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群英谱(2)》是村上春树的彩图传记集,内容为二十六名当代美国爵士乐手的小型传记,以及村上对他们的音乐的感悟。每个传记都配有画家和田诚所作的爵士乐手画像,和爵士乐手的成名唱片封套照片。本书由林少华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爵士乐群英谱(2)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日)村上春树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爵士乐群英谱(2)》是村上春树的彩图传记集,内容为二十六名当代美国爵士乐手的小型传记,以及村上对他们的音乐的感悟。每个传记都配有画家和田诚所作的爵士乐手画像,和爵士乐手的成名唱片封套照片。本书由林少华译。 内容推荐 看书名即可明了,这本《爵士乐群英谱(2)》是上一本《爵士乐群英谱》的续篇,同样是春上村树与和田诚合作的产物。无论体裁还是做法都和上回一模一样。先由和田君挑选二十六名爵士乐手作画,然后由春上村树配上文章。 这本《爵士乐群英谱(2)》,和前一本同样,也在画展“JAZZ 2”的作品之外增加了六位。这六位没有限于作古的人。因为眼下活蹦乱跳的爵士乐手中也有很多我喜欢的人,这回想画他们。尽管从画展到出书之间也有人成了故人。本书由林少华译。 目录 前言 索尼·罗林斯 霍雷斯·席尔瓦 阿妮塔·奥黛 现代爵士乐四重奏 泰迪·威尔逊 格伦·米勒 威斯·蒙哥马利 克里福德·布朗 雷·布朗 梅尔·托美 谢里·曼恩 朱恩·克里斯蒂 金格·莱恩哈特 奥斯卡·彼得逊 奥奈特·科尔曼 李·摩根 吉米·拉辛 鲍比·蒂蒙斯 吉恩·克鲁帕 赫比·汉考克 莱奥纳尔·汉普顿 赫比·曼 霍吉·卡迈克 托尼·贝内特 埃迪·康登 雅吉与洛伊 后记 试读章节 简单概括一下好了。某一时期——当下的事我不大清楚——爵士乐是街头最“酷”的音乐。其中尤其“酷”的是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者。为什么说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者“酷”呢?因为那里面有索尼·罗林斯和约翰-科特兰的存在。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阿特·布雷基(Art Blakey)和加农炮艾德礼(Cannonball Adderley)也都是人气乐手,但罗林斯和科特兰飚吹时那“寸步不让”的底气,实在是其他乐器替代不了的。 罗林斯的魅力可以举出若干,而最为绝尘而去的是他演奏标准曲(Standard Song)——即所谓“老歌”——时的天风海涛般的想像力:一头闯入乐曲怀中,首先慢慢分解开来,而后随心所欲地重新组合,再次拧紧螺丝。也就是说,他是在保留外壳的情况下而将里面的内容彻底置换一遍。这方面的雷厉风行始终令人荡神销魂。“理科”出身的科特兰则很难做到。 我想,罗林斯恐怕基本不具有战略那个东西。手握次中音萨克斯管往麦克风前一站,想吹什么就有什么从脑袋里一冲而出,当即“解构”完毕,一气呵成。非天才不能为也。科特兰则要将文本一个个叠积起来,辨证地、模拟地制作音乐,一如上楼梯。但罗林斯不同。从一楼钻进电梯,再开门时已经一下子到了三十六楼——便是有这种荣格(Jung)式横冲直闯的部分。这方面的场景置换方式说类似纯文学也好什么也好,反正一旦进入轨道,此人直觉而大胆的塑造力就一发而不可遏止,足以撼人心魄。我在波士顿的爵士乐俱乐部听过其现场演奏,的确十分了得,随心所欲一口气吹了三十分钟仍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实非常人可为。至于吹的什么乐曲,倒是全然记不得了。 正如此类天才所常有的那样,顺利时自然好,而一旦脱轨,就多少有些麻烦。这也正是终生困扰罗林斯的问题点,以致几次将他逼入临时引退的地步。 他的唱片中,我最喜欢听的是《桥》(The Bridge),那是在他经过一次时间最长的沉默后灌制的第一张。声音的纵向排列栩栩如生,每个声音都具有迄今未有的沉实的芯,却又不失原来的音速,漂荡着含有阴影的内省。虽然Saxophone Colossus是众所公认的名盘,但对于了解罗林斯后来足迹的人来说,其中展开的过于辉煌而自然的音乐世界,因其完美程度的关系而有不时令人沉思的东西。与此相比,每次听《桥》时我都奇异地受到激励。或许不能称之为罗林斯的最杰出作品,但其中确实有一种东西如温柔的钝器击打自己的心。P1-4 序言 看书名即可明了,这本书是上一本《爵士乐群英谱》的续篇,同样是我与和田诚君合作的产物。无论体裁还是做法都和上回一模一样。先由和田君挑选二十六名爵士乐手作画,然后由我配上文章。 老实说,这样的工作对于我简直轻而易举。比如说,心想该写克里福德-布朗(Clifford Brown)了,于是从架子上抽出几张久违的布朗唱片(是的,当然是LP)放在唱机转盘上,身子缩进往常的沙发,侧耳倾听一会儿音乐,然后把当时浮上脑海的东西伏案归纳成长度合适的文章。我的书房兼作音乐室,这种时候方便得很。 我在这房间里作为主扩音器使用的,是JBL又老又大的——不用说,已经相当落伍了——背载喇叭型(Backload Hom)组合音响。想来,已经用来连续听了二十五年爵士乐。所以,提起之于我的爵士乐音质,好也罢坏也罢,舍此无从考虑。身体早已同其音质融为一体了。世上有更好的音质这点当然一清二楚,但我就好像懒得出洞的鼹鼠一样,总是缩在这个舒舒服服暖暖和和的洞里一动不动。 归终,我所怀有的“爵士乐观”,也和这音质大同小异,属于相当私人性质的、个性化的种类。感觉上似乎几乎没有任何进化。不仅如此,由于种种样样的记忆经年累月黏贴在它的四周,以致有时候事情朝不应有的方向流淌过去。 因此,即使你对这里收录的乐手的看法和我不同,也请你不必想得太深。作为我,听音乐和写文章仅仅出于喜欢罢了。假如我所感觉的类似洞穴温煦那样的东西碰巧你也能感觉得到,那可真叫我大喜过望。 后记 一九九二年,我画了二十位爵士乐手,以“JAZZ”为题举办个人画展。一九九七年,为名叫“SING”的展览会画了二十位歌手。一九九九年的个展取名为“JAZZ 2”,又画了二十位爵士乐手。 入选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爱好。这种场合的“爱好”有两种,一种听了演奏(或歌唱)后能够喜欢的人,另一种是画起来好玩,能够成为有趣图画的人。也就是说,我画的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爵士乐手。 举行“JAZZ”个展的时候,又设了一个规定。规定只适用于已故之人——我想对曾经给我们以快乐和感动而今天在天国的人献上我的敬意。 村上春树君为以画展作品为中心的二十六位爵士乐手写了随笔。在出这本《爵士乐群英谱》的书的时候,为这本书增加的六位也限于已故之人。 这本《爵士乐群英谱2》,和前一本同样,也在画展“JAZZ 2”的作品之外增加了六位。这六位没有限于作古的人。因为眼下活蹦乱跳的爵士乐手中也有很多我喜欢的人,这回想画他们。尽管从画展到出书之间也有人成了故人。 能和村上再次一起出书,这让我感到幸运。能把听爵士乐的心情和爵士乐具有的力量如此精确写成文章——而不是乐曲解说——的人,我只知道村上君。我本身虽然没有用语言表现音乐的能力,但看村上君为我的画寄来的文章,我每每为之赞叹:啊,是的是的,我听这个人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感觉! 听说村上君写之前要听好几张那个人的唱片。我在画完之前也一直放那个人的唱片。仅看照片是根本画不出来的。就算脸画得像,而要表现更多的什么的时候,也还是要借助音乐。顺便说一句,我听的也是LP。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