。

书中描写了人们在搜寻格兰特船长途中的种种奇遇,他们经历过洪水、烈火、地震、山崩、飓风和狼群等危险,遇到过几百头牛一起陷入泥潭,滔滔的洪水将平原变成海洋;还遇到过在逃离时被闪电击中的大树,又碰上潜伏在水里的鳄鱼……在这些千难万险、扣人心弦的故事中,字里行间渗透着十分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其中不乏对南美、澳大利亚和印度土著人的介绍,十分新鲜有趣。知识在凡尔纳的作品中已经不是外加的东西,而是情节的有血有肉的组成部分。书中人物的冒险既包括来自自然灾害的挑战,又包括来自海盗头子艾尔通和土著人智慧的挑战,主人公在灾难面前由于拥有一定的知识,才总能等到获救的那一刻,而他们过人的勇气和毅力也帮助他们在险象丛生的旅途中得以生还。小说的结局也很出人意料,正所谓好事多磨,格兰特船长正是在搜救人员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才被意外发现。

小说塑造的主人公有——机智的格里那凡爵士、善良的海伦夫人、沉稳的麦克那布斯少校以及粗心大意、误闯“邓肯”号的地理学家巴加内尔、前来求助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坚毅的玛丽和勇敢的罗伯尔。当中,最令人难忘而捧腹不禁的要数巴加内尔了,这个可爱的法国人,一个彻头彻尾粗心的家伙。一开始意外地登上“邓肯”号,上船后错把葡萄牙语当做西班牙语来学习,无意中把求救的信件写错……可他的每一个小错误都让人觉得既可笑又可爱。他是一个乐天派,别人觉得最危险难熬的地方却可以是他的天堂。在他的头脑里,永远都有挖掘不完的科学秘密,作为地理学会的秘书,他的脑袋简直就是精确的数据库,存储着一切关于地理、历史和生存的知识,还有一些奇思妙想。每次当搜寻陷入僵局时,他总能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和合理的推测化解危机,扭转局面。

除巴加内尔外,同行的也只不过是一群意外发现求救信号的好心人。作为同胞,他们将拯救格兰特船长视作自己的使命,把船长的儿女视如己出,在危难时刻总是保护着他们。作为船员,他们恪尽职守,经验丰富,坚韧镇定,坚信只要怀着坚定的信念就能绝处逢生。他们有着太多优秀的品质,每个人的性格都那样鲜活丰满,而这些品质又何尝不是凡尔纳自己的化身和他美好的寄托呢。就连惟一的反面人物——海盗头子艾尔通也充满了出人意料的想法和做法,他的聪明和勇敢更加突出了凡尔纳在塑造人物时的立体笔触。凡尔纳为我们勾画了一个太美妙的故事,只要我们跟着主人公的脚步,就能享受到他们每一次重生后喜悦的轻松,随后又以更饱满的精力投入到新的战斗当中。

小罗伯尔在找寻父亲的过程中为什么会意外失踪?他又是怎样从秃鹫口中脱险的?海盗头目艾尔通怎样骗得了格里那凡一行人的信任?却又怎样在阴谋一步一步即将得逞的情况下被识破了真实面目?希望你能够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慢慢找到答案。

这部小说构思巧妙,情节跌宕起伏,景色壮观。充满了异国情调,兼有科幻小说和探险小说的特色。凡尔纳的作品距离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他所描述的有些科学在今天看来也许已经过时。搜寻一个失事的船长,如今也用不着像格里那凡爵士那样,经历横跨南美大陆、深入澳洲腹地以及经历海上的颠簸。但科学上的过时并没有使他的作品显得逊色。他的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其中深入的人民性以及和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民主主义精神。

凡尔纳作品里所描述的科学不是书斋里的科学,而是和探险、旅行、研究地球上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的行动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书中的主角也是这样一群掌握着丰富科学知识而在世界各个地方行动着的人,他们有的是为了救援难友,有的是为了寻求知识,有的是为了与大自然做斗争。总之,凡尔纳的优秀作品至今仍然是我国青少年读者优秀的精神食粮。

庄葳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英语海洋文学研究”团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