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回忆谭震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金冶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谭震林同志逝世已七周年了,《回忆谭震林》各篇文章的作者,大多是谭震林同志在各个时期的战友或部属。有领导干部、专家,也有普通工作人员;有同他长时间或多次共事的,也有短时间有过工作接触的;还有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他的亲属、子女。篇篇文章寄托着他们对谭震林同志无限缅怀的深情。他们以质朴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客观、真实而又生动地记述了在同谭震林同志相处的日子里所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本书由金冶主编。

内容推荐

谭震林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经历了极其艰难曲折而又极为丰富多彩的战斗历程。

《回忆谭震林》集中地反映了谭震林同志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建立的卓越功勋,以及他一生革命的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始终不渝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顽强意志,襟怀坦荡、敢于直言的风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

《回忆谭震林》写出了谭震林同志革命一生中的许多动人经历,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斗争中的许多精彩画面,其中不乏文采熠熠、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作。因此,这不仅是一本好的纪念文集,而且也是一部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好教材,值得一读。本书由金冶主编。

目录

序言

善于开创新局面的典范

忆井冈山老战友谭震林

回忆谭震林

谭震林早期在茶陵

伟业同井冈长存

1930年谭震林在攸县

峥嵘岁月师长情

十年征战垂英名

谭主任在第四纵队

永生难忘的记忆

随老首长战斗的岁月

谭政委在闽西二三事

谭震林教我当交通员

护送谭震林到闽南

战争年代的谭震林

谭震林在皖南

繁昌之战前后

亲切的关怀

随谭司令到江南

大刀阔斧开辟东路

宏音日夕犹在耳

高尚品德优良作风

谭司令在苏南东路

随谭震林战斗在苏南敌后

一瓣心香寄缅怀

培养干部建铁军

黄金山反顽三战三捷

难忘的回忆

谆谆教导记忆犹新

谭震林与太漏

光风霁月 肝胆照人

“有了错误就改正”

谭震林在淮南

春风化雨奋三军

忆谭震林同志

谭震林在山东兵团

记可亲可敬的谭震林

心血凝聚在华东战场

不可磨灭的印象

谭震林和山东兵团

谭震林领导技术侦察工作

“干干净净地出来”

怀念谭震林

从淮南到浙江

谭震林领导华东财政工作

深切悼念谭震林

勇于创新无私无畏

谭书记亲自抓干部教育

记谭震林的几次指示

回忆接管五丰绸厂

正气浩然风范长存

谭震林在农业战线上的功绩

“该我开炮”

光明磊落无私无畏

永远怀念、尊敬谭震林

正直爽快实事求是

新中国农业的开拓者

爱护部属关心气象事业

谭震林领导农业规划片断

谭书记抓工作人木三分

重视科学尊重专家

科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求实精神和民主作风

谭震林抓治河规划

谭副总理重视林业琐记

谭副总理指导我编书

关怀青年爱护干部

跟随谭老下乡搞社教

忆谭老下基层

谭震林在农村蹲点

书信万言教益深

言传身教暖人心

遗教留家乡

报纸宣传要慎重

记谭震林对记者的一次谈话

悼念我的良师益友

无尽的怀念

首长良师挚友

忆谭震林在中央书记处二三事

谭震林生活风采琐忆

艰苦朴素平易近人

永久的遗憾

后记

试读章节

震林同志逝世已有6个年头了。他和我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老战友,共同度过了那一段艰苦而又壮烈的岁月。那时,我们还都是二十几岁的青年,虽然他比我只年长五岁,可比我成熟得多。他是工人出身,有工人阶级朴实的思想作风、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奋斗精神,素来为我所敬重。

我是1928年5月由安源到井冈山的,湖南湘东特委分配我到茶陵县委工作。我到井冈山时,正是朱德和毛泽东胜利会师不久,刚召开过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湘赣边界特委,毛泽东任书记,谭震林任副书记,陈正人也是副书记。茶陵县委改由湘赣特委领导,由此我与震林到了一起。由于当时的游击战争环境,我在茶陵县委工作期间,同震林接触很少,但听毛泽东谈过关于他的一些事迹。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以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以武装斗争推动土地革命、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议的发言中,特别强调民众运动没有枪杆子是不行的,须知政权是从枪杆里出来的。当时,尽管已有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也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但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革命思想,尤其是在敌人极为强大、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革命重心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实行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的战略思想,并未被全党同志深刻认识。在井冈山,毛泽东曾对我说:八七会议以后,瞿秋白曾要毛泽东到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没同意。那时党内有些同志总认为,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世界上哪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毛泽东还说:谭震林同志是赞成的,他就说过,现在井冈山的斗争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么!

对于武装斗争的重要意义在于夺取政权,谭震林是有亲身体会的,我从毛泽东和其他同志的讲述中听到过。

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打下茶陵县城,谭震林当时在茶陵城内的徐文元书店当装订工,他根据县委指示,搞起了县总工会,并担任主席。随后成立了县人民委员会,由部队派了一个县长。这个县政府虽然称为人民委员会,但是仍沿袭旧政权的一套办事制度,旧政府的官吏仍然在县衙门进进出出,工农群众十分不满。毛泽东知道了此事,立即来信指出,由部队派县长是不对的,不能按国民党的那一套办,要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建立真正代表工农兵利益的工农兵政府。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经过协商,工农兵各组织都选举出了自己的代表,谭震林是工人代表。在讨论成立工农兵政府时,谁当政府主席?各代表互相推让,最后一致推选谭震林担任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这是湘赣边界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它是在打碎了旧政权的基础上,由人民群众代表选举产生的代表工农兵劳动人民利益的新型政权。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以武装夺取政权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后来,谭震林担任了湘赣特委副书记、书记等职务,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28年冬,我调到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任秘书,毛泽东是前委书记,前委委员有朱德、谭震林、宋乔生、毛科文等。大约在这一年的12月,谭震林调到前委工作,湘赣特委书记由邓乾元接任。前委组织了工农革命运动委员会(实际上是政治部的前身),毛泽东任主任,谭震林任副主任,委员会下设科,我是工运科长。在此后一段时间里,我同震林工作、生活在一起。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撤下井冈山,原拟以围魏救赵的战法,打破湘赣敌人对井冈山的第三次“会剿”,但是由于大余一仗失败,被迫在赣南游击。前有敌军堵截,后有重兵尾追,又时值酷冬严寒,风雪交加,部队行进在崎岖冰封的山路上,有时一天赶路50余公里,饭也顾不上吃,还要遭敌袭击,真是艰难困苦。有一次在寻乌县圳下村宿营,清晨我和震林正在吃早饭,忽然听到噼里啪啦声,这时正逢阴历年底,我们以为是村里放鞭炮。仔细一听,不对了,枪声一阵紧似一阵,原来是尾追的赣敌刘士毅部赶来,我们已能看到敌兵正向村前运动。我和震林急忙放下饭碗,喊起毛泽东、朱德,趁黎明前的朦胧时分突围出来,在瑞金城外又遭到敌人袭击。当时,瑞金守敌已经潜逃,宋裕和带着宣传队进城,张贴标语,宣传群众。我和震林正准备做饭,烧了开水,米尚未下锅,敌人又追上来。我俩饭也顾不上做了,跟着部队就跑,到大柏地才停下来。我军在大柏地予敌军刘士毅部以歼灭性反击,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大柏地的胜利,在当时有巨大意义,红四军下井冈山后,摆脱了被敌人穷追的被动局面,开始了有计划地在赣南、闽西游击。长驻墟守敌慑于我军大柏地胜利的余威,不战而逃。驻守宁都城的敌军赖世琮部及工兵团弃城逃回石城老家。

1929年3月,我军进驻福建长汀后,部队整编,成立了红四军政治部。毛泽东兼任政治部主任,谭震林任副主任,我任政治部秘书长。政治部除负责军内政治工作外,还负责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武装和苏维埃政权等工作。它是在前委领导之下代表党的工作机关,即所谓“前委指挥,政治部对外号召和联系”。政治部的成立,大大加强了红四军内党的政治工作和全面执行红军关于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大任务。但是在军内也有一些争论,说政治部只能对内,不能对外;只能“指导”,不能领导;军内外的领导,发号施令,统由司令部负责。其实,这场争论在政治部成立之前即已开始。争论的实质,不只是政治部的职责问题,而是关系到红军建设的一系列原则问题。在这场争论中,震林坚决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关于井冈山斗争以来建党建军的一些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则和政策。但是,由于当时红军建立不久,军队的主要成分是北伐军的雇佣兵和大量农民,旧军队的思想作风、农民意识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大量地反映到党内和红军中来。争论一直延续到在龙岩召开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会议没有接受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和主张,并且在选举时,中央指定的前委书记毛泽东没有当选。会后,毛泽东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谭震林到了以闽西地方游击队为主新组建的第四纵队任政治部主任。

关于红四军七大的这场争论,在中央9月来信中和12月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上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充分肯定了红四军两年来的斗争经验和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和建党建军的基本原则。古田会议还一致通过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等多项决议,并且改选了前委,选举毛泽东为前委书记。P8-11

序言

谭震林同志逝世已七周年了,出版《回忆谭震林》一书,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本书各篇文章的作者,大多是谭震林同志在各个时期的战友或部属。有领导干部、专家,也有普通工作人员;有同他长时间或多次共事的,也有短时间有过工作接触的;还有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他的亲属、子女。篇篇文章寄托着他们对谭震林同志无限缅怀的深情。他们以质朴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客观、真实而又生动地记述了在同谭震林同志相处的日子里所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谭震林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经历了极其艰难曲折而又极为丰富多彩的战斗历程。他出身于装订工人,早年就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从而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波澜壮阔的湖南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不久,走上井冈山,成为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参加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和坚持井冈山斗争的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他是坚持闽西三年游击战争的卓越领导者之一。抗日战争中,他在皖南、苏南和淮南等地,都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对于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扩大抗日根据地,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解放战争中,他和粟裕同志一起,作为陈毅同志的亲密战友和助手,成为华东战场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参加了在邓小平同志主持下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总前委,并亲自率领部队渡过长江直至解放浙江大陆。尔后,他转入浙江和华东的党政领导工作,参加组织领导了民主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工作。50年代以后,他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农业工作,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倾注了全部精力,在不断地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中前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本书集中地反映了谭震林同志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建立的卓越功勋,以及他一生革命的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始终不渝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顽强意志,襟怀坦荡、敢于直言的风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特别可贵的是不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首先考虑的是革命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在战争年代,他不顾艰险,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出入于危难之中,力挽狂澜。在和平建设时期,他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十年内乱期间,他针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打倒一切、破坏生产的罪恶行径,直言上书,反对内乱,更是高风亮节,有口皆碑。他在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残酷迫害、重新出来工作以后,虽年老体弱,仍孜孜不倦地深入实际,勤奋工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谭震林同志是一个个性鲜明突出的人。他有火一般的革命热情,钢铁般的意志,严密的思维和惊人的记忆力。他处事果断,勇于开拓,工作抓得起、放得下,善于创造新局面。他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同志,与一起共事的同志、部属和身边的服务人员,都能友好相处。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人。人无完人,谭震林同志也不例外。他在革命的领导工作中,也曾因认识的局限性而发生过这样或者那样的失误。但他勇于承担责任,纠正错误,坚持真理,所以,常是“更也,人皆仰之”。

本书写出了谭震林同志革命一生中的许多动人经历,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斗争中的许多精彩画面,其中不乏文采熠熠、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作。因此,这不仅是一本好的纪念文集,而且也是一部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好教材,值得一读。我愿意向全国各条战线的同志和各方面的读者推荐这部好书,热忱地希望大家读一读,相信一定会从中获得启迪、鼓舞和教育。

是为序。  1990年10月9日

后记

在《回忆谭震林》出版之际,我们最为欣慰的是,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编委会的领导下,本书编辑工作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帮助。

江泽民总书记、聂荣臻元帅为本书题词,李先念主席作序,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

80多位作者,怀着深沉的缅怀之情,认真负责地为本书撰文,绝大多数是亲身经历,史实准确可靠。他们不厌其烦地反复核实和修改,许多同志年老体弱,抱病撰稿,令人感动。

各位编委分工审稿,进一步保证了本书各篇文章的质量。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党史征集委员会和中央农业部(《谭震林传》编委会北京分会)的同志们,帮助我们同作者和编委联系,参加了约稿和审稿的工作。本书的出版,同他们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编人本书的文章,主要根据历史年代顺序编排。所附各历史时期的多幅照片,主要是谭震林的夫人葛慧敏和子女提供的。

我们对一切为本书的出版作出贡献的同志,尤其浙江人民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积极负责、认真热忱,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回忆谭震林》编辑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9: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