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论曹操(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朱永嘉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卢弼在注文中批评曹操《明本志令》的地方,有以下几处,曹操云:“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这里是指他人指责他有“不逊之志”,所谓不逊之志,即是篡汉之心。卢弼批评曹操这一番话,弼云:“欲明心迹,何至令妻妾改嫁,择言不慎,一至于此,然临终遗令,卖履分香,登台奏妓,闺房恋恋,至死不忘,乃至汝曹出嫁之言,为奸雄欺人之语。”说曹操这句话是“奸雄欺人之语”的帽子是大了一些,一个人的思想随着他地位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那时表白自己没有所谓“不逊之志”,应该也是真诚的,因为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赤壁之战时,曹操打了一个大败仗,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了,根本谈不上称帝的问题。直到建安二十四年,裴注引《魏略》日:“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王以权书示外同:‘是儿欲距吾著炉火上邪!”’从《明本志令》中讲到袁术僭号于九汀,下皆称臣,结果不好,刘表、袁绍都有这个心思,结果都不好,曹操并不想抛弃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政治上的优势,放着一个汉献帝作傀儡对自己更加有利。故曹操在《明本志令》里这些话倒不是为了欺人,而是那时候的真心话,他是创造条件,让儿子曹丕去以魏代汉而已。

又,曹操在《明本志令》中还讲到:“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卢弼在这一段话后批注日:“上文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之言,皆欺入耳。”卢弼这个批评也过了,所谓“投身为国,以义灭身”,无非是指曹操早年“为国家讨贼立功”的志向,然后死后在墓道上题“汉故征西将军之墓”,这些早年的志向也应该说是真实的,终不能说曹操起兵时,便有夺天下之野心。曹操在《明本志令》中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个话也是事实,袁术、袁绍、刘表、张鲁,这几股割据势力也确实是曹操平定的,华北中原地区的统一,离不开曹操的努力。如果这时曹操放下手中的兵权,那么不仅子孙不保,而且“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这里讲的也是大实话。因此,卢弼说曹操前面说的这些话都是“欺人之语”也过了,这些话都是真实的,是实情的表白,不要说曹操,就是现在我们也不会慕军队国家化之虚名而处国家分裂、内乱再起的实祸。还有曹操在《明本志令》由说自己在征伐中“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卢弼在这一段话下面批注列举曹操所打过的败仗,说他“志骄气盈,言大而夸”。这个话也过了。天下没有常胜将军,从总体上讲,曹操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争中,确实是一个胜利者,他打败袁绍、袁术、陈宫、张邈、陶谦、吕布这些割据势力,虽然在一定时期他们的力量都要比曹操强大得多。别的不说,官渡之战,是以弱胜强,以小擒大,这一点是客观事实,谁也否定不了。故毛泽东讲卢弼对曹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这个话不是没有道理。至于对曹操让出三县一事,卢弼注认为“文词绝调,惜出于操,令人不喜读耳”。那就显得有一点偏见了。毛泽东生前在和他女儿谈话时曾说:“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这个评价,当然包括针对曹操这篇带有自述性质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正因为如此,他会说卢弼的这些批注“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而这个批注引发了一九五九年关于曹操评价的大讨论。仅就这篇《让县自明本志令》来论曹操,还是粗线条的,真要认识曹操的行事为人,那还得细读《三国志·武帝纪》,以此为纲,读《三国志》与《后汉书》,才能全面地、完整地、比较系统地认识曹操这个人一辈子如何为人行事。

P15-17

目录

自序

论曹操(上篇)

 一、关于《三国志·武帝纪》的一些情况

(一)五九年为曹操翻案的由来

(二)碣石山究竟在哪里

(三)卢弼给曹操贴了不少大字报

(四)关于陈寿其人与其所著的《三国志》

(五)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

(六)曹操写的自传——《让县自明本志令》

(七)卢弼与《三国志集解》

(八)卢弼那几张大字报究竟说了什么

(九)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二、曹操的青年时期及其镇压黄巾起家

(十)曹操的出身及其父、祖

(十一)青少年时代的曹操

(十二)许子将的月旦评和他对曹操的评语

(十三)曹操初试锋芒

(十四)曹操以镇压黄巾起义起家

(十五)黄巾军是怎么起来的

(十六)关于太平道的源流

(十七)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十八)东汉末年政治局势的混乱

(十九)曹操起兵前后的因缘关系

(二十)曹操是西园八校尉之一

(二十一)宦官与外戚自相残杀——东汉政权的瓦解

(二十二)董卓进京

(二十三)曹操为什么要自京师逃跑

(二十四)“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二十五)“捉放曹”的由来

 四、起兵讨伐董卓

(二十六)己吾起兵

(二十七)讨伐董卓

(二十八)董卓迁都与曹操初战失利

(二十九)曹操的慷慨陈辞

(三十)关东诸首领如何忙于内讧

(三十一)董卓在长安的胡作非为

(三十二)袁绍取冀州

(三十三)曹操攻击黑山黄巾

(三十四)董卓被杀与吕布东奔

 五、曹操的实力逐步壮大

(三十五)曹操与青州黄巾

(三十六)曹操如何在关东军阀混战中谋划立足之地

(三十七)曹操与陶谦之间的战争——为报杀父之仇

 六、曹操攻灭吕布、袁术的战争

(三十八)曹操与吕布的首次交手仗

(三十九)刘备接替陶谦领徐州牧

(四十)曹操面临的选择——先巩固兖州,还是先取徐州

(四十一)长安乱,汉献帝只能逃亡

(四十二)挟天子以令诸侯

(四十三)刘备投奔曹操——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四十四)曹操在南阳打了一次败仗

(四十五)袁术的称帝及其失败

(四十六)曹操再战张绣

(四十七)吕布的失败及其为人

 七、官渡之战前双方的形势

(四十八)善待降人

(四十九)袁绍消灭公孙瓒的战争

(五十)官渡之战前袁、曹双方的形势

(五十一)东征刘备

(五十二)关羽与张辽——说一下如何为人与如何考察人的问题

 八、官渡之战

(五十三)袁曹在官渡的前哨战——白马之战

(五十四)两军对峙,后勤保障是胜负的根本所在

(五十五)袁绍所以失败的教训

(五十六)官渡之战后促使袁绍集团走向终点的内因

 九、曹操平定河北袁绍集团

(五十七)官渡之战后袁绍集团在北方的变化

(五十八)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内政的变化

(五十九)在新形势下,曹操的战略选择

(六十)攻占冀州

(六十一)曹操破邺以后的各项政策措施

 十、平定三郡乌丸

(六十二)关于三郡乌丸的问题

(六十三)《整齐风俗令》

(六十四)曹操处理并州高幹的问题

(六十五)曹操北伐三郡乌丸

(六十六)曹操平定三郡乌丸后的诗作

 十一、给曹操前半生的为人行事作一个小结

论曹操(下篇)

 一、曹操中央权力的加强

(一)献帝迁许及董承事件

(二)拥曹、拥汉与中间派

(三)曹操与祢衡——击鼓与骂曹

(四)罢三公,置丞相与杀孔融

 二、曹操占领荆州

(五)曹操南征刘表

(六)刘表其人其事

(七)荆州集团对曹操的态度

(八)刘表的继承人问题

(九)刘琮投降曹操

 三、孙刘联盟与赤壁之战

(十)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十一)刘琮投降以后刘备的处境

(十二)东吴孙氏的起家

(十三)赤壁之战的预备

(十四)曹操应对孙氏在江东崛起之方针和措施

(十五)孙刘联盟抗曹的酝酿和实现

(十六)赤壁之战

 四、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对内政策

(十七)赤壁之战以后的形势

(十八)曹操的《求贤令》与《让县自明本志令》

(十九)以曹丕为五官中郎将

 五、赤壁之战后关中汉中的情况

(二十)关于汉中张鲁的五斗米道

(二十一)关中变乱的平定

(二十二)关于刘焉刘璋在四川的经历

 六、曹操专权及其与吴、蜀的战争

(二十三)曹操称魏公

(二十四)濡须口之战

(二十五)刘备入主益州及其性格特征

(二十六)魏国公礼仪上的升级与汉皇后伏氏的结局

(二十七)曹操攻张鲁,汉中得而复失

 七、曹操之死及其诸子之间的关系

(二十八)父子兄弟之间——曹操与曹丕、曹植

(二十九)曹操之薨

序言

本书原是我上课前的一份讲稿,在课前发给学生阅读,上课时,再根据学生的提问作讨论,之后整理而成。由于是作讲稿用,随手信笔而来,口语化的地方甚多,故文章结构不很严密。为了引导学生阅读《三国志》及《后汉书》的原文,讲稿中引文较多,有时在不同的问题上,引文亦难免有重复之处。读史还是原汁原味的好,反复地咀嚼原书,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自有不同的滋味。

关于曹操的讨论,最早是毛泽东同志在五十年代中期发起的。曹操是东汉末的乱世英雄,理学家的正统观念兴起后,曹操的历史地位被贬低了,以后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及戏剧舞台上的曹操都被脸谱化了,所以毛泽东同志才提出要为曹操翻案的问题,接着郭沫若、翦伯赞他们都写了为曹操翻案的文章,为历史人物翻案一时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可以冷静地讨论究竟如何看待曹操这样的历史人物了。或许他一生不同寻常的经历,他的为人、行事,今天仍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记得一九六二年陈守实师在《文汇报》上发表《读(王荆公年谱考略)》一文,曾经讲到年谱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最好的长编,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通过年谱比单独把历史人物的某些历史事件抽出来作翻案文章要好。这是对五十年代末关于为曹操翻案讨论的某些文章而言的,故这次我讲曹操便采取年谱式的办法,逐年讲与曹操相关的事件。陈先生还讲道:“年谱又是属于个人的历史辑录,很容易犯从整个历史割裂出来的偏缺。关于这点,即钱大听的洪(洪适、洪迈)、陆(陆游)、王(王应麟、王世贞)五谱都不能免。”(见1962年4月12、13日《文汇报》,以下引文同。)换一句话说,作历史人物的年谱,不能把他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及与他们相关的人物割裂开来,那样的话就看不到他与那个时代之间的关联了。故我论曹操时,就尽量把那个时代的背景与曹操的活动结合起来,不仅讲曹操,而且把与曹操相关的各类人物联系起来讲,才能透视出那个时代的状态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陈师还讲到年谱不应“为了标显谱主”,或是“为谱主在历史上辩白”,那是说年谱应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显示谱主本来的面目,功是功,过是过。在这一点上我论曹操力求谨遵师训,对曹操是有功说功,有过说过,既不加任何掩饰,亦不作任何溢美之辞。曹操这样的历史人物,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对他的评价是容易发生变动的,如乱世偏安的时期与太平时期对曹操的评价便不完全相同,那么通过年谱考察写出来的人物,也就能对其价值的历史演变作出比较客观的评说了。

历史是在矛盾的陈述中,逐渐剥离出它的真相来的,曹操那个时代是乱世,三国鼎立的时期,对曹操的描述,魏人与吴人就大不一样,同样一件事,如赤壁之战,魏、蜀、吴三方的记载差异甚大,这就能帮助我们在种种矛盾的陈述中,作出比较合理的推断。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长处在于他能把不同的记载汇聚在一起,便于人们从矛盾中识别真伪。裴注引用魏晋人的著作,多至二百一十种,唐宋以后,这些著作便十不存一了。裴注所引的资料首尾完整,字数要多于陈寿原书,这就为我们研究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定于一说不一定对我们客观地研究历史人物有利,如果把对历史人物的评说,仅仅停留在褒贬这一价值取向上,那对后人固然有益,但亦有限。历史对后人的启迪,往往不仅在知其然,更在知其所以然——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人与事的所以然,这才是历史真正的价值所在。如何才能知其然?读史时,要设身处地才能体会其成败得失之所以然,惟其如此才能沟通古今,以帮助我们去应对现实,掌握未来,这就是以史为鉴。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末的《叙论》中,曾经说:“设身于古之时势,为己之所躬逢。研虑于古之谋为,为己之所身任。取古人宗社之安危,代为之忧息。而己之去危以即安者在矣。”“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同可资,异亦可资也。故治之所资,惟在一心,而史特其鉴也。”经过设身处地的思考,知其所以然时,把这个所以然说出来,那就是引而申之的论,正如王夫之所言:“引而伸之,是以有论。浚而求之,是以有论。博而证之,是以有论。协而一之,是以有论。心得而可以资人之通,是以有论。”我这份讲稿所以名之以论,也只是我作为今人读古书所得,引而申之以沟通古今罢了。

这些年来读史的风气不太盛,我希望这本书能引起大家读史的兴趣,能引导大家设身处地去思考曹操这个历史人物,从他的为人行事中受到一些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是有益于今入的启迪,其中兴味,不认真读书是体味不到的。

书中的三幅地图,出自郭沫若主编之《中国史稿地图集》,记得此地图集亦是陈可畏先生在“文革”期间来沪找我在谭其骧先生处以《中国历史地图集》为底图绘制而成的,也是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合作的产物,我只是知其事,并未实际参预此项工作,今又借用其成果而已。

内容推荐

曹操是一个什么人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为什么会提出为曹操翻案?其一生功过究竟该如何评说?为什么毛泽东会与曹操心心相印?其间蕴含什么历史经验教训?

《论曹操(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为曾经宦海、遍阅史书的历史学者朱永嘉先生沉潜三十余年大陆出版的第一部专著,《论曹操(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以《三国志·武帝纪》为主线,鸠集各种史料,从毛泽东读史的视角,围绕东汉末年的社会情形与局势,细细解读三国著名历史人物曹操及相关人物和事件。作者设身处地,沟通古今,思考深远,饱含历史经验和思想、政治智慧。

编辑推荐

朱永嘉先生作为历史大家、前上海市委常委,不仅有丰富的史学积淀,而且经历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历练,这些共同造就了他对历史规则的深刻洞见,经历过现实检验的史观,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史家之言。

《论曹操(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朱永嘉继三十多年的沉寂后出版的第一本专著,备受各方瞩目和期待。

本书以几十年前关于曹操的那段公案为引子,聚焦三国历史,借重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关照现当代政治风云,笔力雄健,大开大合,纵论古今。放眼图书市场,其影响和品质将不亚于李零的作品。

朱永嘉作为大家,解说历史可以极为敏锐地找出古今历史的相通之处,对当下政治环境中的许多尖锐命题如政治体制改革、与西方世界的关系等,都提出了睿智精辟的看法,堪称治世之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