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屈原/大家精要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方英敏
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是中国文学史、美学史上的伟人。代表作《离骚》《九歌》和《天问》共臻屈赋瑰丽超逸的艺境。他“上下求索”“独立不迁”和“好修为常”的人格理想追求,成就了坚卓纯粹的人格美。他的横空出世,把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心理结构中的理想主义情怀演绎到空前的高度。

《屈原》对屈原生平事迹、思想、建树的介绍全面、扼要、准确,旨在能让读者走进这位大家,更详尽地了解他的生活、著作和思想!本书由方英敏著。

内容推荐

《屈原》是《大家精要》中一册,由专门从事某一方面研究且有丰硕成果的专家学者撰写,即所谓“专家写大家”。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是中国文学史、美学史上的伟人。代表作《离骚》《九歌》和《天问》共臻屈赋瑰丽超逸的艺境。他“上下求索”“独立不迁”和“好修为常”的人格理想追求,成就了坚卓纯粹的人格美。他的横空出世,把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心理结构中的理想主义情怀演绎到空前的高度。他以其理想主义的精神个性为底蕴,在艺术创造和人格完善两方面,为国人开出了难以企及的境界。屈原已矣,屈原美学的精神魅力却与日月同悬。

《屈原》对屈原生平事迹、思想、建树的介绍全面、扼要、准确,旨在能让读者走进这位大家,更详尽地了解他的生活、著作和思想!本书由方英敏著。

目录

第1章 人生之旅

 诞生与家世

 从文学侍臣到官至左徒

 施展治国方略

 身陷激烈的政治斗争

 疏远、放逐与自沉

第2章 瑰丽超逸的艺境

 浪漫主义

 发愤抒情

 瑰丽想象

 “九歌”世界

 “天问”之思

第3章 坚卓纯粹的人格美

 上下求索

 独立不迁

 好修为常

第4章 理想主义

 精神个性

 以身殉道

 主体意识

第5章 历史影响

 “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屈骚与儒道互补

 当代意义

 年谱

 主要著作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屈原天资聪慧,又好修为常,后来他做了楚国兰台宫里的一名文学侍臣。兰台宫是楚国的宫苑,遗址在今湖北省钟祥市的郢中镇中心。兰台的得名,相传起源于舜帝。在舜帝时期,汉水流域洪水泛滥。为了治理洪水,楚国先民垒筑高台、开沟引渠,疏导汉水。治水期间,楚人在汉水中游因地制宜,相继筑起三座高台以抵御洪水。舜帝南巡时,曾驻帐中台,并亲手种下兰花蕙草,并将此台取名为兰台。

楚国筑建兰台宫苑,既是作为楚王的行宫,同时又是作为官方的文艺机构,意在广纳当时的文学之士。屈原就是其中之一。据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记载,春秋以后,北方中原的群雄忙于武力征战、稳定政权、发展生存,崇尚权诈之术,对文化学术无暇留意,只有齐国和楚国,还颇有一些文化学术。齐国开通康庄大道、建造高门大屋来迎接文学之士,楚国则修筑了兰台宫苑。孟子到齐国去被奉为上宾,苟子到楚国去做了兰陵令,齐、楚两国礼纳贤才的气度可见一斑。齐、楚两国还营造了自由思想、创作的文坛学术氛围。邹衍因善谈天文而驰名,驺爽因文才而著称。屈原的作品可与日月争光,宋玉作品的文采也美如风云。他们作品之华美,甚至超过了《诗经》的篇章。可见,兰台宫苑的建造和设立确实推动了楚国的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兰台之地不仅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还培育了莫愁女等歌舞艺术家,把名曲《阳春》《白雪》唱遍国中,谱写了“阳春白雪”的风流佳话。

清代著名诗人毛会建曾赋诗《古兰台》赞道:

百尺兰台气象雄,披襟况有大王风;

诗人亦自分余劲,白雪歌声遍国中。

这首诗赞叹的就是当年楚地兰台人文荟萃的气象。百尺兰台高耸,满城兰蕙芬芳,楼阁亭角错落,汉水临城而流,文人吟唱,歌舞悠扬,这是一幅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啊!

兰台宫苑作为楚王与群臣理国施政之处,和与文人兴会抒怀之地,它培育了楚文化的两代文豪——屈原和宋玉。作为文学侍臣,他们的职责就是随从楚王,或出游,或赴会,为楚王作歌赋诗,或为应对诸侯、宾客,或为陶情冶性而乐。屈原曾在《招魂》中说:“陈钟按鼓,造新歌些”“结撰至思,兰芳假些。人有所极,同心赋些。”似乎就是追忆自己在宴会上为楚怀王作歌赋诗以配乐舞的情形。屈原之后,楚国有名的文学侍臣还有宋玉、唐勒、景差等,其中以宋玉最为知名。相传宋玉是屈原的学生,世人以“屈宋”并称。楚顷襄王多次在兰台游乐,当时都有宋玉随从。宋玉的《风赋》就写于兰台。

文学侍臣在战国时代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诸侯王雇佣文学之士来赋诗作乐,或聊以娱乐,或点缀升平,或作为说客来开展外交活动。当时,在中原地区诸侯国的外交活动中非常流行一种外交辞令,谈判游戏规则就是“赋诗言志”。所谓“赋诗言志”就是通过对《诗经》断章取义、吟唱诗章来委婉表达各自的意图,以微言相感,借以沟通相互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者能否熟练运用《诗经》章句来委婉传情达意,不仅关系外交目的的成功实现与否,也能反映自身素养的高下。为了不失外交礼节和风范,诸侯贵族必然雇请饱读诗书的文士作为参谋。这就为广大的文士阶层提供了机会和用武之地。

屈原的政治生涯就发轫于文学侍臣一职。后来,由于他“娴于辞令”,很快就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被提拔为左徒。左徒是仅次于宰相的官。战国时代,善于辞令的士人,凭借自己的游说而身至卿相的文士并不鲜见。如:邹忌,他鼓琴自荐,以鼓琴之理状喻治国、称霸之道,深得齐宣王的欢喜,二人交谈多曰后,便被齐宣王拜为宰相。齐国任用邹忌进行改革后,在政治、经济上都有了新的气象。又如:苏秦,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勤奋读书。著名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就是出自于他。他伏案苦读多年,受尽人情冷暖之后,终获大用,以其“合纵”之策游说于燕、齐、赵、魏、韩、楚六国之间,促成六国结盟,共同抵御秦国,成为战国时代一人而佩有六国相印的风云人物。屈原与他们一样有着相似的仕途升迁路线。他以其“明于治乱”的说辞而深得楚怀王重视,因而由一个文学侍臣一跃而为左徒。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3: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