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鲁宾逊漂流记/国外经典文学名著青少年无障碍阅读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田元庆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无障碍阅读名著”丛书,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学名著的写作手法、时代背景、地域风俗等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深入挖掘名著背景的同时,解答读者阅读中的疑惑与不解!

《鲁宾逊漂流记》是“国外经典文学名著青少年无障碍阅读丛书”之一,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遇险的经历启发写成的。

内容推荐

《鲁宾逊漂流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遇险的经历启发写成的。《鲁宾逊漂流记》中塑造了一个勇于面对自然挑战的新型人物——鲁宾逊·克鲁索。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地抛开小康家庭,出海闯天下。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他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制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乐园。他在海外冒险多年,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完成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

目录

第一章 警告

第二章 风暴

第三章 出逃

第四章 巴西

第五章 独存

第六章 新生

第七章 日记:食宿

第八章 日记:地震

第九章 日记:疾病

第十章 日记:考察

第十一章 日记:制作

第十二章 日记:反思

第十三章 难逃

第十四章 改善

第十五章 恐惧

第十六章 失事

第十七章 野人

第十八章 俘虏

第十九章 叛乱

第二十章 回归

试读章节

一六三二年,我出生在约克市的一个上流社会家庭。我们不是本地人。父亲是德国不来梅市人,移居英国后,在约克定居,并娶了母亲。母亲姓鲁宾逊,娘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因而给我取名叫鲁宾逊·克罗伊茨奈尔。由于英国人一读“克罗伊茨奈尔”这个德国姓就走样,所以大家就叫我“克鲁索”,以致连我自己也这么叫、这么写了;所以,我的朋友们也总是这样叫我。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是驻佛兰达的英国步兵团中校,他是在敦刻尔克附近与西班牙人作战时阵亡的,赫赫有名的洛克哈特上校就曾指挥过这支部队;至于二哥的遭遇,我至今一无所知,就像我父母对我后来的境况也全然不知一样。

我是家里的小儿子,没有学过任何谋生的手艺,从小又喜欢胡思乱想。当时,父亲年事已高,但他还是让我接受了相当不错的教育,送我去寄宿学校就读,还让我在免费学校接受乡村义务教育。本来他打算让我学法律,但我对除了航海之外的一切都没有兴趣。这使我完全违背了父亲的意愿,甚至顶撞了他的命令,还把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当做耳边风。这种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来的命运。

父亲成熟稳重,早就预见到我的兴趣必然会给我带来不幸,因而对我提出严肃而高明的劝告。一天早晨,他把我叫进他的书房,对我进行了十分恳切的规劝。他问我。除了为满足我自己漫游四海的癖好外。究竟有什么理由要离弃父母、背井离乡呢?他对我说,出洋冒险的不外乎两种人:不是穷得身无分文的,就是妄图暴富的。但对我来说,这样做既不值得,也无必要。因为就社会地位而言,这两种人不是远比我高,就是远比我低,我正好介于两者之间,即中间地位,而这是世界上最好、最能使人幸福的阶层:他们既不必像下层大众那样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也不会像上层人物因骄傲、奢侈、欲望和妒忌而弄得心力交瘁。他说,许多帝王都感叹其高贵的出身给他们带来的不幸,甚至恨不得自己出生于贫贱与高贵之间的中间阶层:聪明人在祈祷时,既不求贫穷,也不求富贵。接着,他诚挚地劝我不要孩子气,不要自讨苦吃。他会为我作好一切安排,尽力让我过上中间阶层的生活。如果我不能在世上过上安逸幸福的生活,那完全是我的命运或自己的过错所致,而他已经尽了责任。

总而言之,他答应,如果我听他的话,安心留在家里,他一定会尽力为我作出安排。他从不同意我离家远游。谈话结束时,他又说,我应以大哥为前车之鉴。他也曾经同样恳切地规劝过大哥不要去佛兰德打仗,但大哥没听从。当时大哥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结果在战场上丧了命。他还说,他会永远为我祈祷,但我如果执意采取这种愚蠢的行动,那么上帝一定不会保佑我;当我日后走投无路时,一定会后悔没有听从他的忠告。

事后想起来,父亲所说的最后这几句话,成了我后来遭遇的预言;当然我相信父亲当时未必意识到这是自己的先见之明。我注意到,当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老泪纵横,尤其是他讲到大哥陈尸战场,更是悲不自胜,不得不中断了谈话。

我深深地为这番话所感动。说真的,谁听了会无动于衷呢?我决心不再想出海的事了,而是遵从父亲的意愿,安心留在家里。可是,天哪!只过了几天,我的决心就烟消云散了。而且,为了不让父亲再纠缠我,在以后的好几个星期里,我都远远躲开他。但是,我并不像以前那样头脑发热,想干就干,而是等母亲心情较好的时候去找了她。我对她说,我想到外面去见见世面,除此之外什么事也不想干;父亲最好答应我,免得我离家出走。我已经十八岁了,无论去当学徒,或是去做律师的助手都太晚了;而且,即使自己去当学徒或做助手,也必定会从师傅那儿逃离出去航海。希望她能为我说情,让父亲答应我乘船出海一次;如果我回家后觉得自己并不喜欢航海,那我就会加倍努力弥补我所浪费的时间。  母亲听了,大发脾气。她对我说,对父亲说这种事毫无用处。父亲非常清楚这事对我的利害关系,决不会答应我去做任何伤害自己的事情。她还说,父亲和我的谈话那样语重心长,而我竟然还想离家远游,这实在使她难以理解。如果我执意自寻绝路,那谁也不会来帮助我。母亲要我相信,无论是她,还是父亲,都不会同意我出洋远航;所以我如果自取灭亡,与她也无关。免得我以后说,当时父亲是不同意的,但母亲却同意了。P1-3

序言

丹尼尔·笛福英国作家,新闻记者,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

笛福出身于小商人家庭,在一个专门为不信国教者设立的学院中学习。他没有遵从父愿当牧师,而是当了内衣经销商,同时也经营烟酒和羊毛批发,他因商务活动到过西班牙、法国、荷兰、意大利。在商务成功的同时,他对政治也很感兴趣。1685年,他参加了试图将蒙茅斯公屏推上王位的活动。1688年,他加入了威廉三世的军队。三年后,他经商破产,数年内六度涉讼;但不久又东山再起,经营砖瓦生意,并涉足政治。

1702年,他在政论文《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中用反语讽刺政府的宗教歧视政策,猛烈抨击托利党当局迫害不同教派,因而被捕入狱,并受枷刑示众,游行三天。笛福在狱中写了诗歌《枷刑颂》,讽刺法律的不公。围观的伦敦市民把他奉为英雄。辉格党领袖罗伯特·哈利非常欣赏笛福的才华,在他的营救下,笛福被释放了。哈利希望笛福办杂志以争取民众对自己的“苏格兰-英格兰”联合政策的支持。笛福在哈利支持下于1704年创办了《法国时事评论》。1708年哈利失势,笛福继续支持继任者戈多尔芬,直到1713年杂志中断。

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大受欢迎。接着出版了《鲁宾逊漂流续记》,1720年他又写了《鲁宾逊的沉思集》。此后他还相继发表了《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费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和《罗克萨娜》(1724)等长篇小说以及《彼得大帝》(1723)等传记。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赛尔科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弃于南美洲大西洋中,在离智利400英里之遥的安·菲南德岛上生活长达4年4月之久。4年后,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但回英国时已成了一个野人。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以赛尔科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宾逊”成为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鲁宾逊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

小说讲述了英国青年鲁宾逊不安于中产阶级安定平庸的生活,三次出海经商的故事:首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好不容易才逃得性命。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第三次因遇海盗被摩尔人掳住,做了几年奴隶后逃往巴西,成了种植园主;鲁宾逊为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在去非洲贩卖黑奴的途中遭遇风暴,只身漂流到一座无人荒岛。小说主要写他在岛上28年的生活。他战胜悲观情绪,建住所、制器皿、驯野兽、耕土地,用各种方法寻找食物。在第24年里他救了一个土著居民,并把他训练成了自己忠实的奴仆。后又获得新的居民,成为该岛的统治者。最后乘英国商船回国。作品歌颂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冒险进取的精神,同时又极力美化殖民掠夺行为。

鲁宾逊是一个极具个性色彩的人物,集冒险、坚忍、毅力、智慧’、勇气、果敢、富于进取、开拓创新于一身,是寄托了一切不甘平凡、不安于现状l的人们心中所愿的英雄形象。

首先,鲁宾逊是一个不安分的冒险者。在家中,父辈所有的希望全都落在了鲁宾逊一个人身上。父亲要求儿子老老实实地靠自己的勤勉和努力挣一份家财,过一辈子安适而惬意的生活。但鲁宾逊遨游四海的念买从没有改变过。他背着家人私自出海,尽管道路坎坷,可是最终一种“神秘而有力的天数经常逼着我们自寻绝路,使我们明明看见眼前是绝路,还是要冲上去”的情感战胜了理智。在鲁宾逊看来,没有比冒险和开拓进取更刺激和好玩的事情了。骤然成为巨富,和妻子、孩子的家庭之乐,岁月催人老的无情,这一切依然难以阻挡鲁宾逊的步伐。侄儿的劝说,不过是鲁宾逊伺机而动的诱因,真正的原动力仍然是他不安于平凡的生活、无意于安适的生活。这样,鲁宾逊开始了新一轮的冒险历程。

第二,鲁宾逊是一个勇敢的实践者。鲁宾逊不是一个幻想家,也非在困难面前消极无为的懦夫。他注重的是实际,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存。在28年的孤岛生活中,生存成了他整日整夜“劳心劳力”的主题。搬运船上用品、打造住所、驯养山羊、种植稻麦、置办桌椅、烤制面包等等,都在他的手脚并用中施展开来。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他都在为满足的愉悦而努力、而奋斗。苦变成了乐,艰辛成为了享受,又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又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呢?在《鲁宾逊漂流记》里,我们聆听到的是一个奋斗者的拼搏心声,看到的是一个开拓者的奋斗足迹。

第三。鲁宾逊展现了一个独立人格的大写的“人”。如果说笛福用第一人称”我”来称谓鲁宾逊是一种写作手段的话,那么在这部小说里要表现的人物形象则是艺术和思想合一的。在家里,鲁宾逊置父亲的劝诫于不顾,私自出海,体现的是一个不同于父辈的“叛逆者”的角色。而在孤岛上——一个完全与大自然打交道的地方,仅有鲁宾逊自己一人而已。想要在那里生存下去,需要的是乐观进取的个人主义精神。鲁宾逊正是这一舞台上的成功演员。但是应该看到,笛福塑造的这个人物,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当的局限性。比如,鲁宾逊在海岛生活的日子,实际上就是早期资产阶级殖民史的缩影,是为追逐利润,为扩大市场向全世界进发的历史。它并非春风化雨、和风送暖,而是伴随着血与火、刀与剑。在鲁宾逊眼里,一切可用的标准在于有用,包括上帝在内。人类情感中相当重要的亲情关系在他心里并不占重要地位,三个孩子的诞生和妻子的去世也没有让他有什么感触。他最关心的,仍然是向殖民地的进军和对财富的强烈占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2:59:36