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牛黄解毒丸、藿香正气水、健胃消食片……这些耳熟能详,至今仍广为传用的中成药,你知道它们的渊源和功能主治吗?
那就请你打开佟彤的这本《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本书遵循“上医治人”的中医观点,列出了18类62种经典中成药,这些中成药都是出自中医典籍,由历代名医精心创制的经典药方传承演化而来,已经使用了成百上千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佟彤 |
出版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牛黄解毒丸、藿香正气水、健胃消食片……这些耳熟能详,至今仍广为传用的中成药,你知道它们的渊源和功能主治吗? 那就请你打开佟彤的这本《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本书遵循“上医治人”的中医观点,列出了18类62种经典中成药,这些中成药都是出自中医典籍,由历代名医精心创制的经典药方传承演化而来,已经使用了成百上千年。 内容推荐 佟彤的这本《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遵循“上医治人”的中医观点,列出了18类62种经典中成药,这些中成药都是出自中医典籍,由历代名医精心创制的经典药方传承演化而来,已经使用了成百上千年。《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针对现代人最常罹患的疾病,如头痛、感冒、上火、便秘、腹泻、胃痛、肥胖、肾虚、失眠、痛经等,解析如何选择合适的中成药,来进行日常的自我治疗与保健。同时为那些被我们用反、用窄、用歪了的中成药正名,纠正日常生活中的用药错误,阻止读者进一步在生活中因为用错药而事倍功半,延误病情。让那些被“埋没”的古代国医经典换上新装,继续为今人所用,发挥它们的神奇魅力。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经典老药的三大不幸 感冒清热冲剂、肾气丸 最易被用反的中成药 五苓散、二陈丸 最易被用窄的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牛黄解毒丸 最易被用歪的中成药 第二章 八大补益珍藏 补中益气丸 无名低热时该用的补药 “文弱书生”常备的药物 不退的高热被补药治好了 命中欠“土”的人会罹患重病 体弱的孩子吃“儿童版”补中益气丸 金匮肾气丸 不会反弹的减肥药 性功能障碍不等于肾阳虚 十个胖子九个肾虚 起夜多了,鼻涕、哈喇子多了,说明你老了 有毒的硫黄能起死回生 人参归脾丸 “慈母综合征”的首选 归脾丸可以把黄瘦子吃成白胖子 《黄帝内经》说:人是一种适合黄色的虫子 病人能吃,治愈希望就大 附子理中丸 中成药里的“纯爷们儿” 寒邪最容易击中最柔软的地方 附子理中丸也是减肥药 你的唾液是甜的吗 腹泻和便秘都可以源于阳虚 八珍丸 开给“黄脸婆”的美容方 “黄脸”女人不能只补血 有神气的面色才是好气色 女人“扫黄”,从立秋开始 生脉饮 夏天能吃的补品 出大汗是会“伤心”的 唯一能在夏天吃的补药 人参补气是有条件的 你可以自制的生脉饮 六味地黄丸 四十多岁男人该吃的保养药 年过四十的男人多有肾阴虚 什么样的人才会不“上火” 总觉得鞋底薄,腰发酸就是肾阴虚 养阴清肺丸 很好喝的“皮肤保湿剂” 肺是五脏中最娇气的 能喝的“皮肤保湿剂” 抹在脸上的营养很少能被皮肤吸收 干燥季节的“保湿梯队” 第三章 八类调养上品 二陈丸 给胃肠去污的“清道夫” 吃补药前先用二陈丸清肠胃 舌苔白腻和舌苔黄腻,用药性质不同 橘子皮加半夏能让你沾枕头就睡着 五苓散 让老人口不渴,让女人脸紧致 奇了,“尿崩症”的女人被利尿药治好了 夜里都口渴,试试五苓散 五苓散能使女人脸变紧致 中成药说明书 先看“用于”后面的第一句 越鞠保和丸 专治气饱了的人们 最初是“怨妇”的专用药 撒开了抽烟喝酒的人,怎么癌症还能痊愈 “越鞠丸”治疗的堵闷多有生气“前科” 心里有苦水,胃里吐酸水 加味逍遥丸 能吃的“祛斑战痘”美容剂 “食色性也”的意思提示:消化和生殖功能受精神影响最大 打不开的“心结”能耗出身病 不到更年期脸上却忽冷忽热 可以吃的“战痘祛斑”剂 逍遥丸已经从“女性专用”转“男女共用” 可以治疗使用“壮阳药”无效的阳痿病人 从唐代就开始用的安眠药 安神温胆丸:先壮身体后壮胆 朱砂安神丸:专治眼睛含水的失眠人 天王补心丹:开给“文弱书生”的安眠药 柏子养心丸:越累越睡不着的失眠者 第四章 四种驱邪经典 银翘解毒丸 被验证了两百年的感冒药 舌边尖红,嗓子疼的感冒是热性的 体温骤然升高的感冒很可能是“流感” 治感冒别忘通大便 感冒时也可以吃补药 龙胆泻肝丸 长在腰上的疱疹,偏于左侧的头痛 专治长在腰部的“带状疱疹”,发于左侧的“偏头痛” 这个“祛火”药能解决隐私问题 “泻肝丸”也能泻心火 清肝疏肝时要用当归“护驾” 牛黄清心丸 当你心力交瘁时 乐疯了的范进该吃牛黄清心丸 过分贪吃是“心火”问题 家中该备的中医“急救三宝” 少腹逐瘀丸 十个女人九个瘀 十个女人九个瘀 “血瘀女”的通便药 有瘀血的疼痛,痛点固定不移 附录 家庭常备中成药用法速查表 试读章节 人们对中成药性质和使用方式的了解,一般都是通过药品说明书。作为一个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人,只能机械地按照药品说明书上说的症状和自己的症状作对照,对上了,就觉得该吃这个药。事实上,即便是症状相同,但引起症状的原因不同、病理不同,治疗起来也会大相径庭。这样照搬说明书上症状的做法,至少会造成对经典老药的片面、机械使用,把原本治疗范围很广的药物用窄了。 比如五苓散,按照说明书上说的,最重要的一条,也是大家最容易看懂的一条,就是治疗“小便不利”。小便不利什么时候多见?肯定是泌尿系统出问题了,轻的是泌尿系统感染,这个时候人的感觉是小便时涩痛,想尿但尿不出,或者是其实没有尿,但总觉得有尿意。如果看西医,肯定要用抗生素来消炎,配合中药的时候,包括西医大夫在内,很可能就开五苓散了,于是,五苓散这种药更多地被现代人当成了一种简单的利尿剂,这就明显地低估了经典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说明书上还写着,五苓散用于“气化不利”引起的小便不利,“气化不利”是它所治疾病的根本。但“气化不利”的结果不一定都是小便不利,还有可能是小便失禁呢(在后边的内容中我会详细讲到),因为无论是小便排泄的问题,还是周身水液运行的问题,倚仗的都是人体的“气化功能”。“气化功能”是个中医概念,翻译成现在人能懂的话,基本上相当于人体代谢水液的能力。 我们看到很多女性,年过五十就开始发胖,人显得很臃肿,但不是真正的胖,她们自己也会说是“虚浮囊肿”,那就是水液代谢不利、运化功能不足导致的,该排出去的水液,蓄积停留在身体里,就形成了这种虚胖。因此,虽然五苓散的药品说明书中没有减肥这一项,但只要是运化能力不足导致的虚胖,用五苓散就会非常有效。只可惜,能将经典老药活用的人为数不多,这个被医圣推崇的好药,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委屈着…… 同样被用窄了、被委屈了的还有二陈丸。 如果看药品说明书,这个药物肯定被理解为仅仅是一种消食药。和那些做着铺天盖地广告的消食药相比,很多人觉得这个药物实在是太不新鲜了,里面的药物无非是陈皮、半夏,连大家普遍知道的山楂、鸡内金之类最常用的消食药物都没有,消食作用能比得上人家做广告的药吗?事实上,把二陈丸狭义地理解为消食药真是可惜了这个首创于宋代,有着800年历史的名方。 二陈丸的价值在于祛除身体内的痰湿。“痰湿”是中医特有的概念,其中包括了胃肠道不能消化的饮食积滞,更包括血液中积滞的各种毒素,总之都是应该排出但没有排出的代谢废物。前者可以通过消食来化解,但后者,比如过高的血脂、血糖、尿酸等,诸多最终会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东西,想化解掉仅仅靠消食药就不灵验了,二陈丸的祛痰湿作用恰恰可以作用于此,这使它足以成为我们身体的“清道夫”、“去污剂”。 中国人的生活彻底改善之后,“排毒”的概念就出现了,而且愈加深入人心。人们在减肥的同时,还觉得自己肚子里一定有脏东西,于是“缓泻药”换了各种名目不断地推陈出新,但几乎没人意识到这个流传至今,有着800年历史的二陈丸就是最好的“去污剂”,而这是很容易找到证据的。 如果你是个身体肥胖,腰围很粗的人,平时爱喝酒吃肉,可以肯定,你的舌苔经常会是厚腻的,看上去不干净,而舌苔就是胃肠消化状态、身体是否清爽干净的最直接的标志。这个时候,如果你吃几天二陈丸,你会发现舌苔干净了不少,那些和舌苔同在的,你已经习以为常的症状,比如嘴里有异味、大便不成形,甚至身体发沉等都会逐渐减轻。无他,因为二陈丸帮你排出了痰湿,而这却是任何一种“缓泻药”都不可能起到的效果。P4-7 序言 大家随手就可以在药店、药房买到的中成药,很多已经有了成百上千年的使用历史,是久经考验的经典名方,比如大家熟悉的六味地黄丸、生脉饮,迄今已经使用了一千余年,国人能繁衍生息到今天,某种程度上就是它们效验的佐证。遗憾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正确地认识和使用这些传世国粹,这就使得我们与病愈、健康的目标多了失之交臂的可能。 一般来说,选中成药的依据有两个,首先是店员推荐。商家是要挣钱的,推荐的自然是价格贵的,但是很多药物之所以可以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就是因为它的组方精炼,方子一精炼,价格就下来了,即便有厂家生产,店员推销起来也不起劲,比如能消肿利水甚至对皮肤有紧致作用,出自医圣张仲景之手,迄今使用将近两千年的五苓散;比如在吃补药之前常须服用的胃肠“清道夫”二陈丸,因为只有四五味药,所以价格非常便宜。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中医治病可以是不同的病状使用同一个方子、同一种药,还是这个五苓散,药品说明上治疗“小便不利”,但因为“小便不利”和“身体水肿”甚至“皮肤发胖”都可以缘于脾虚,如果仅仅看说明书,它可能只是一种普通的利尿药,但是如果你了解了中医医理,完全可以活用为女人阳气不足、气化不利时最好的“皮肤紧致剂”。 中医的五脏六腑和我们能看到、摸到的五脏六腑不是一回事,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其实是一个个系统功能的组合,是没有实质器官相对应的,“肝郁”中的“肝”不是得了肝炎的肝,肾炎中的肾也不是中医“肾虚”所指的“肾”。但作为国粹,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因此患肝炎去吃龙胆泻肝丸,患肾炎直接吃肾气丸的大有人在,无论是经典的中成药本身还是吃药的人,都是这种错误的受害者。 挑选中成药的第二个依据就是药名,但有的药名和药效是相反的,比如最常用的感冒清热冲剂,它更恰当的名称应该是“感冒驱寒冲剂”,因为这是一组温性药物,适合治疗的是因为着凉引起的感冒发热,而不是有内热或者感受风热的感冒,如果只凭药名,估计就要选错了。 为了避免凡此种种遗憾,也为了让大家了解普通的中成药很不普通的潜力,我写了这本书。 佟彤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