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少年维特之烦恼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德)歌德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阶层的青年,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周围的社会却充满等级的偏见和鄙陋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这使得多愁善感、愤世嫉俗的主人公为理想的破灭而悲伤哭泣,愤而自杀,以示抗议。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现象,并表达了觉醒的德意志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一发表就在欧洲产生了强烈反响,流传各国,成为一部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作品。

内容推荐

歌德的这本《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日记体”小说。书中主要描写了进步青年维特爱上了一位名叫绿蒂的姑娘,但绿蒂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到某地公使馆任职,但是官场的腐败、势力傲慢的贵族使他与周围的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最终在绝望中自杀。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版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曾震撼了德国乃至整个欧洲一代青年们的心。

目录

第一编

 1771年5月4日

5月10日

5月12日

5月13日

5月15日

5月17日

5月22日

5月26日

5月27日

5月30日

6月16日

6月19日

6月21日

6月29日

7月1日

7月6日

7月8日

7月10日

7月11日

7月13日

7月16日

7月18日

7月19日

7月20日

7月24日

7月25日

7月26日

7月30日

8月8日

同日傍晚

8月10日

8月12日

8月15日

8月18日

8月21日

8月22日

8月28日

8月30日

9月3日

9月10日

第二编

 1771年10月20日

11月26日

12月24日

 1772年1月8日

1月20日

2月8日

2月17日

2月20日

3月15日

3月16日

3月24日

4月19日

5月5日

5月9日

5月25日

6月11日

6月16日

6月18日

6月29日

8月4日

8月21日

9月3日

9月4日

9月5日

9月6日

9月12日

9月15日

10月10日

10月12日

10月19日

10月26日

10月27日

同日傍晚

10月30日

11月3日

11月8日

11月15日

11月21日

11月22日

11月24日

11月26日

11月30日

12月1日

12月4日

12月6日

致读者

12月12日

12月14日

12月20日

附录

 歌德与少年维特

◎《诗与真》中的歌德与维特

◎维特的时代与“狂飙突进”

◎《少年维特之烦恼》——“狂飙突进”运动的最大成果

◎解读维特

◎《少年维特之烦恼》引发的争论

◎“维特热”——献给歌德的敬意

试读章节

1771年5月4日

我终于走了,心里好开心啊!我的朋友,人心其实挺奇怪的!离开了你,离开了自己相亲相爱、依依不舍的人,竟然会感到开心!我知道你不会怪罪我的。命运偏偏让我卷人到一些情感纠葛之中,不正是为了使我这颗心躁动不安吗?可怜的蕾奥诺莱!但这并不是我的错呀!她妹妹脱俗的魅力令我神往,而她那可怜的心却对我萌生了恋情,这难道是我的错?不过,我就完全没有责任吗?当她对我心生爱慕的时候,难道我不曾助长她的感情?当她自然地流露真情时,我不曾洋洋得意,并和大家一起拿这原本并不可笑的事情来取笑她吗?难道我……

人啊!自己抱怨一顿又有什么用呢?亲爱的朋友,我向你们保证,我一定会改邪归正,绝不再像往日那样,总把命运加给我们的一点儿挫折来回咀嚼回味,而是要享乐当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就是这样的,我的朋友,就像你所说的:也许只有上帝才知道人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人们要是不这么无休止地去追忆那些痛苦的回忆,而是多考虑考虑如何面对眼前的处境,更加泰然自若一些,那么人间的痛苦就会少得多。

请告诉我的母亲,我将竭尽全力处理好她交代的那些事,尽早把消息告诉她。我已见过我姑妈了,发现她远非我们在家时所讲的那种泼辣女人,而是一位心地善良、乐观豁达的夫人。我向她叙说了我母亲对于那部分未分财产的意见,她则对我说明了这样做的种种理由和原因,以及要在什么条件下,她才准备全部交出来,也就是说比我们要求的还多……简言之,我现在还不想过多地谈论这件事,请告诉我的母亲,一切都将会解决的。我的好朋友,就在这件小小的事情上,我发现世界上的误会与曲解往往比奸诈与恶意铸成的过错更多。至少可以肯定,后两者要少见一些。

另外,在此期问我感到非常愉悦。在这个天堂一般的地方,它的僻静正好是医治我这颗孤寂心灵的一剂良药,还有眼前的大好春光,它的温暖已充满我这颗常常战栗的心。每一株树,每一排篱笆,都是繁花盛开,我真想变成一只金甲虫,到那馥郁的花海中去遨游一番,尽情地吸露吮蜜。

城市本身并不适宜,但四郊的自然环境之秀丽却难以言表。山林连绵不断,形成了许多清秀的山谷。也许是这些山谷打动了已故的封·M伯爵,使他开始在一座小丘上建起了他的花园。

花园布局简单,一进门便可感觉出绘制蓝图的并非某位高明的园艺家,而是一颗渴望独享清寂的敏感的心。对于这座花园的业已作古的主人,我洒下了不少眼泪,这小亭子是他生前最爱呆的地方,如今也成了我流连忘返之地。不久我便会成为这花园的主人,没多久,看园人已对我产生好感,等我搬进去一定号不了他。

5月10日

一种神奇的欢悦感充溢着我的整个灵魂,使它甜蜜得就像我所专心一意地享受着的那些春晨。这地方好似专为与我有同样心境的人创造的,我在此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情趣。我真幸福啊!

我的朋友,我完全沉浸在对幽静生活的感受之中,以至于把自己的艺术也耽误了。我现在无法作画,一笔也画不了,但尽管如此,我现在却比任何时候都更配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画家。每当我周围蜿蜒的峡谷在大地上飘舞,明艳的太阳悬挂在林梢,将它的光芒稀薄地照射进幽暗密林的圣地中来时,我便躺卧在飞泉侧畔的草丛里,紧贴地面观察那千姿百态的小草,感觉到叶茎间有个扰攘的小小世界——这数不尽的形形色色的小虫子、小蛾子——离我的心更近了,于是我感受到按自身模样创造出我们的全能上帝的存在,感受到将我们托付于永恒欢乐海洋之中的博爱的天父的气息。我的朋友!随后,每当我的视野变得朦胧,周围的世界和整个天空就像我爱人的形象一样潜藏在我心中时,我便常常产生一种期望:啊,要是能把它重现出来,把这如此丰富、如此温馨的情景写在纸上,使其成为我灵魂的镜子,犹如我的灵魂是无处不在的上帝的镜子一样,该有多好啊!——我的朋友!——然而我真去做时却会招致消亡,我将在这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象的威力下命断魂销。

5月12日

不知道是附近一带有作弄人的精灵在游离,还是我自己在奇思妙想,我竟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如天堂一般美好。

在城外不远处有一口水井,我像人鱼美露西娜啼她的姊妹一样,对这口井着了迷。走下一座小丘,来到一顶凉棚前,再往下走20个石阶,便可以看见大理石岩缝中有一股清泉喷涌而出。那绕井而筑的矮墙,那浓阴匝地的大树,那井泉周围的清凉,这一切都有一股诱人的力量,令人怦然心动。城里的姑娘们常来这里打水,这是一种最普通最平凡的必要劳作,就连古时候公主们也要亲自做的。每当我坐在那儿,古代宗法社会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眼前,我仿佛看到老祖宗们全聚在井泉边,会友的会友,联姻的联姻;而在井泉周围的空中,却舞动着无数善良的精灵。啊,谁若无此同感,谁就必定从未曾在夏日的长途跋涉后,把这令人神怡气爽的清泉啜饮。

5月13日

你问我需不需要寄书过来。——我的朋友,我求你看在上帝的分上,千万别再拿这些书籍来烦我了。我不愿意再被指导、被鼓舞、被激励,我这颗心本来就已经够不平静的了。我需要的是催眠式的幽静,而我的荷马就是一首很长很长的催眠曲。为了使自己沸腾的血液冷静下来,我常常将它们低声吟诵,因为我这颗心是如此反复无常,变化莫测。我的朋友!关于这一点,我无需对你解释。你不是见过我很多次从抑郁变为欢喜,从悲伤变为激昂,因而担惊受怕过吗?我自己也把我这颗心当作一个生病的孩子,对它有求必应。不要把这些话随便告诉别人,不然会有人费隆我的。P1-4

序言

歌德(1749—1832年)生于法兰克福,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其中《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早期最重要的作品,它的出版堪称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足足有50年之久,在欧洲,歌德的名字总是和《少年维特之烦恼》连在一起。

全书篇幅不长,情节也并不复杂曲折,主要人物只有维特和绿蒂两人。维特是一名出身于市民阶层的青年,为了料理母亲的遗产事宜,来到了一个乡村小城。在一次乡村舞会上,维特结识了法官的女儿绿蒂。两人一见倾心,开始频繁往来,度过了一段令维特刻骨铭心的幸福日子。但绿蒂已和一名叫阿尔伯特的青年订婚在先,维特自感追求绿蒂已毫无希望,心灵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为了摆脱这种精神上的烦恼和尴尬的处境,他被迫告别了一往情深的绿蒂和可爱的小山村,到某地一公使馆任职,但周围的社会却充满了等级偏见和鄙陋习气。爱情得不到回报、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最终绝望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者匠心独运,巧妙地以“日记体小说”的方式来描写主人公维特的内心世界。整部作品像一篇感伤的抒情诗,坦率、真实地坦露心扉,毫不做作。主人公的欢愉和痛苦,都跃然纸上,像是捧出一颗跳动的心,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和精神上的极度震撼。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就使年轻一代如痴如狂,有的与维特遭遇相仿的人甚至也仿效维特轻生而死。小说一经出版便风行各国,掀起一股股“少年维特热”。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