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长沙大会战(1939-1942)/话说中国抗战史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马正建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话说中国抗战史》是一套完整记录中国抗战史的鸿篇巨著。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叙述这段历史,意在对中国抗战历史的沉痛缅怀和深刻解读。

马正建所著的《长沙大会战(1939-1942)》全面客观地记录了三次长沙会战的重大战役行动,首次集中详细披露了长沙大会战的历史真相,用理性思考审视历史原貌。本书以全景白描手法配以清晰真实的老照片,带领读者一起走进封存已久的历史档案。

内容推荐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湖南境内发生了一场场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的激烈战斗。马正建所著的《长沙大会战(1939-1942)》全面客观地记录了三次长沙会战的重大战役行动。在作者详实的史料占有、深入的实地考察和大量亲历者采访的基础上,作品以恢弘而细腻的文笔,再现了当年极其雄壮而惨烈的战争场景,激情讴歌了中国军民在浴血战斗中表现出的英勇精神,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生动史实,使《长沙大会战(1939-1942)》具有珍贵的史料文献价值与可阅读性。

目录

第一章 热血如澜[1]

 1.湘北上空战云密布[4]

 2.防线这样被突破[15]

 3.中秋月下的故事[28]

 4.抚摸原始[38]

 5.日军撤退,形势陡转[39]

 6.镌刻在大地的丰碑[46]

 7.祝捷与祭奠[52]

 8.长沙余音,关于祖坟[57]

第二章 萧瑟秋风[61]

 1.薛岳与长沙[63]

 2.兵棋就是战争[66]

 3.云遮雾绕大云山[70]

 4.新墙河边到长沙城下[79]

 5.1941:中国聚焦湖南湖北[98]

 6.南岳军事会议的思考[113]

 7.一个人在战争中死去[118]

第三章 哀兵之战[121]

 1.太平洋与湖南[123]

 2.惨烈雪景[130]

 3.守城血战度新年[142]

 4.日军兵败,百里围歼[154]

 5.热血铸起的胜利[162]

 6.阿南惟几的一生憾事[170]

第四章 小城故事[177]

 1.1943:中国与世界[179]

 2.汉奸比鬼子更坏[180]

 3.大丈夫死何恨焉![183]

 4.王牌军兵败[186]

 5.许国璋殉国[189]

 6.请将我葬于此处[190]

 7.县长突围[194]

 8.常德郊野阳光灿烂[197]

 9.城垣血战,中国守军整建制阵亡[202]

 10.孙明瑾最后一电[212]

 11.57师覆没[221]

 12.失守六天,再占常德[227]

 13.后来故事:虎贲、虎贲……[231]

第五章 逆水大江[235]

 1.“一号作战”[237]

 2.胜与负定于战前[240]

 3.踏着中国士兵尸体的推进[244]

 4.行军和关于“兵”的一种解释[252]

 5.坚守:两军意志的较量[255]

 6.苦守:身躯与心灵的煎熬[261]

 7.死守:倾尽最后的热血[268]

 8.失守:光荣之战的灰色句号[273]

 9.逃亡:向着重庆[280]

 10.千秋功过千秋评说[285]

后记[289]

 1.最后一战[290]

 2.寻觅老兵[291]

 3.槟榔之约[294]

试读章节

2 防线这样被突破

“9月14日晨7时,中井良太郎106师团2千余人向会埠万保邦184师阵地发起猛烈攻击。”

重庆、桂林、长沙同时接到这一份电报时,阅报的人都说了声:“开始了。”

会埠地处江西境内。这场会战从这个紧靠湖南省界的小镇揭开序幕。日军攻占南昌的106、101师团,与反攻南昌未成的前敌总指挥罗卓英将军所辖各部,在对峙了整整5个月之后重又厮杀起来。

这是冈村宁次“湘赣作战”计划中的第一步,即首先在赣发起攻击,吸引和牵制中国军队,为紧接着进行的湘北方面攻势准备条件。日军在赣北兵分两路,分别攻向高安和修水,中国军队第1和第19集团军部队严阵以待,一场激战在丘陵与丛林中展开。

局部之一:高安不安

罗卓英得到前线的电话报告时,甚至连应有的最初一刻的紧张都没有,不看地图,全在心里。

他下达命令时声音很平静。记录命令的机要参谋感觉罗总的语气与命令内容太不相吻合。

“着令各部严守阵地,以各自预备队增援危急区域,不得期待总预备队,失守阵地由各部自行夺回,为敌突破防区累及作战全局者,杀无赦!”

口述完毕,他叫来参谋处副处长杨秀琪:“什么事都不要办,你就给我盯住高安。”

高安是中国军队占据的距南昌最近的城镇,因而成为日军倾全力要拔掉的钉子。1939年9月15日,日军突破宋肯堂32军部队在高安周围的几个前进阵地,由东、西、北三面向高安推过来,32军下辖的李兆瑛139师与唐永良141师官兵们冒着日军飞机和火炮的猛烈轰炸,在越来越残破的工事中顽强坚守。

一批批伤员和烈士被抬下阵地,日军也成片倒在阵地前沿。军长宋肯堂双眉紧锁,正打算将部队撤出高安,避一避敌锋。深夜时19集团军参谋处副处长杨秀琪奉命前来督战,并带来罗卓英的命令:坚守高安,决不能撤离。

9月16日,日军发疯似的连续组织强攻,守军前沿阵地被炸成一片废墟。官兵们在废墟中坚持到黄昏时,各部队伤亡均已过半。

入夜,宋肯堂与杨秀琪愁颜相对。宋请杨转告罗总指挥,如果没有增援部队攻打敌侧翼,就很难再坚持到明天晚上了,建议还是先撤出来再说。杨连夜将战况和宋的意见电报罗卓英,但直至17日中午,仍未见回复。

杨秀琪回忆说,17日下午,天下小雨,他随收容队到路口,见从前沿至高安城南临时设立的伤兵医院人流不断,一路上许多重伤兵被抬下来,轻伤兵自己走着下来,抬担架的士兵说有许多枪丢在阵地上没人管,军法处的人说逃兵不少。过去作战统计时有“失踪”一栏,那其中大部分是逃兵。

18日,从拂晓开始打,日本飞机把高安城炸成一片平地,步兵也攻得特别猛。中午,宋肯堂下令部队撤出城里,在城南附近占领了几座山坡。高安遂陷于敌寇手中。

晚上,军作战科科长季某对杨秀琪说,接到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和战区长官薛岳的命令,32军立即组织反攻高安,并说将“王牌军”也调上来了。 “王牌军”指王耀武74军,这是九战区的总预备队。杨的勤务兵打水路过宋肯堂的屋子,听宋说:“让打就打么,最多把人打光了。”  当晚,宋肯堂军长下到唐永良139师督战,由南向北攻,141师与74军李天霞51师、施中诚57师分头向两侧包抄,对高安城内和周围之敌形成包围之势。

“51师的代号叫‘前茅’。这真是一支厉害的部队,当晚一阵猛冲就克复了村前街,紧接着构筑工事,稳定了阵地。”杨秀琪说。

当时51师3团4连班长,在高安战斗中大腿被打穿的刘奇槐老人回忆说:

“那时候年轻,就记着一句话,是老兵传下来的:怕死的先死,不怕死的后死。头几仗,咬着牙硬着头皮冲。后来胆大了,打起仗来就灵活了,头脑冷静,眼疾手快。一次刚打完一场遭遇战,连长当胸给我一拳,说:‘好小子,会打仗了!’就当了班长。战场上,子弹不认你怕死不怕死,那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人,往往能为我军在战斗中抢到主动权,但同时又首当其冲,伤亡最大。

“打高安第三天,伤票上写的是民国二十八(公元1939年)年九月二十一日,那天攻进城与小鬼子打巷战,打乱了。原来我紧跟着副连长,跟丢了,谁也找不着谁,就看谁眼睛快了。看着前边,左右,房顶,还怕躺在地上的是装死的敌人再爬起来打枪,真恨不能多长几只眼。我击毙了一个身子探出一截断墙的鬼子,认为那截断墙能成为隐蔽观察射击的落脚点,便朝那里冲过去。眼看离那个死鬼子越来越近了,忽然大腿像被什么捅了一下,又跑了几步才晓得是受伤了,一见血就站不住了。子弹是斜着打过来的,事后想,可能是自己人误伤,因为我是冲在前面的,两边已经没有鬼子了。当时可不敢这么说,认起真来误伤不算战伤。

“我被担架兵抬到救治所,救治所设在一个谷姓的祠堂里。挨着担架的是32军的一个河南兵,他是小腿贯通伤,倒挺开朗,自来熟。他见面就说我们74军能打是因为钢盔是特制的,全是从老毛子(苏联)那里买来的,子弹打不穿,打上滴溜溜在头上转。我说那好,下次打仗咱俩换换。受了伤就怕落下残废,死倒不怕,早死早投生。躺在担架上还有心思说笑,那时候真是年轻。

“后来遇上了和我先后负伤的连里的一个姓党的排长,他说那个河南兵转到后方医院后得了坏疽,锯了腿,几天后还是死了……”

据战史记载:9月22日拂晓,在74军配合下,32军“139、141两师猛攻高安城,因城垣已被该部在撤出前炸毁,日军无法固守,开始退却”。在早8时,克复全城,“乘胜向北追击。141师一部进抵黄坡桥”。又于次日收复位于高安东北的祥符观、司公山等处,“恢复开战前之阵地”。

P15-1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2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